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咖啡機上刷一下手機,便能立刻享用到一杯熱氣騰騰的咖啡;行車進入收費站時不必停車,車上安裝的電子標簽會自動刷走過路費;在超市買一塊豬肉,可以通過食品安全查詢機查看到整頭豬養殖、屠宰、流通銷售的全過程……
這些看似神奇的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是一塊RFID(俗稱電子標簽)。通過射頻電子標簽、讀寫器和后臺數據處理系統三部分,手機與咖啡、轎車與收費站之間才能成功地實現信息關聯。RFID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包括動物與食品溯源、圖書管理等工業級應用和移動支付等個人應用。
為什么物聯網可以成功地實現物品與物品之間的信息交換和通信?簡單來說這是通過感知層、傳輸層和處理層來共同實現的,這也是構成物聯網技術的主要部分。其中,感知層技術是物聯網的基礎,傳感器和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也是當前物聯網技術攻關的熱點和難點。
目前在感知層領域,我國在低頻和高頻段RFID技術已趨成熟,在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方面初具規模,技術研發也有一定突破。但在超高頻和微波頻段則與國外還有較大的差距。
相比RFID、M2M等初級應用,無線傳感網絡等高級應用仍待技術突破。總體來看,我國物聯網核心環節關鍵技術的成熟度參差不齊,傳感器和芯片、智能信息處理軟件等仍是薄弱環節。
-
RFID
+關注
關注
390文章
6305瀏覽量
23999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0文章
45575瀏覽量
3838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RFID的前景
RFID頻率越高,作用距離越遠?為什么?
智能交通RFID智能系統特點及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