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表和電流表很容易區分。首先從外觀和標識上看:
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字母Ⅴ來表示,若是交流電壓表會在V下面添加一個~的標志;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用字母A來表示。對此在儀表的外觀或表盤上都有標注:
若是萬用表的電壓檔或電流檔也會分別標有Ⅴ或A的標志。有時字母前面帶有數字,比如450Ⅴ或30A等,則表示本檔位的最大量程。
現在還有一種測量電流的鉗形表,
可在不斷開電路的情況下來測量電流(但大部分鉗形表無直流電流功能)。
另外從內阻上也很容易區別電壓表和電流表。因電壓表是并接在被測電壓兩點上的。為不對電源造成干擾,就要求不能有電流通過電壓表,否則電壓表就要消耗一部分電能,從而影響測量的真實性。所以理想電壓表的內阻應為∞。
電流表和電壓表正相反,它的最佳狀態是讓被測電流全部流經“體內” ,只有這樣才能讓儀表準確感知電流的大小。這就要求把電流表串聯到被測電路中。因電流表是我們 “強加” 給電路的,為不對原電路的電流造成阻礙,所以要求電流表的內阻越小越小。故理想電流表的內阻為零。
根據以上原理就可用測內阻的辦法來對這兩種表進行區分。一般情況下電壓表的內阻不會低于2KΩ/v,電壓越高內阻越高。而電流表的內阻也與之相反,比如大于1mA量程的電流表內阻最高為數百Ω,10A量程內阻可低至0.0幾Ω,電流越大內阻越低。
但有些量程超大或超小的電流表也會有所不同。比如MF10萬用表的9.3μA表頭內阻高達3K多Ω,這是因為動圈匝數太少難以達到靈敏度要求,屬不得已而為之。
對于超過10A以上的電流表,大都采用表外分流的辦法。此種電流表實際上是一個小量程(如75mV)電壓表。比如200A的電流表實際上是配合200A / 75mⅤ分流器來使用的。當200A電流通過分流器時正好產生75mV的壓降,這時把75mV的電壓表 “換” 成200A表盤就可充當電流表了。不過這種電流表是絕對不能串在電路里使用的。
-
電壓表
+關注
關注
3文章
321瀏覽量
39497 -
電流表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4瀏覽量
265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壓表、電流表的準確度與其內阻的關系
電流電壓表故障診斷方法_電流表電壓表故障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