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全極耳電池技術趨勢及市場需求已經明確,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線有望成為鋰電設備市場新的增長極。
兼具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體積密度以及更高安全性優勢,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風口將至,市場需求“一觸即發”。
全極耳工藝區別于傳統單/雙極耳工藝,是將整個正/負極集流體變成極耳,通過集流體與電池殼體或集流盤的全面積連接,進而大幅降低電池內阻和發熱量,解決高能量密度電芯發熱問題,滿足快充功率性能要求,同時保證高安全性。
得益于全極耳工藝的革新,使得圓柱電池技術路線再度回歸公眾視野。高工鋰電注意到,圓柱電池全極耳化趨勢正在多個領域逐步顯現,并面臨迫切量產需求。
一是動力電池領域,從驅動研發、車型規劃以及電池訂單來看,圓柱全極耳電池已經成為特斯拉、寶馬、通用等全球汽車巨頭的一致選擇。以特斯拉為首,今年圓柱全極耳電池有望在動力電池領域應用起量。
二是儲能領域,隨著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突破,基于其在高速制造、產線投資、產品靈活性、一致性、安全性、產品成本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圓柱全極耳電池亦被視為未來家庭儲能市場的最優解。
三是小動力及消費類,據悉,目前某國際電動工具巨頭已經明確提出將18、21系圓柱電池轉向全極耳工藝路線;就連電子煙等也在探索往全極耳工藝方向走。
從供給端來看,圓柱全極耳技術路線也得到了主流鋰電廠商的認可,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海辰儲能、遠景動力等在內的動力及儲能電池企業,均圍繞圓柱全極耳電池制造、量產進行了積極布局。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圓柱全極耳電池的量產難點及技術壁壘主要卡在電芯中段裝配環節,由于全極耳工藝的生產工序和生產設備均有顛覆性改變,技術難度大幅提升。
換言之,圓柱全極耳電池技術趨勢及市場需求已經明確,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線有望成為鋰電設備市場新的增長極。能夠解決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難點,賦能終端量產的裝備企業的價值也將進一步凸顯。
高工鋰電獲悉,緊跟圓柱電池技術趨勢,互贏科技成為率先研發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線的裝備企業之一,裝備覆蓋從卷芯開始到成品電芯打包出貨為止,目前已具備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線量產能力。
乘上圓柱全極耳化“風口”
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特斯拉推出圓柱無極耳(又稱全極耳)技術路線,使得圓柱電池設計打破了電芯尺寸做大和發熱減少的悖論,并且有效解決了功率性能及安全問題的關鍵瓶頸。由此,圓柱全極耳電池獲得全行業的熱切關注。
此前一直根植于圓柱裝配線領域的互贏科技,也敏銳意識到,全極耳技術必將成為圓柱電池新一輪的技術趨勢風口。篤定于此,公司通過內生技術實力,持續創新突破,外延聯合頭部電池企業進行新工藝的探索及研發,在國內率先完成了裝配段關鍵工序的設備開發產品工藝驗證及設備批量交付。
互贏科技總經理凌江表示,互贏科技是國內最早建立46系圓柱全極耳工藝實驗室的智能裝備企業,旨在協助客戶探討全極耳工藝及電池材料應用問題。在配合市場共同進步的過程中,互贏科技的圓柱全極耳工藝也逐漸邁向成熟。
乘風口而上。截止目前,公司已向行業多家電池企業提供了多套圓柱全極耳裝配線。
凌江介紹,目前公司所接訂單,圓柱全極耳組裝線已成為公司最核心產品,互贏科技可以為客戶提供兼容10-60直徑系列型號的圓柱電池裝配段全智能高速生產線。同時,公司已具備50ppm-300ppm圓柱全極耳組裝線及包裝線的量產實力。
與凌江判斷相符的是,圓柱全極耳化趨勢已經在多個應用領域逐漸蔓延,圓柱全極耳電池市場需求水漲船高,圓柱全極耳裝配線也將成為互贏科技未來持續盈利的增長點。
“將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最好”
誠然,圓柱全極耳化已經成為行業變革的一大技術風口。但在凌江看來,互贏科技并不是要當一個機會主義者,而是要將技術做專、做精、做透。將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最好。
互贏科技專注于圓柱電芯裝配線的自主研發與生產十幾年。而之所以能夠抓住圓柱電池全極耳化的紅利期,也得益于其在圓柱裝配線領域的深耕不輟。從互贏科技交付客戶實際應用的規模化及可靠性來看,其在圓柱全極耳裝配線的技術實力已走在市場前沿。
1、最早具備圓柱中段整線量產的企業之一。
2013年,18650圓柱電池在3C數碼市場需求起量,肩負國產替代使命,互贏科技成為率先量產交付圓柱電芯裝配整線的第一批國內智能裝備企業。
而在國產圓柱電池組裝線效率提升進程中,互贏科技也是率先滿足60PPM、120PPM、200PPM中段裝配整線量產的企業之一。
2、圓柱中段整線自研、自產機型最為全面。
眾所周知,電芯裝配線是鋰電池生產過程中工序最復雜的部分。在圓柱全極耳工藝裝配線中,互贏科技可提供涵蓋全極耳電芯揉平、模壓、集流盤焊接、包膠、入殼、滾槽、封口、一次/二次注液、清洗、包膜檢測、成品包裝等多個工段,均為自主研發生產。
3、最早具備圓柱全極耳裝配線量產能力的企業之一。
目前,圓柱全極耳電池正在走向規模化擴產拐點,與此同時,互贏科技已經實現圓柱全極耳中段裝配線的量產出貨。
值得一提的是,在激光運用以及注液機方面,互贏科技已具備了成熟穩定的解決方案,持續增強其在圓柱全極耳裝配線整體解決方案上的實力。
發力鈉電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整線
當前,光伏+儲能裝機需求全球性上漲,提前探索未來更具競爭力的新電池體系已經成為業界廣泛共識。其中,鈉離子電池極具成本優勢,被視為前景應用明朗的下一階段技術路線,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大路口。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到2023年全球鈉電池產能需求將達到突破10GWh。至2025年,兩輪電動車、低速電動車、叉車、儲能和少量A00級乘用車等是鈉電池率先發力的細分戰場,市場空間共約30GWh、200億元。
凌江指出,采用圓柱全極耳工藝,能更有效解決鈉電池存在的體積膨脹問題,形成高安全、低阻抗優勢。同時,鈉電池與鋰電池生產制造工藝類似,通過技術改造,鋰電圓柱全極耳產線可適用于生產鈉電池,輔助其降低產線設備投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目前,互贏科技也在積極發力布局鈉電圓柱全極耳電池裝配整線。
從行業來看,2022年12月,億緯鋰能發布鈉離子大圓柱電池產品,基于層狀氧化物正極和硬碳負極,以C40鋁殼為載體,設計出的大圓柱全極耳鈉離子電池,比能量可達135Wh/Kg,10C下容量保持率高達90%,-40℃仍能正常工作,循環2500次80%容量保持率。
同期,鈉電領先企業中科海鈉與天鵬電源簽署協議,雙方將聯合開發、量產圓柱鈉離子電池。
可以預見,鋰電圓柱全極耳電池擴產風潮已起,鈉電圓柱全極耳電池蓄勢待發。專注于圓柱全極耳裝配線的互贏科技,已經具備強勁優勢,助力行業變革新周期。
編輯:黃飛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