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后,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已在中國疫情防控中發揮作用,其中一些還是火速上線,以幫助遏制疫情蔓延。
例如智能識別技術,可以在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中快速識別疑似患者。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6日披露的信息,百度、商湯科技、中電11所、??低?/u>、深思考、云從科技等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賦能紅外熱像儀,大幅提高測溫效率和異常體溫者檢出的準確率,基本實現了公共場所無人值守的智能體溫檢測。
曠視科技提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思路,實現非接觸密集型人流人工智能輔助溫感解決方案。目前已部署于北京地鐵、海淀政務大廳等,應對返程高峰及重點區域疫情防控。
在CT影像快速診斷方面,北京推想科技與武漢同濟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合作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別版,可對檢出的病灶進行測量、密度分析,支持患者前后片對照,提供量化數據對比結果,幫助醫生更快完成疑似患者診斷。目前,這一功能已至少在10家醫院上線。
北京安德醫智聯合解放軍總醫院,計劃在一個月內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工具,免費提供給全國各級醫院使用。
在疫情期間,阿里免費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開放一切人工智能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藥和疫苗研發的進程。
疫情防控中,智能機器人在多家醫院“上崗”,從而有效減少了交叉感染。上海鈦米機器人公司研發的智能消毒機器人已在武漢、上海等地醫院的隔離病房、ICU、手術室、發熱門診投入使用,可24小時不間斷工作,避免交叉感染,保障人員安全。
達闥科技與中國移動共同定制的5G測溫巡查機器人已經發往武漢同濟天佑醫院和上海第六人民醫院。5G測溫機器人通過紅外測溫儀等傳感器探測人體體溫,一旦發現異常,會及時發出警報。
大數據能夠追蹤疫情的“腳步”。曠視科技、云從科技、云天勵飛、騰訊、科大訊飛、搜狗、浪潮集團、第四范式、京東城市等公司利用大數據挖掘分析人員軌跡數據,通過多維度的分析和模擬,構建高維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感染風險。
科大訊飛向湖北省中小學免費提供智慧空中課堂,即線上直播教學系統。2月2日,上課學校數175所,當日總聽課學生人數達22萬人,最大同時在線人數10萬人。
-
人像識別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883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7瀏覽量
249120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59瀏覽量
1401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訓AI 基礎入門學習課程參考2025版(大模型篇)
中科曙光亮相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
智慧路燈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