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網絡存儲是隨著目前的網絡速度越來越快而逐步升級的。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SAN網絡存儲。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存儲區域網絡(SAN)是位于服務器后端,為連接服務器、磁盤陣列、磁帶庫等存儲設備而建立的高性能網絡。
SAN網絡存儲以數據存儲為中心,采用可伸縮的網絡拓撲結構,通過具有高傳輸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連接,提供SAN內部任意節點之間的多路可選擇的數據交換,并且將數據存儲管理集中在相對獨立的存儲區域網內。
SAN網絡存儲提供了良好的存儲連接,服務器可以訪問存儲區域網上的任何存儲設備,如磁帶庫、磁盤陣列;同時存儲設備之間、存儲設備同SAN交換機之間也可以進行通信。SAN是一種獨立于服務器網絡的一種專門的網絡,這種網絡通過采用光纖通道協議來傳輸數據,在連接上可以使用光纖和銅纜。由于光纖通道協議具有高可靠性、很好的性能和良好的擴展性。
SAN網絡存儲使得存儲與服務器分開成為現實。與傳統技術相比,SAN網絡存儲技術的最大特點是將存儲設備從傳統的以太網中隔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存儲區域網絡。SAN技術的另一大特點是完全采用光纖連接,從而保證了巨大的數據傳輸帶寬,達到100MB/s,對于所有的應用都可以很好地滿足。SAN技術通過磁盤陣列將數據集中存放,且不受基于SCSI存儲結構的布局限制,可以獨立地增加它們的存儲容量,更好地進行統一管理與備份,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由于形成了一個包含所有供訪問者檢索需要數據的數據中心,可以實現信息共享。
NAS與SAN網絡存儲的比較
基于NAS、SAN網絡存儲的存儲系統都是完全獨立的,不存在與服務器之間緊密的、依賴性的物理硬連接,都可以構造中心化的數據存儲系統。二者都可通過冗余的硬件配置和軟件支持做到安全可靠的保護數據,都具有良好的擴充能力和數據共享能力,都能實現中心化的數據管理。
在擴展能力方面,SAN網絡存儲通過多個傳輸速率和可靠性極高的Fc(Fiber Channel)交換機級聯,理論上可連接幾十萬個設備,要優于NAS。另外,NAS的系統訪問能力受限于LAN的速率和服務質量,而SAN網絡存儲采用光纖技術,能提供高達1Gb/s的速率,數據訪問速度也明顯優于NAS。
與SAN網絡存儲不同,NAS是部件級的存儲方法。NAS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絡拓撲結構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采用局域網上通用數據傳輸協議,如NFS、CIFS等,所以能夠在異構服務器間共享數據,這一點在Windows和Unix混合環境下十分重要。NAS在適用性方面具有:可以無需服務器直接上網,不依賴通用的操作系統,采用一個面向用戶設計的、專門用于數據存儲的簡化操作系統,內置了與網絡連接所需的協議,因此使整個系統的管理和設置較為簡單。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并且物理位置靈活,可放置在工作組內,也可放在其他地點與網絡連接。
結語
綜上所述,NAS解決方案可以利用用戶原有的網絡,可以讓很多應用在不改變結構的前提下繼續使用,相對而言,具有安裝管理方便、價格平民化等優點,更適合中小型企業在現有的環境中實現,特別是對于部門服務器合并項目、獨立的工作組級的客戶,他們能充分享受到NAS性能價格比的好處。
而SAN網絡存儲可以適用于企業級數據存儲、服務器集群、遠程災難恢復、Internet數據服務等多個領域。SAN網絡存儲和NAS因滿足用戶的不同層面的應用需求而共存,同時隨著iSCSI、IP、Infiniband等技術的不斷出現,未來的SAN網絡存儲、NAS最終將逐漸走向統一。目前,可以采用兩種手段實現融合,一是將SAN環境和NAS環境連接在一起,目前國內市場上有連接這二者的網關產品。
另一種是采用Storage over IP(3L稱IP Storage)技術。該存儲技術允許用戶在已有的以太網上創建存儲網絡,能夠保存更多的數據,可在任何地點部署更多的信息,并保護對現有以太網的投資。
目前,支持Storage over IP技術的協議有3種tSCSI over IP(即iSCSI)、Fibre Channel over IP(即iFCP)和iSNS。iSCSI技術可以被認為是在以太網上傳輸SCSI指令的技術,既有NAS在以太網傳輸存儲信息的特性,又有SAN網絡存儲傳輸數據塊的快速性,所以它應該會成為NAS與SAN融合的首選。
-
數據存儲
+關注
關注
5文章
983瀏覽量
51061 -
NAS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92瀏覽量
112623 -
SAN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2瀏覽量
413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