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如果開口不談A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混跡在科技圈”,AI(人工智能)顯然成了IT界的網紅。政府、企業、投資商、行業用戶都開始關注AI。
AI 到底是掛在天上的月亮,還是盛在盤子里的餡餅?
3.17日上午,在Gartner客戶研討會上,針對AI的機會和挑戰,來自美國的Gartner研究總監Angela McIntyre和來自中國***的研究副總裁 Tracy Tsai為大家做了精彩分享。
Gartner預測,到2020年,AI將產生 $300 Billion 的商業價值,許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著手規劃AI戰略——將人工智能(AI)與各類終端設備、平臺和服務相結合,以期到2021年仍能引領市場。人工智能將滲透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從虛擬個人助理(VPA)、智能視頻數據分析、VR/AR頭戴式顯示器、機器人到自動駕駛汽車。
怎樣抓住AI良機?要弄清下面的問題
誰來買單?為何買單?
找準AI的價值點是關鍵,不能唯技術論,而要從用戶痛點入手,排名前三的AI價值驅動力是增強執行力、削減成本、創新商業模式/發掘新的盈利點。高科技提供商(B2B2C),消費者(B2C),政府和行業用戶(B2B)將為AI的價值買單。
人工智能5個常用的場景:
1.重復、耗時、乏味的工作;
2.處理過度復雜的數據或者流程;
3.需要在復雜和快速變化的環境中實時決策和執行;
4.按照手冊執行的工作
5.超出人類物理極限的工作
Gartner年度企業級用戶調研結果顯示,76%的用戶計劃在一年內嘗試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采用人工智能的目的從高到低優先級分別是智能顧問、虛擬助手、流程自動化、預測性建議、機器自動化(如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
AI生態和機會
AI交付所依賴的前十大硬件種類
Gartner分享了一長串分布在產業鏈各環節的AI企業名單。
Gartner預測,到2019年,初創企業將取代Amazon,Google,IBM,微軟等大鱷,用顛覆性方案驅動人工智能商業的增長。
小企業逆襲商業巨頭的機會存在的同時,跨界競爭也將加劇,深度神經網絡給芯片廠商帶來了機會(例如intel 和 NVIDIA ),但同時也引入了新的競爭者。
重新思考人工智能時代用戶體驗和人機交互
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預計將擁有70億臺個人設備、13億臺可穿戴設備和57億臺其他消費者物聯網終端,而其中大部分設備的運行都將無需觸摸或極少觸摸?;訉⒉辉傩枰|摸屏,轉而依賴語音、環境技術、生物統計學、移動和手勢等。在此情況下,基于情境信息的各種應用將成為贏得用戶認可的關鍵因素。 Gartner預測,到2019年,用戶與智能手機之間20%的互動將通過虛擬個人助手(VPAs)實現。虛擬個人助手普及后,人與智能機器的對話功能將進一步增強。目前,虛擬個人助手只能完成設置鬧鐘或從網絡中檢索信息等簡單任務,但是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系統將能夠實現更加復雜的任務,包括在過去、現在和預測情境下完成交易等。到2020年,80%的用戶將棄用一半數量的APP,取而代之的是VPA。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91瀏覽量
240584 -
自動駕駛汽車
+關注
關注
4文章
377瀏覽量
409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