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州東站,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宜家家居,它從2015年開業至今,陪伴了廣州市民經歷了14年的風風雨雨,8月24日22:00,廣州東站宜家家居正式結束營業,搬遷至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東663號(美林 M·LIVE天地首層/二層,地鐵五號線三溪站可達)。8月28日10:00,宜家廣州新天河商場正式開業,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購物,10:00前已經有數百名市民在排隊等候,人流遍布新宜家家居的每一個區域,現場相當火爆。
如果你是一個背包客或者是一個家居愛好者,你一定會有這種感覺,好像不管去哪個地方哪個城市哪個國家,都會發現宜家家居的身影,而且宜家的大賣場涉及的業務越來越多,出售產品的品種也越來越多,要解答這些現象首先要從了解這個品牌開始。
宜家家居于1943年創建于瑞典,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零售商,自創立以來一直努力的方向是“為大多數人創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宜家建有自營門店318家,特許經營店約50家,遍布歐洲、北美、中東和亞洲的 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總銷售額達 340多億歐元,1300多個供應商分布在全球55個國家,中國是宜家在全球增長最快速的市場,宜家集團在2005年被《商業周刊》評為全球“100強”品牌中的第42位。
看到這里,你自然就會明白為什么宜家好像越做越大的感覺了。
高人氣的背后卻是增長率放緩
但是宜家的發展并不是一直都一帆風順,宜家在去年開始就出現了營業額出現大幅度下降的現象,我們可以從中商產業研究院的表格中得知,2017年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銷售額為176.8億元,同比增長16.8%,但是相比2015年,增長率已經下降了11.1%。從全球來看,2018 年,宜家在全球的銷售額增長率不斷下跌,凈利潤從24.7億歐元下滑至 14.7 億歐元,下降幅度超過 40%,實在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傳統營銷模式的窘境
究竟宜家為何會出現營業額大幅度下降的現象呢,接下來我們將分析分析:
1. 新零售行業百花齊放,傳統新零售遭到沖擊。宜家在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可以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是當時候國內還沒有類似于宜家這種新零售的業務,但近年來國內新零售行業百花齊放,像名創優品、NOME的誕生發展,無印良品的市場鋪開等,這些都分去了宜家很大的市場份額,營業額自然出現下降。
2. 線上渠道不夠重視。我們打開一些老牌的購物軟件可以發現,其實很多宜家在售的性價比家居,在這些老牌的購物軟件上已經有很多的銷售款,換而言之就是線上已經積累了一批數量不少的消費群,宜家過晚的推出線上銷售及對線上銷售的不夠重視,讓宜家錯過了一大波潛在消費人群(尤其是沒有開設宜家商場的城市)。
進軍智能家居市場需求新增長
近日,據外媒報道,宜家準備大舉進軍智能家居市場,投資一個全新的“宜家家居智能(Ikea Home smart)”業務部門,負責目前快速增長的智能設備組合的端到端業務。宜家進軍智能家居市場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明智的決定,其實目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老牌家電、家居品牌進軍智能家居,例如美的、海爾、西門子等,其原因是智能家居是一個全新的利潤增長點。
從市場來看,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尚未飽和,消費者熟知的智能家居品牌也并不是那么多,提前進入市場,可以迅速占領市場份額,也給后來的搶占者加大進入市場難度;從消費人群來看,目前主力消費人群,正在完成從70后到80.90后的迭代,80.90后人群是受互聯網影響較深的兩個年代,對智能、網絡的需求性較大,智能家居往往能抓住這兩個消費人群的痛點,廠商進軍智能家居市場也成為了必然。
從產業鏈來看,智能家居因為其功能較廣泛、產品更新快替代快,因此往往能延長企業產業鏈,延長利潤獲得;從宜家自身來看,宜家自身是有客戶積累的,宜家涉足新領域,不需要付出特別大的營銷花費就可以達到一定銷量,所以自然可以膽大涉足新領域。
宜家能讓消費者蜂擁而至,并且能讓一部分成為情懷,一定有其道理,舒服、簡約、性價比高的家居產品基本可以滿足很多人的需要。宜家目前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時期,也希望它能夠越做越好,給市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體驗。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4文章
9806瀏覽量
190598 -
宜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4019 -
新零售
+關注
關注
1文章
252瀏覽量
275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天線如何影響智能家居發展
藍牙語音遙控器:智能家居的智慧控制核心
Matter 智能家居的通用語言
明遠智睿SSD2351開發板:智能家居的智能核心
智能家居Mesh組網方案:實現智能化生活的無縫連接NRF52832
Matter 1.4版本:智能家居能源與健康趨勢
Zigbee智能家居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如何強化智能家居設備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