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地醫院、市民對口罩的需求飆漲,口罩成為極度稀缺商品:“有錢難買、一罩難求”。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防控一線的醫療防護物資短缺仍然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口罩緊缺
據工信部統計,中國具備一天生產2000多萬只口罩的產能。2月5日,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表示,全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480萬只,產能利用率67%,N95口罩11.6萬只,其他醫用口罩998萬只。并再次重申,疫情過后富余產量,只要符合標準,國家將收儲。
那么現在口罩到底有多大缺口?先看看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1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開新聞發布會,武漢市長周先旺表示,還有900萬人留在武漢城里。
僅以武漢900萬人口為例來計算,每人每天只用一個,口罩日消耗量就在900萬個。如果嚴格按照普通醫用口罩使用時間2小時左右,N95口罩使用4小時左右來算,武漢市所需口罩就在日均2000萬以上。擴大到整個湖北省及全國14億人口,口罩需求量更是巨大。國內產能與突發疫情下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缺口。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0日,我國在7天內共進口口罩5600多萬只。其中,1月30日當天口罩進口量超過2000萬只,來彌補當前的口罩缺口。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目前全球口罩均進入供應緊張階段。
面對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缺口比較大的情況,在全國有不少企業,各顯神通緊急做好物資保障,有些企業甚至玩起了“跨界生產”。部分電子企業也開始加入醫療保障產品生產轉化的隊伍中。
二、比亞迪由電子事業群負責生產口罩
2月8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生產口罩和消毒液,并預計2月17日前后量產出貨,至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只/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比亞迪中央研究院負責消毒液生產事宜,比亞迪電子事業群九部負責口罩生產。具體分工為,消毒液在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口罩在深圳寶龍工業園比亞迪第九事業部生產。
在生產資質方面,目前公司在積極籌備審批認證,政府也對緊缺物資開辟“綠色通道”。比亞迪表示,公司擁有專業的裝備研發和技術團隊,且擁有長期合作穩定的上游原料資源, 在原材料、生產技術準備方面有很大優勢,產品也會嚴格按照當前國家標準來生產。
三、富士康生產口罩主要先解決內部需求
富士康,大家都很熟悉,“造iphone的”。為了抓緊彌補口罩這一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缺口,富士康決定自己來生產口罩了!2月5日,富士康在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的口罩生產線順利實現了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
富士康口罩生產線現場 設備及口罩實現全自制 (來源:富士康官方賬號)
在生產口罩上,富士康的優勢很多,比如說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而且在原材料、設備制造上的全產業鏈富士康也有不少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醫用口罩的生產供應。據富士康的消息,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只。
四、上海電氣力爭2月20日前交付10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
2月6日下午,上海電氣集團與上海三槍集團簽署了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制造合作協議,力爭在2月20日前交付10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
在上海電氣入主后,鋰電池制造設備商“贏合科技 ”憑借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能力以及新工藝開發個性化定制優勢,迅速組建研發團隊,一周內完成了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的研發,全力組織設備生產,調動700余名企業安裝調試人員加急投入到設備組裝和調試工作中。贏合科技發布的信息顯示,其已緊急開發生產醫療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并與振德醫療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開發KN95口罩(M95)全自動生產線。贏合科技已初步與深圳市政府達成了第一批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的供應協議,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臺設備的交付。
此次10條生產線,計劃2月15日先期交付4條,2月20日再交付6條。每條生產線具備每分鐘110副的生產能力,可實現24小時自動化不間斷生產,除去設備稼動率,每天可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耳帶式外科口罩10-12萬副。
此前,贏合科技已接到100臺平面口罩全自動生產線設備供應訂單,并將優先捐贈20臺設備全力馳援疫區。
五、和碩將進軍口罩生產
一直從事蘋果iPhone和PC產品代工的和碩也要進軍口罩生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此表示,從技術面來講,和碩要投入一般口罩與醫療級口罩的生產并不難,因和碩集團擁有高度自動化制造線的自制能力與二級醫療器材的研發、生產經驗,可以在高度監理過程指揮自動化生產設備,在過程中100%不由人手接觸而完成醫療級口罩制作。
除了技術層面,還有需求上的考慮,童子賢表示和碩集團在產出高峰期全球十幾萬名員工對口罩有常態性的需求。而每年流感病毒盛行的冬季我們各地廠區也消費了大量口罩。童子賢表示和碩高層討論過是否購入物料自行生產口罩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最終決定,還在評估,要看口罩需求是不是一時熱度。
此外,近日網絡上流傳稱,由于口罩產能不足,OPPO和vivo組織員工和產能進行口罩生產。OPPO方面回應稱,確實調派了一批技術人員與工人,支援相關企業進行口罩生產。在有序恢復本企業生產經營的同時,OPPO希望能利用自身的經驗與能力,為疫情防控略盡綿力。
面對疫情,國家在緊急采取措施,有很多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也很多醫務人員正在防疫一線戰斗,在戰斗后方的我們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為他們加油鼓勁,我們要相信,光明總會來到。
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參考自富士康官網、日經亞洲評論、AI財經社等
一、口罩緊缺
據工信部統計,中國具備一天生產2000多萬只口罩的產能。2月5日,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副司長表示,全國口罩日產量已達到1480萬只,產能利用率67%,N95口罩11.6萬只,其他醫用口罩998萬只。并再次重申,疫情過后富余產量,只要符合標準,國家將收儲。
那么現在口罩到底有多大缺口?先看看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1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開新聞發布會,武漢市長周先旺表示,還有900萬人留在武漢城里。
僅以武漢900萬人口為例來計算,每人每天只用一個,口罩日消耗量就在900萬個。如果嚴格按照普通醫用口罩使用時間2小時左右,N95口罩使用4小時左右來算,武漢市所需口罩就在日均2000萬以上。擴大到整個湖北省及全國14億人口,口罩需求量更是巨大。國內產能與突發疫情下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缺口。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0日,我國在7天內共進口口罩5600多萬只。其中,1月30日當天口罩進口量超過2000萬只,來彌補當前的口罩缺口。但是,隨著疫情的發展,目前全球口罩均進入供應緊張階段。
面對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的缺口比較大的情況,在全國有不少企業,各顯神通緊急做好物資保障,有些企業甚至玩起了“跨界生產”。部分電子企業也開始加入醫療保障產品生產轉化的隊伍中。
二、比亞迪由電子事業群負責生產口罩
2月8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生產口罩和消毒液,并預計2月17日前后量產出貨,至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只/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比亞迪中央研究院負責消毒液生產事宜,比亞迪電子事業群九部負責口罩生產。具體分工為,消毒液在汕尾比亞迪實業有限公司生產、口罩在深圳寶龍工業園比亞迪第九事業部生產。
在生產資質方面,目前公司在積極籌備審批認證,政府也對緊缺物資開辟“綠色通道”。比亞迪表示,公司擁有專業的裝備研發和技術團隊,且擁有長期合作穩定的上游原料資源, 在原材料、生產技術準備方面有很大優勢,產品也會嚴格按照當前國家標準來生產。
三、富士康生產口罩主要先解決內部需求
富士康,大家都很熟悉,“造iphone的”。為了抓緊彌補口罩這一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缺口,富士康決定自己來生產口罩了!2月5日,富士康在集團龍華園區首次導入的口罩生產線順利實現了試產,目前正在申請產品資質認證中。
富士康口罩生產線現場 設備及口罩實現全自制 (來源:富士康官方賬號)
在生產口罩上,富士康的優勢很多,比如說生產管理、市場協同、技術輸出,而且在原材料、設備制造上的全產業鏈富士康也有不少經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醫用口罩的生產供應。據富士康的消息,相關產能預計在2月底可達到日產200萬只。
四、上海電氣力爭2月20日前交付10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
2月6日下午,上海電氣集團與上海三槍集團簽署了高速平面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制造合作協議,力爭在2月20日前交付10條口罩自動化生產線。
在上海電氣入主后,鋰電池制造設備商“贏合科技 ”憑借專業的自動化設備制造能力以及新工藝開發個性化定制優勢,迅速組建研發團隊,一周內完成了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的研發,全力組織設備生產,調動700余名企業安裝調試人員加急投入到設備組裝和調試工作中。贏合科技發布的信息顯示,其已緊急開發生產醫療平面醫用口罩全自動一體機,并與振德醫療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開發KN95口罩(M95)全自動生產線。贏合科技已初步與深圳市政府達成了第一批醫用口罩生產設備的供應協議,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100臺設備的交付。
此次10條生產線,計劃2月15日先期交付4條,2月20日再交付6條。每條生產線具備每分鐘110副的生產能力,可實現24小時自動化不間斷生產,除去設備稼動率,每天可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耳帶式外科口罩10-12萬副。
此前,贏合科技已接到100臺平面口罩全自動生產線設備供應訂單,并將優先捐贈20臺設備全力馳援疫區。
五、和碩將進軍口罩生產
一直從事蘋果iPhone和PC產品代工的和碩也要進軍口罩生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此表示,從技術面來講,和碩要投入一般口罩與醫療級口罩的生產并不難,因和碩集團擁有高度自動化制造線的自制能力與二級醫療器材的研發、生產經驗,可以在高度監理過程指揮自動化生產設備,在過程中100%不由人手接觸而完成醫療級口罩制作。
除了技術層面,還有需求上的考慮,童子賢表示和碩集團在產出高峰期全球十幾萬名員工對口罩有常態性的需求。而每年流感病毒盛行的冬季我們各地廠區也消費了大量口罩。童子賢表示和碩高層討論過是否購入物料自行生產口罩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最終決定,還在評估,要看口罩需求是不是一時熱度。
此外,近日網絡上流傳稱,由于口罩產能不足,OPPO和vivo組織員工和產能進行口罩生產。OPPO方面回應稱,確實調派了一批技術人員與工人,支援相關企業進行口罩生產。在有序恢復本企業生產經營的同時,OPPO希望能利用自身的經驗與能力,為疫情防控略盡綿力。
面對疫情,國家在緊急采取措施,有很多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也很多醫務人員正在防疫一線戰斗,在戰斗后方的我們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為他們加油鼓勁,我們要相信,光明總會來到。
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參考自富士康官網、日經亞洲評論、AI財經社等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余承東領銜參與央視跨界對話
近日,鴻蒙智行與央視新聞宣布了一項重要合作,定于12月19日聯合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特別直播節目。此次直播活動將聚焦汽車行業,匯聚了來自多個重量級企業的領導人物,共同展開一場
光罩(Mask)的系統性講解
? ? ? 本文介紹了什么是光罩(Mask)。 光罩(Mask),也稱為掩膜版,是集成電路(IC)制造過程中核心且關鍵的元件之一。作為光刻技術的核心工具,光罩將設計好的電路圖案轉移到晶
電子天線罩測試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電子天線罩測試儀,如羅德與施瓦茨公司開發的R&S?QAR50,是一種高質量的汽車電子天線罩測試儀。以下是其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的詳細解
發表于 11-20 14:19
泡罩包裝機PLC數據采集到MES平臺的解決方案
行業背景 泡罩包裝機作為一種高效、穩定的自動化包裝設備,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電子、化工等行業,通過熱封或粘合等工藝將產品密封在塑料泡
恩智浦推出全新i.MX RT700跨界MCU系列
高度集成的全新i.MX RT700跨界MCU旨在顯著節省功耗,配備eIQ Neutron神經處理單(NPU),可在邊緣端提供高達172倍的AI加速。
生產單片機的公司有哪些?
在快速發展的電子科技領域,單片機(MCU)作為嵌入式系統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中國單片機產業蓬勃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單片機生產企業。這些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產品線
發表于 09-27 10:38
單相罩極式異步電動機的特點有哪些
單相罩極式異步電動機是一種常見的電動機類型,具有許多獨特的特點和優勢。以下是對單相罩極式異步電動機特點的分析: 結構簡單 單相罩極式異步電動機的結構相對簡單,主要由定子、轉子和
萬界星空科技低代碼云MES系統
云MES是一種基于云計算技術實現的制造執行系統(MES),其部署在云端服務器上,用戶通過網絡訪問使用。云MES的優點包括降低了企業的IT成本和維護成本,實現了跨地域、跨平臺、
為工業以太網和電機控制而生,先楫HPM6E00跨界MCU開始量產
半導體業界在幾年前提出了跨界MCU的概念,就是在保持傳統MCU高實時性和簡單易用的特點之上,在算力、圖像處理、通信速度,以及控制能力上進一步提升,以滿足市場對MCU性能增長的需求。正是因為MCU
萬界星空科技MES打造數字化生產車間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各生產型企業紛紛開始轉型之路,謀求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效益和價值提升,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質量、更短的交期來迎接同行競爭并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萬界星空科技智造平臺,以
訊維融合通信技術的跨界融合:開啟全新溝通模式
。 首先,訊維融合通信技術的跨界融合體現在對各種通信方式的統一。過去,企業或個人可能需要使用多種不同的通信工具來滿足不同的溝通需求,這不僅增加了溝通成本,還可能導致信息傳遞的混亂和延誤
訊維融合通信系統:智能通信技術的跨界融合與創新
的智能化和自動化。 在跨界融合方面,訊維融合通信系統展現出了極高的兼容性和拓展性。它能夠輕松接入不同的通信設備和平臺,實現跨平臺、跨地域的無縫通信。無論是
分布式運維管理平臺在跨地域企業中的部署與運維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拓展跨地域業務,形成多分支機構、多數據中心的運營模式。然而,這種跨地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