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的GTC大會可能是NVIDIA正式揭曉新一代GPU架構的窗口時間。本周,名為KittyCorgi的爆料新人公布了不少Ampere(安培)核心的技術資料,雖說真實性還有待作證,但也不妨先瞧一瞧。
依據這份爆料,Ampere GPU核心面積高達826mm2,如果基于7nm打造的話,晶體管規模將相當恐怖。
具體到內部,對應RTX 3080 Ti的“GA103”核心分為6組GPC單元,每組GPC擁有10個SM單元,一共是60個SM單元,3840個CUDA(若是一個SM單元增加到128個CUDA,那就是7680,基于核心面積,后者可能性倒是更大),顯存位寬320bit。此前,RTX 2080 Ti的TU102是72個SM單元,有效68個,總計4608個CUDA。

對應RTX 3080的“GA104”核心同樣是6組GPC,每組GPC削減為8個SM單元,一共是48個SM,3072或6144個CUDA,256bit顯存位寬,都支持PCIe 4.0。
回到SM單元內部,INT32單元不變,FP32規模翻倍,Tensor Core翻倍,L1增大,光追單元升級為RT Core Advanced。

期待老黃盡快揭曉Ampere、Hopper……
責任編輯:wv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晶體管,FET和IC,FET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源極接地放大電路的設計,源極跟隨器電路設計,FET低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與制作,柵極接地放大電路的設計,電流反饋型OP放大器的設計與制作,進晶體管
發表于 04-14 17:24
如何測試晶體管的性能 晶體管是電子電路中的基本組件,其性能測試對于確保電路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以下是測試晶體管性能的一些基本步驟和方法: 1. 外觀檢查 外觀檢查 :檢查
發表于 12-03 09:52
?915次閱讀
無線電技術是現代通信的基石,它依賴于無線電波的傳輸來實現信息的遠距離傳遞。在這一領域中,高頻晶體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高頻晶體管的工作原理 高頻晶體管,通常指的是能夠在較高頻率下工
發表于 12-03 09:44
?710次閱讀
晶體管與場效應管的區別 工作原理 : 晶體管 :晶體管(BJT)基于雙極型晶體管的原理,即通過控制基極電流來控制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
發表于 12-03 09:42
?717次閱讀
雪崩晶體管(Avalanche Transistor)是一種具有特殊工作特性的晶體管,其核心在于其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展現出雪崩倍增效應。以下是對雪崩晶
發表于 09-23 18:03
?1680次閱讀
晶體管作為電子電路中的核心元件,其基本工作模式對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應用至關重要。晶體管的工作模式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放大模式和開關模式。這兩種模式基于晶體管內部PN結的特性,通過控制輸
發表于 09-13 16:40
?1569次閱讀
CMOS晶體管尺寸規則是一個復雜且關鍵的設計領域,它涉及到多個方面的考量,包括晶體管的性能、功耗、面積利用率以及制造工藝等。以下將從CMOS晶體管
發表于 09-13 14:10
?3724次閱讀
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是兩種常見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OSFET)類型,它們在多個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以下將從結構、工作原理、性能特點、應用場景等方面詳細闡述NMOS晶體管
發表于 09-13 14:10
?6871次閱讀
CMOS晶體管和MOSFET晶體管在電子領域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它們在結構、工作原理和應用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以下是對兩者區別的詳細闡述。
發表于 09-13 14:09
?3308次閱讀
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電子設備中。它具有三個主要的引腳:基極(B)、發射極(E)和集電極(C)。晶體管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控制基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來控制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流。晶
發表于 07-18 18:15
?2351次閱讀
一、引言 有關系。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芯片晶體管作為電子設備的核心元件,其性能的優化和制造技術的提升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晶體管的眾多設計參數中,深度和寬度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因
發表于 07-18 17:23
?1103次閱讀
晶體管是一種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電子電路中。晶體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導體材料的導電特性,通過控制基極電流來調節集電極電流,從而實現放大、開關等功能。晶體管的電流關系是其
發表于 07-09 18:22
?2373次閱讀
PNP晶體管是一種雙極性晶體管,用于電子電路中放大、開關和控制電流的器件。與NPN晶體管相對應,PNP晶體管的結構特點在于其三個不同的半導體
發表于 07-01 17:45
?4260次閱讀
堅實的基礎,更為后來的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乃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本文將詳細探討晶體管的分類及其作用,以期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發表于 05-22 15:17
?1624次閱讀
,推理能力提升 15 倍
GB200由兩個B200Blackwell GPU和一個基于Arm的Grace CPU組成,采用[臺積電]4納米工藝制程,共有2080億個[晶體管],其AI性能為每秒20
發表于 05-13 17: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