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我國VR/AR產業發展存在四大促進因素:(1)高速率、低時延的特性,促進VR/AR成為5G的殺手級應用(2)“虛擬現實+”釋放傳統行業創新活力,市場前景可觀;(3)地方政府出臺產業政策,三大運營商布局5G云VR提供多方支持;(4)國產軟件加速整合,自主可控拐點顯現。
5G+ Cloud VR(云化虛擬現實)有望加速推動應用落地普及
VR經歷2015-2016年的火熱之后,市場很快趨于清淡,主要受累于網絡傳輸速率較低、時延較高,用戶體驗差,同時終端設備價值高,便攜性偏低,普及率難以提高。目前多數主流VR終端售價動輒數千甚至上萬。
表:VR對網絡帶寬的需求
表:部分VR終端售價
CloudVR核心在于內容上云、渲染上云。CloudVR將云計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術引入虛擬現實業務中,借助高速穩定的網絡,將云端的顯示輸出和聲音輸出等經過編碼壓縮后傳輸到用戶的終端設備,在虛擬現實終端無繩化的情況下,實現業務內容上云,渲染上云成為貫通采集、傳輸、播放全流程的云控平臺解決方案。渲染上云可以大幅降低終端CPU+GPU計算壓力,使終端實現輕量化,成本大幅降低。5G依托其高速率、低時延的特性,相比4G可以擁有更優的帶寬和時延水平,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利用云化技術,降低終端成本,實現輕量化、無繩化、移動化,促進VR/AR成為5G的殺手級應用。
圖:云VR/AR演進5階段
另外,從技術實現角度來看,5G網絡將實現虛擬現實業務更高程度的視覺沉浸。5G網絡能滿足近眼顯示技術對傳輸帶寬的更高要求。近眼顯示技術以角分辨率、視場角、色深、刷新率、焦平面等作為衡量視覺沉浸感的主要測度,完全沉浸體驗所需的原始帶寬可達5Tbit/s。內容制作主要技術包括實時摳像、全景拍攝、云端三維重建、虛實場景擬合、空間計算等,5G網絡可以為實時摳像提供更高的渲染幀率,提高沉浸體驗。同時,5G網絡的大帶寬、低時延等特性將在云端內容渲染、感知交互、網絡傳輸等方面提供支撐。
應用場景廣泛,市場空間巨大
“虛擬現實+”釋放傳統行業創新活力。虛擬現實與各行業的融合發展,將為用戶帶來更具感染力及沉浸感的體驗,給人民生活方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虛擬現實和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工業生產、教育培訓等領域的結合,將開啟千億級市場規模。
VR+游戲有望成為最先發展起來的大眾市場。VR的運用可以為用戶帶來強烈的感官刺激,虛擬現實中實現人機交互,提高用戶體驗。龐大的電競用戶群體,為VR+游戲產業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基礎。根據艾瑞咨詢預測,2020年整體電競用戶規模將達到4.3億,同比增長9.4%。SuperData預計,2016年全球VR游戲市場規模在51億美元左右,并且處于不斷增長態勢。
圖:2016-2020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
虛擬現實+影視,觀影者可以隨意選擇觀看視角,主動推動電源情節,全方位提高觀影者體驗;在紅色教育中,可以真實還原當時場景,實現人機交互,提升教育效果。
虛擬現實+工業生產,在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工藝優化、生產制造、遠程協作、運維巡檢等多方面提供支撐,實現工業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和一體化。VR+產品設計,提供沉浸式空間實現多人同步設計,降低設計復雜度,提高設計效率;VR+運維巡檢,實現在電網巡檢、管路巡檢、高空巡檢等特殊場景的應用。
虛擬現實+醫療,可以實現手術預演,研究最佳手術方案,提高手術操作熟練度,提升手術成功率;發揮虛擬現實沉浸感特性,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消除患者緊張情緒等;也可以通過頭顯設備全方位觀察病情,深入了解患者病因,提高做診斷準確度。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ion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醫療保健增強和虛擬現實市場在2018年價值約為8.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51.15億美元,2019-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9.2%。
根據Greenlight預測,2018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同比增長126%。其中VR市場規模超過600億,AR市場超過100億。預計到2020年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其中VR市場1600億,AR市場450億。
頭顯設備出貨量保持高速增長。根據IDC數據,2018年國內AR頭顯設備和VR頭顯設備出貨量分別達到3,2萬臺和116.8萬臺,其中桌面頭顯以及獨立頭顯設備保持快速增長,無屏頭顯信托逐漸失去市場主導地位。預計到2023年,中國VR頭顯設備出貨量將突破1050.1萬臺,AR頭顯將達到821.4萬臺,未來5你那整體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69.9%。
圖:中國VR/AR頭顯設備市場出貨量預測
圖: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VR頭顯設備出貨占比
圖: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AR頭顯設備出貨占比
多方支持VR產業加速落地
VR成為產業政策熱點方向,各地積極推動VR產業發展。虛擬現實已被列入“十三五”信息規劃、互聯網+等多項國家重大文件中,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商務部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各地市也紛紛出臺多個專項政策,推動VR產業發展。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端云系統的虛擬現實網絡分發和應用服務聚合平臺(CloudVR);2019年11月,15部分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AR/VR等技術在購物、廣電等常見中應用,推進消費服務和制造業創新融合。同時,北京、青島、程度、南昌、福州等地發布專項政策文件,通過獎勵、補貼、基金等多種扶持方式,鼓勵技術創新、應用示范,推動產業發展。
圖:各地市虛擬現實產業政策情況
三大運營商積極布局5G云VR。2018年7月18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福建有限公司開啟了全球首個電信運營商云VR業務試商用;隨后9月5日,中國聯通發布了5G+視頻推進計劃,將從技術引領、開放合作、重大應用、規模推廣等四個方面啟動5G+視頻未來推進計劃,并以8K、VR為代表的5G網絡超高清視頻應用將構成未來中國聯通5G+視頻戰略核心;中國電信同月13日亦發布了云VR計劃,將立足中國電信1.5億寬帶用戶產業基礎,依托于網絡、云計算和智慧家庭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聯合和合作伙伴制定云VR規范,加速推進云VR技術的產品化和商業模式創新。
自主可控:國產軟件整合加速
華為、中興事件倒逼我國科技自立勢在必行。受“華為、中興事件”影響,我國科技尤其是上游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現狀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都提出了嚴峻考驗。大力發展科技產業,鼓勵科技創新,成為當下時不我待的命題。今年以來,美國對華實施技術封鎖,斷供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企圖遏制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自主可控關乎國家戰略,在國際競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礎軟件和中間件基本被美國企業所壟斷。自主可控產業鏈包括系統軟件、中間件和應用軟件。其中,系統軟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操作系統方面,PC端主要被微軟的Windows壟斷,移動端主要被谷歌的安卓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壟斷;數據庫則主要被甲骨文的Oracle和MySQL、微軟的SQLServer以及IBM的DB2壟斷。IBM、Oracle長期占據著全球中間件市場份額的前兩位。應用軟件國產化相對較高,在下游應用細分領域具有一點的市場份額,如辦公軟件、行業專業應用軟件等。
圖:自主可控產業鏈
自主可控拐點顯現,國產軟件大有可為。繼美國核心技術實施管制之后,我國系統軟件、中間件等核心軟硬件供給需要通過國產軟件獲取,國產化替代加速,下游需求有望明顯改善,市場迎來放量。現階段,在國產化替代的浪潮中,國產軟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以服務器為例,近年來,本土品牌出貨量遠超國際品牌,巨大的市場推動國產服務器廠商加大自主研發。2017年,中國服務器市場中70%以上的市場份額來自中國本土廠商,浪潮、華為、聯想占據著本土市場的前三強。IDC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廠商收入同比增長4.4%至198億美元,浪潮和聯想分別以市場份額6.2%和5.7%位列全球第三、四位,其中,浪潮同比增速最快,為36.4%,遠超服務器整體增速。
表:2019年一季度全球收入前五大收入服務器廠商($:Millions)
表:國內自主可控主要參與廠商
國產操作系統整合提速,軟件生態不斷擴容。由中國電子集團(CEC)、武漢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誠邁科技、中興新支點組成的多家國內操作系統核心企業自愿發起籌備統一操作系統(Unityoperatingsystem,UOS),各方在2019年5月簽署了《合作協議》,計劃于年底正式推出統一操作系統。目標是統一發布渠道、應用商店、UI、內核、文檔及開發接口,并采用開源社區的方式吸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支持UOS系統,也會支持國內外各種CPU處理器。UOS將采用開源共創社區研發模式,鼓勵上下游產業鏈廠商和技術人員參與研發工作貢獻代碼,共同打造符合行業用戶需求的安全、易用、穩定的操作系統產品。統信軟件作為UOS的運營主體,于2019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目前統信軟件已經和龍芯、飛騰、申威、鯤鵬、兆芯、海光等國產芯片廠商開展廣泛深入合作,與國內各主流整機廠商,以及數百家軟件廠商展開了全方位的兼容性適配工作,共同發展和建設新的軟硬件技術生態。
中國軟件旗下兩大國產操作系統合并,行業整合提速。根據中國軟件12月公告,中國軟件宣布整合旗下中標軟件和天津麒麟兩大子公司,出資設立新公司,將打造統一的國產Linux操作系統。原先,中標麒麟主要適配龍芯處理器,銀河麒麟主要面向天津飛騰公司的飛騰系列處理器,適配領域相對分散,難以發揮整合優勢。中標軟件和天津麒麟的整合,預示著中國軟件有望從更高層面優化組織架構,充分協調有效資源,發揮整合優勢,有望加速國產操作系統發展。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75瀏覽量
1527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出席5G-A網絡賦能差異化體驗產業圓桌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5G專網賦能行業的發展趨勢
芯訊通5G模組A8200賦能智慧工廠加速發展
頂堅國產化鴻蒙單北斗5G執法工作記錄儀賦能特殊行業應用升級

5G工業路由器品牌,5G賦能,重塑工業路由器新標桿

華為助力非洲5G產業加速發展
愛立信在2024進博會展示5G及6G創新技術
ar與5G技術的結合前景
探索5G工廠:技術賦能下的工業革新

工業5G路由器賦能防災減災地震監測物聯網應用

5G RedCap通信網關是什么
5G賦能車聯網,無人駕駛引領未來出行

5G賦能新能源,工業5G路由器實現充電樁遠程高效管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