一、什么主動安全?
隨著物流時效不斷提高,卡車的速度也“水漲船高”,特別是干線車輛,平均時速70以上已是司空見慣。
當動輒幾十噸的龐然大物以如此高的速度發生事故時,往往后果慘不忍睹,一例例令人觸目驚心的慘案已經或多或少說明傳統的被動安全系統,例如安全氣囊、安全帶、保險杠、甚至駕駛室后移等技術在卡車事故面前已經頗顯力不從心了。
在此背景下,各種主動安全系統得益于先進智能傳感技術、高性能電控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雷達技術、通信技術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同于被動安全系統的“事后減損”,主動安全系統更側重于“事前止損”,主動安全系統可以在車輛失控前自啟動,介入駕駛動作,從而使駕駛員恢復對車輛的控制,最大限度避免意外發生。
二、主動安全配置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會被各種字母標識的主動安全配置弄得暈頭轉向,一是因為很多主動安全技術是由國外發明定義,因此是按照老外熱衷的英文全稱的首字母組合來命名;另外一個原因確實是主動安全系統種類繁多,功能各異。
1、保證制動穩定性的主動安全控制系統
(1)ABS-防抱死系統(antilock brake system)
ABS的原理基于制動過程特性,制動過程經歷純滾動、邊滾邊滑和抱死純拖滑三個階段。制動時,ABS通過控制車輪滑移率在10%~30%,使輪胎的獲得均衡理想的附著力,保證制動效能(通過縱向附著力)和制動穩定性(通過橫向附著力)。
(2)EBD-電子制動力分配(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功能是輔助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完成最佳制動。在ABS的基礎上增加限壓閥、感載比例閥等硬件裝置,并編制相應的軟件程序,實現制動力分配的最佳控制。那為何有了ABS還會需要EBD?EBD存在的原因是,車輛制動穩定性不僅與制動時輪胎是否抱死有關,還與前后、車輪抱死順序密切相關。
(3)EBS-電控制動系統(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EBS系統是基于ABS系統升級而來,利用電子代替傳統機械傳動控制制動系統,即“電控氣”,提高制動系統的反應速度。目前EBS在歐洲已經進入了實用階段,國內品牌只有高端車型提供EBS選配項。GB7258-2017已經要求總質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的危險貨物運輸貨車從2021年1月1日起裝備電控制動系統。
(1)緩速器控制:ECU接受制動信號傳輸器(腳閥)傳輸的制動需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優先使用輔助制動,輔助制動不夠情況下,再使用行車制動,盡可能多使用無磨損制動,減少摩擦片磨損,車輛維護費用。
(2)制動舒適性:車輛快停止時,制動減速度往往過大。EBS在車輛快停止時,會先解除前橋制動力,完全由后橋進行制動,同時制動強度(感覺)可以調整,防止制動點頭,增加制動舒適性。
(3)制動幫助功能:在一些緊急情況下,當EBS根據駕駛員踩踏板的速率預判出需要緊急制動時,制動幫助功能將控制相應的部件輸出最大制動壓力進行全制動,直到駕駛員釋放踏板結束制動幫助功能。該功能可以減少事故發生,增加行車安全。
2、保證操穩定性的主動安全控制系統
(1)ESC-車身穩定控制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ESC系統功能與乘用車的ESP相同,主要可以實現轉向穩定及防側翻。轉向穩定性主要針對低附著力路況,加裝的轉向角傳感器及ESC模塊檢測計算對比轉向角與橫向角速度差距。通過EBS系統調整相關單獨車輪制動力分配(轉向不足)或限制發動機扭矩(過度轉向),控制車輛按照駕駛員需要駕駛行駛,防止車輛出現轉向失控,提高車輛在轉彎時的穩定性。
(2)RSC/RSS-防側翻穩定系統(Roll Stability Control/System)
RSC系統是ESC系統其中一部分功能,主要解決高附著路面由于車速過高導致轉彎時車輛側翻問題。通過對比車輛轉彎時橫向加速度與系統內部限值,當實際橫向加速度大于系統內部限值,車輛就會有側翻風險,此時ECU通過控制執行機構,進行制動控制,保證車輛過彎穩定性。
(3)ASR-驅動(輪)防滑系統(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或TCS-牽引力控制系統(Traction Control System)
轉速傳感器獲取車輪轉速信號,回傳ECU后,計算出驅動輪的滑移率,如果滑移率超出了目標范圍,控制器通過確定控制方式(主要通過對發動機輸出扭矩進行控制和制動力扭矩控制,簡單理解就是,減少動力和增加制動力),輸出控制信號使執行器動作,將驅動輪的滑移率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4)HAC-上坡輔助系統(Hill-start Assist Control)
車輛在坡道上起步時,駕駛員從制動踏板切換至油門踏板車輛時,如果動作不夠迅速精準,車輛可能向后下滑,導致起步困難。上坡輔助系統可以保證車輛在松開制動踏板后仍能保持幾秒時間的制動力,可以給駕駛員留出充足時間切換至油門踏板,解決坡道起步困難問題。
(5)TPMS-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目前主流的輪胎壓力監測系統是通過每個輪胎內安裝的電子式壓力傳感器,獲取輪胎壓力數據,然后進過無線接收顯示實時監控輪胎氣壓。對氣壓過低、過高以及快速漏氣等異常情況及時發出警報,提示駕駛員及時處理排除爆胎事故的隱患,同時通過胎壓監控使輪胎時刻保持標準壓力,還有助于降低整車油耗,延長輪胎壽命。
(6)PSI-輪胎自動充氣系統
輪胎自動充氣系統除了能夠自動檢測輪胎氣壓,還能利用儲氣筒中壓縮空氣對氣壓不足的輪胎進行自動充氣,使輪胎一直處于系統設定的工作壓力。輪胎自動充氣系統與輪胎檢測系統相同點是均具備檢測胎壓功能,不同點是,胎壓檢測系統應用范圍更廣,乘用車、商用車都可以安裝,輪胎自動充氣系統更適用配置儲氣筒的商用車。
3、保證安全車距與速度控制的主動安全控制系統
(1)AEBS-自動緊急制動控制系統(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AEBS通過毫米波雷達探測前方車輛或者障礙物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等信息,結合自車的行駛速度、橫擺角速度等狀態信息判斷是否可能發生碰撞,并根據碰撞風險等級觸發前向碰撞預警、 緊急制動輔助或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輔助駕駛員避免碰撞或者減少碰撞傷害。
(2)LDWS-車道偏離報警系統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LDWS系統是通過感知道路標識線來預測車輛偏離車道并向駕駛者發出警示的系統。由于車道偏離而引發的事故可以說是高死亡率的事故,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人們都偏向于保持直線狀態悠然駕駛,這時LDWS就發揮了極大作用。
(3)ACC-自適應巡航系統(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利用車載雷達等傳感器監測車輛前方道路環境,一旦發現當前車道前方有其他車輛時,ECU根據傳感器獲取的信號情況(與前車的距離、相對速度等信息),通過油門和剎車兩個執行單元對車輛縱向速度進行控制,以保證與前車的安全距離。
三、這么多種主動安全系統,到底怎么選?
在選擇主動安全系統之前,首先得有個基本認知定位。不像傳統被動安全系統那樣是完全服務于駕駛者,保障駕駛者安全。主動安全系統發明的初衷并不是供人類駕駛者使用的,而是給機器或者說車輛自身使用保證車輛獨立行駛——也就是現在大熱話題“自動駕駛”。
只不過受限諸多因素,自動駕駛尚需時日,人類駕駛者需要與這些系統“搭檔”開車,但是相信這個初衷不會改變。因此與被動安全系統相比,主動安全系統并不是顯得那么不可或缺,在選擇時除了法規因素之外,筆者認為:
①明確自身需求,真正做到物盡其用:駕駛員根據個人駕駛習慣、駕駛行為進行選擇;車隊或者物流公司要根據線路特點、貨物結構、車隊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選擇,真正能讓配置充分發揮作用的錢花得才是最合理的。例如:LDWS-車道偏離報警系統顯然更適合經常跑高速這類較好路況、車速較快、單人駕駛為主。
②系統兼容性:這點對于物流公司或者大車隊來說頗具意義,良好的系統兼容性,可以降低車輛管理成本,提高車輛管理效率。
③系統升級潛力:主動安全系統不僅需要很多電控元件,更需要復雜的軟件系統支撐,因此選擇系統時候要充分考慮系統升級潛力,否則以如今智能化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升級潛力差的老產品被淘汰的速度也會很快。
④售后服務能力:主動安全系統一旦出現故障,以電子、電路問題為主,此類問題檢測、維修往往比較復雜,因此選擇主動安全系統,一定要注重所選品牌的售后服務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