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iPhone 12系列依然有不少看點,比如首次支持5G網絡、后置四攝(加入ToF)、搭載5nm A14處理器等。
關于這款SoC,外媒對其性能做了紙面推演。
相較于A13的83億顆晶體管,A14預計在85平方毫米的面積內塞入125~150億顆,超越麒麟990的103億顆。
恐怖堆料后,A14在Geekbench 5中的多線程跑分預計在5000分上下,相當于6核的MacBook Pro了。如果在考慮6GB RAM以及GPU單元規模加大,部分圖形任務場景提升50%將不是問題。
另外,蘋果這些年還特別注重A系列處理器神經運算單元的設計,具體到A14上,設計目標據說至少是A13的兩倍。
歷代的A系列處理器都沒讓用戶擔心過性能,況且蘋果一直能最優先地拿到臺積電的先進制程,保證技術強度和產能量級,不得不讓人再次期待起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740瀏覽量
232820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18瀏覽量
202429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09瀏覽量
1401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晶體管,FET和IC,FET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源極接地放大電路的設計,源極跟隨器電路設計,FET低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制作,柵極接地放大電路的設計,電流反饋型OP放大器的設計與制作,進晶體管
發表于 04-14 17:24
晶體管與場效應管的區別 晶體管的封裝類型及其特點
晶體管與場效應管的區別 工作原理 : 晶體管 :晶體管(BJT)基于雙極型晶體管的原理,即通過控制基極電流來控制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
臺積電產能爆棚:3nm與5nm工藝供不應求
臺積電近期成為了高性能芯片代工領域的明星企業,其產能被各大科技巨頭瘋搶。據最新消息,臺積電的3nm和5nm工藝產能利用率均達到了極高水平,其中3nm將達到100%,而
晶體管的輸出特性是什么
晶體管的輸出特性是描述晶體管在輸出端對外部負載的特性表現,這些特性直接關系到晶體管在各種電路中的應用效果和性能。晶體管的輸出特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輸入信號、電源電壓、溫度以及
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的區別
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是兩種常見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類型,它們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以下將從結構、工作原理、性能特點、應用場景等方面詳細闡述NMOS晶體管
CMOS晶體管和MOSFET晶體管的區別
CMOS晶體管和MOSFET晶體管在電子領域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它們在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以下是對兩者區別的詳細闡述。
晶體管處于放大狀態的條件是什么
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中。它具有三個主要的引腳:基極(B)、發射極(E)和集電極(C)。晶體管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控制基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來控制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晶體管
芯片晶體管的深度和寬度有關系嗎
一、引言 有關系。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芯片晶體管作為電子設備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優化和制造技術的提升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晶體管的眾多設計參數中,深度和寬度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它們不僅
芯片中的晶體管是怎么工作的
晶體管是現代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組件,它們是構建集成電路(IC)和微處理器的基礎。晶體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特性,以及如何通過控制電流來實現開關功能。 歷史背景 晶體管的發明可以追溯到
什么是NPN晶體管?NPN晶體管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NPN晶體管是最常用的雙極結型晶體管,通過將P型半導體夾在兩個N型半導體之間而構成。 NPN 晶體管具有三個端子:集電極、發射極和基極。 NPN晶體管的行為類似于兩個背對背連接的PN

PNP晶體管符號和結構 晶體管測試儀電路圖
PNP晶體管是一種雙極性晶體管,用于電子電路中放大、開關和控制電流的器件。與NPN晶體管相對應,PNP晶體管的結構特點在于其三個不同的半導體區域:正極(P型)、負極(N型)、正極(P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