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是哪個公司定的_5g標準的制定過程
3G的標準是2002年制定發布的,4G的標準是2012年發布的。雖然中國官方已經發布,5G在中國商用是在2020年,但是世界范圍5G的標準,將會在2019年發布。
5g標準是哪個公司定的
5G標準是哪個公司制定的?據小編了解到好像不是由公司定義的,5G的標準的定義是由以下這幾個組織來規定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幾個組織:
1、3GPP
為迎接5G元年的來臨,現在國際上影響最為廣泛的標準化組織3GPP也忙起來了。
2015年9月,3GPP RAN 5G workshop,全球80余家通信組織及電信運營、設備、終端、芯片企業華山論劍,就5G潛在技術方案及標準化工作計劃進行了討論。會上明確5G新空口和LTE-A演進將在3GPP R14及后續版本中同時開展標準定義工作。2016年3月將在各工作組開展具體技術方案的評估。欲知詳情,請翻看S^2明星文章《3GPP RAN定義5G標準化路標》。
后續3GPP將根據ITU時間表提交3GPP標準定義結果。
2、IMT-2020
作為國內的5G大佬組織,IMT - 2020(5G)推進組在去年5月就發布了《5G愿景與需求白皮書》,今年5月發布了《5G無線技術架構白皮書》和《5G網絡技術架構白皮書》(IMT-2020(5G) 推進組),兩本白皮書分別從無線空口技術和網絡架構兩方面給出了國內公司關于5G的一些技術觀點,其中無線空口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超密集組網、高頻通信以及新型多址等。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為代表的國內運營商和以華為、中興、大唐為代表的國內設備商廣泛參與到IMT-2020(5G)推進組的討論中。從目前各展會發布的數據來看,國內設備商的5G開發進度還是居于國際領先水平的。
3、METIS
由歐洲從2012年啟動的面向5G研究的METIS項目自成立以來,研究成果一直備受國際關注,但該項目只是5G的前哨站,已于2015年6月正式結束。在該項目進行期間,發布了多項影響廣泛的研究報告(https://www.metis2020.com/documents/deliverables/),包括5G網絡架構設計、5G潛在空口接入技術及相應評估結果等。
4、5GPPP
5GPPP是歐盟于2013年宣布成立的5G研究組織,從時間關系及工作重點來看,其與METIS項目有承接的意思。METIS做前期研究工作,而5GPPP將面向后期技術標準化。按其宣傳口徑:“5GPPP將會成為后續5G技術標準的提案組織,也就是透過來自不同價值鏈環節廠商的共同討論,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找出新的應用需求,并規劃適合具有效率的技術導入成為產業共同技術標準?!?/p>
目前,5GPPP并沒有過多發出聲音。按計劃來看,其后續還將會有相應的Demo和Trial出現。
5g標準的制定過程
目前,5G標準化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標準的進展成為行業內關注的重點。同時,作為全球5G標準的制定組織3GPP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3GPP究竟是怎樣的組織?如何制定標準?5G標準目前進展如何?高通在3GPP中發揮了什么作用?近日,在高通舉辦的5G媒體沙龍“揭秘3GPP”中,3GPP RAN1的主席陳萬士博士以及高通技術標準副總裁柯詩亞為我們進行了詳細的解答。
1、3GPP組織:制定和維護全球無線通信標準
陳萬士介紹,3GPP是一個國際化標準組織,由全球七大標準制定組織(SSO)合作形成。其宗旨非常簡單,就是制定和維護全球無線通信標準,而不是關注某個局域或某個地區的需要。3GPP的主要作用是確保行業需求,不同廠商之間實現無縫互操作,為移動提供其所必須的全球規模。
從1998年開始,3GPP從事蜂窩技術標準的制定已經超過18年,至今已經管理產生12個版本(Release)的標準;產生最終能夠實現商業產品化的技術規范已經超過1200個;來自成員公司的技術提案已經有數十萬項。
3GPP的成員公司現在已經超過550家,并且這個數字在不斷增長。3GPP成員覆蓋了很多領域,并不只是簡單的設備制造商,還包括網絡運營商、終端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基礎設施制造商、學術界、研究機構以及政府機構等等,所以3GPP是一個覆蓋領域非常廣的成員組織。
中國與3GPP結緣是在1999年6月,中國無線通信標準研究組(CWTS)在韓國正式簽字同時加入3GPP。目前,我國的三大運營商以及主流的通信設備商都是其成員。
3GPP工作組分為RAN、SA以及CT等三大方面,RAN主要負責無線接入網絡相關的內容,SA主要負責業務和系統概念等相關的內容,CT負責核心網和終端等相關的內容。內部還有16個專門工作組。
據悉,3GPP最初的工作范圍是為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制定全球適用技術規范和技術報告。隨后3GPP的工作范圍得到了改進,目前,所做的項目涉及蜂窩電信網絡技術,包括無線接入、核心傳輸網絡和服務能力,包括編解碼器、安全性、服務質量等工作,從而提供完整的系統規范。
2、工作流程:分散進行的協作式系統級工程
據悉,3GPP的工作是協作式系統級工程,是分散進行的。3GPP的系統設計工作由多個工作組逐個進行決策,僅少量端到端監管。其管理方式類似于其他所有復雜的系統級工程。例如噴氣式飛機。這就需要全部工程工作依賴于各成員的研發工作、技術發明和相互協作。
總體來看,共分為四步:第一,早期研發及向管理層提交項目提案。第二,將項目細分至專業領域。第三,進行可行性研究及探索不同技術解決方案。第四,根據議定的工作技術開發解決方案。
來自于3GPP的外部的企業向3GPP提供概念提案要經過批準階段然后是技術報告階段,最后進入產品研發階段。有時,3GPP會提出修改請求。也就是說要經歷五個階段:從愿景和概念到項目提案再到可行性研究項目、開發工作項目最后到商用部署階段。
3GPP成員通過“提案”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接著提案在3GPP會議上進行公開討論,然后,任何成員可在任何時候對一項提案提出反對(也就是說可以在3GPP會議之外繼續對一項提案及替代性提案進行討論),最后,在3GPP的技術報告和技術規范中,絕大部分內容是3GPP成員在原始提案基礎上做出改動的成果,過程中充滿討論和協商。
據悉,3GPP的提案有不同的類型,比如有概念提案、修改請求等等。對于3GPP來說,提案的質量比數量要中要多,因為不是所有的提案都具有同等的價值。3GPP技術決策和規范并不是通過接受或反對個別提案的直接機制而建立,而是通過對具體核心概念的漸進式協作完善來完成。再者,難以評估單一技術提案的影響力,許多提案主要集中在一個特性或者一項研究的某一部分因此難以實現標準化。
在3GPP看來,技術提案按數量算并不科學。因為蜂窩技術建立在過往3GPP內部以及整個產業所完成的工作技術之上。還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成員公司會向其駐3GPP代表提出獎勵以最大化提案數量。另外,數據庫是為工程師建立的,并不適合進行宏觀分析,容易出現不同詮釋。
讓人意外的是,3GPP的大多數技術決策并不經過會議投票形成。它的決策是由技術推動,并來自基于共識且向全體成員開放的流程。此外,技術規范是3GPP工作完成的最終成果。
3、推動標準:高通積極參與3GPP標準制定工作
3GPP是一個制定和維護全球無線通信標準的工程組織,主要解決一些工程系統級的設計問題。而解決系統級問題正是高通公司最根本的使命。從Qualcomm的企業DNA和發展歷史角度而言,其最根本的使命是要解決端到端的系統級設計問題。Qualcomm的技術工作正通過3GPP推動業界目前部署的重要技術的發展。
就拿LAA獲得標準來講,高通技術標準副總裁柯詩亞講到:“ Qualcomm在2009年、2010年左右就開始了關于LAA的基礎性研究。之后, LAA的概念提案誕生,主導了整個行業在LAA方面的工作。接下來高通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去向同行介紹,讓更多的人和企業能夠接受你的概念提案。再之后,Qualcomm提交了更加正式的提案。繼續做大量的工作,最終3GPP通過了我們LAA的研究項目?!?/p>
在研究項目獲批后,就要進入執行階段,具體需要多個工作組來完成。LAA主要通過蜂窩移動的技術創新解決一些通信問題。在這過程中,Qualcomm提出了很多極為重要的提案,貢獻了很多具體技術文件,有針對性解決LAA發展中的技術障礙。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技術文件都能夠被3GPP接受,重要的是,這些提案所蘊含的觀點和想法卻能繼續流傳,被行業接受。
此外,據柯詩亞介紹,在LAA項目中,Qualcomm面臨著LTE如何能與Wi-Fi實現共存的挑戰。Qualcomm開展了大量工作來推動與Wi-Fi行業之間的合作,例如舉辦研討會,驅動Wi-Fi與LAA共同向前發展。除此以外,在進行LAA研究項目時,可能會面臨來自某些國家監管要求的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Qualcomm提出了另外一個新的研究項目——USOS。
目前LAA這項技術已經在多個國家開展部署,而且有多款支持這一功能的智能手機已經上市,所以LAA已經成為現實。這項技術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同時還需要具備很強的適應能力,應對一些從沒想過的新問題。
關于NB-IoT,Qualcomm也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據柯詩亞介紹當時存在GERAM蜂窩IoT和NB-LTE兩個相互競爭的提案標準,正是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Qualcomm開始參與這項技術的發展。
Qualcomm提出了自己的提案,意在融合兩個標準以避免出現標準的分裂。Qualcomm將兩種技術路線中最基本的優點提取出來進行融合,從而形成單一路線,命名為NB-IoT。提案最終獲得了業界的認同,這些提案中所蘊含的基礎性觀點最后被行業所接受,成為標準的一部分。作為這些提案的貢獻者,Qualcomm充分展示了我們的領導力。而這些技術最終也在整個行業當中實現了部署。
3GPP確定的另一個物聯網技術是eMTC,這是一項比較高端的物聯網技術。在這項技術上也充分體現了Qualcomm的重要領導力,事實上eMTC的技術開發正是由Qualcomm所啟動。
總結來說,一家企業要從基礎性研究開始,然后在3GPP提出概念提案,在概念提案提出后的漫長時間里,一方面要說服各方接受這個概念和想法,與此同時還要解決從來沒有預想過的新問題。最終,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才能形成標準,Qualcomm在這方面起到了帶頭的作用。
4、5G進程:高通率先完成首個基于3GPP 的5G新空口
目前, 5G時代的的空口標準尚未有定論。3GPP正在加緊制定5G 新空口標準,圍繞5G新空口標準,各個設備商之間也是分秒必爭。
這方面,高通率先已經完成首個基于3GPP 5G新空口(5G NR)標準工作的5G連接,業界普遍認為,高通引領的5G 新空口有望成為全球5G標準。據悉,該5G連接采用了高通的6GHz以下5G 新空口原型系統完成,展示了利用5G新空口技術可高效實現每秒數千兆比特數據速率,并較當今4G LTE網絡顯著降低時延。該5G新空口原型系統可基于3.3GHz至5.0GHz的中頻頻段運行,連接的成功完成是5G新空口技術大規??焖衮炞C和商用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同時,高通還發展多項關鍵的5G技術。在千兆級LTE、信道編碼、獨立子幀、毫米波移動化、大規模MIMO等5G關鍵技術上都有相應的研究和部署。和網絡運營商聯合進行具有影響力的試驗和早期部署。此外還發布了全球首個5G NR多模調制解調器X50,為5G的商用奠定了基礎。
在5G標準、技術和研發方面,高通始終保持著領導地位,據悉,高通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計劃同時進行5G新空口非獨立模式(NSA Mode)和5G新空口獨立模式(SA Mode)。計劃要在2017年底 R15中完成NSA Mode的部署,這被高通視為中期里程碑。并且計劃在2018年年中R15末前完成SA Mode的標準規范。
非常好我支持^.^
(11) 68.8%
不好我反對
(5) 31.2%
相關閱讀:
- [移動通信] 5G 3GPP全球頻譜介紹 2023-10-24
- [電子說] 5G RedCap工業智能網關 2023-10-24
- [電子說] 金川蘭新電子半導體封裝新材料生產線項目主體封頂 2023-10-24
- [電子說] 三星電子進行12.7GHz—13.25GHz頻段的6G網絡測試 2023-10-24
- [移動通信] 5G網絡特性對車聯網應用發展的影響 2023-10-24
- [電子說] 6g需要衛星嗎?6g需要多少衛星? 2023-10-24
- [RF/無線] 5G-A時代的室內網絡建設解決方案 2023-10-24
- [通信網絡] 移遠通信5G RedCap模組拿下首個中國移動5G物聯網開放實驗室5G及輕量化產品能力 2023-10-24
( 發表人:陳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