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設計階段,關于元件封裝選擇時需要考慮的以下六件事。本文中的所有例子都是用Multisim設計環境開發的,不過即使使用不同的EDA工具,同樣的概念仍然適用。
1.考慮元件封裝的選擇
在整個原理圖繪制階段,就應該考慮需要在版圖階段作出的元件封裝和焊盤圖案決定。在設計PCB版圖時,需要考慮電路板將如何制造,或者是手工焊接的話,焊盤將如何焊接?;亓骱福ê竸┰谑芸氐母邷貭t中熔化)可以處理種類廣泛的表貼器件(SMD)。波峰焊一般用來焊接電路板的反面,以固定通孔器件,但也可以處理放置在PCB背面的一些表貼元件。通常在采用這種技術時,底層表貼器件必須按一個特定的方向排列,而且為了適應這種焊接方式,可能需要修改焊盤。
2.使用良好的接地方法
確保設計具有足夠的旁路電容和地平面。在使用集成電路時,確保在靠近電源端到地(最好是地平面)的位置使用合適的去耦電容。電容的合適容量取決于具體應用、電容技術和工作頻率。當旁路電容放置在電源和接地引腳之間、并且靠近正確的IC引腳擺放時,可以優化電路的電磁兼容性和易感性。
3.分配虛擬元件封裝
打印一份材料清單(BOM)用于檢查虛擬元件。虛擬元件沒有相關的封裝,不會傳送到版圖階段。創建一份材料清單,然后查看設計中的所有虛擬元件。唯一的條目應該是電源和地信號,因為它們被認為是虛擬元件,只在原理圖環境中進行專門的處理,不會傳送到版圖設計。除非用于仿真目的,在虛擬部分顯示的元件都應該用具有封裝的元件替代。
4.確保您有完整的材料清單數據
檢查材料清單報告中是否有足夠完整的數據。在創建出材料清單報告后,要進行仔細檢查,對所有元件條目中不完整的器件、供應商或制造商信息補充完整。
5.根據元件標號進行排序
為了有助于材料清單的排序和查看,確保元件標號是連續編號的。
6.檢查多余的門電路
一般來說,所有多余門的輸入都應該有信號連接,避免輸入端懸空。確保您檢查了所有多余的或遺漏的門電路,并且所有沒有連線的輸入端都完全連上了。在一些情況下,如果輸入端處于懸浮狀態,整個系統都不能正確工作。就拿設計中經常使用的雙運放來說。如果雙路運放IC元件中只用了其中一個運放,建議要么把另一個運放也用起來,要么將不用的運放的輸入端接地,并且布放一個合適的單位增益(或其它增益)反饋網絡,從而確保整個元件能正常工作。
-
原理圖
+關注
關注
1303文章
6362瀏覽量
235340 -
pcb
+關注
關注
4327文章
23172瀏覽量
400215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7文章
8007瀏覽量
14345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