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點運算器的基本結構(圖解篇)
定點運算器的基本結構(圖解篇)
運算器包括ALU\陣列乘除器\寄存器\多路開關\三態緩沖器\數據總線等邏輯部件。
運算器的設計,主要是圍繞ALU和寄存器同數據總線之間如何傳送操作數和運算結果進行的。
在決定方案時,需要考慮數據傳送的方便性和操作速度,在微型機和單片機中還要考慮在硅片上制作總線的工藝。 計算機的運算器大體有如下三種結構形式:
1.單總線結構的運算器
單總線結構的運算器如(a)所示。由于所有部件都接到同一總線上,所以數據可以在任何兩個寄存器之間,或者在任一個寄存器和ALU之間傳送。如果具有陣列乘法器或除法器,那么它們所處的位置應與ALU相當。對這種結構的運算器來說,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操作數放在單總線上。為了把兩個操作數輸入到ALU,需要分兩次來做,而且還需要A,B兩個緩沖寄存器。這種結構的主要缺點是操作速度較慢。雖然在這種結構中輸入數據和操作結果需要三次串行的選通操作,但它并不會對每種指令都增加很多執行時間。只有在對全都是CPU寄存器中的兩個操作數進行操作時,單總線結構的運算器才會造成一定的時間損失。但是由于它只控制一條總線,故控制電路比較簡單。
2.雙總線結構的運算器
雙總線結構的運算器如(b)所示。在這種結構中,兩個操作數同時加到ALU進行運算,只需一次操作控制,而且馬上就可以得到運算結果。圖中,兩條總線各自把其數據送至ALU的輸入端。特殊寄存器分為兩組,它們分別與一條總線交換數據。這樣,通用寄存器中的數就可進入到任一組特殊寄存器中去,從而使數據傳送更為靈活。ALU的輸出不能直接加到總線上去。這是因為,當形成操作結果的輸出時,兩條總線都被輸入數占據,因而必須在ALU輸出端設置緩沖寄存器。為此,操作的控制要分兩步完成:
?。?)在ALU的兩個輸入端輸入操作數,形成結果并送入緩沖寄存器;
(2)把結果送入目的寄存器。假如在總線1,2和ALU輸入端之間再各加一個輸入緩沖寄存器,并把兩個輸入數先放至這兩個緩沖寄存器,那么,ALU輸出端就可以直接把操作結果送至總線1或總線2上去。
3.三總線結構的運算器
三總線結構的運算器如演示(C)所示。在三總線結構中,ALU的兩個輸入端分別由兩條總線供給,而ALU的輸出則與第三條總線相連。這樣,算術邏輯操作就可以在一步的控制之內完成。由于ALU本身有時間延遲,所以打入輸出結果的選通脈沖必須考慮到包括這個延遲。另外,設置了一個總線旁路器。如果一個操作數不需要修改,而直接從總線2傳送到總線3,那么可以通過控制總線旁路器把數據傳出;如果一個操作數傳送時需要修改,那么就借助于ALU。很顯然,三總線結構的運算器的特點是操作時間快。
?
非常好我支持^.^
(213) 30%
不好我反對
(496) 7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計算機系統的硬件組成和主要部件 2024-09-10
- [電子說] 微分器在濾波器設計中的作用 2024-07-19
- [電子說] 運算器與控制器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4-06-30
- [電子說] cpu的運算器和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 2024-06-30
- [電子說] cpu控制器和運算器組成的部件有哪些 2024-06-30
- [電子說] 優秀的Verilog/FPGA開源項目-浮點運算器(FPU)介紹 2024-04-26
- [處理器/DSP] 一文詳解CPU概念及運作原理 2024-01-16
- [處理器/DSP] cpu處理器的基本結構有哪些 2023-10-30
( 發表人: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