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會好奇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手機的屏幕幾乎都普及了OLED屏,但是顯示器卻幾乎沒見到OLED呢?首先想回答的是,OLED顯示器市面上是有的,只不過也只有極少數高端昂貴的型號,至于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我們就要看看現在全球主要的OLED面板生產廠家的布局都是怎么樣的。
開頭我不想賣關子,在我查閱的眾多資料中,都顯示了全球的OLED面板大廠都在積極布署小尺寸或大尺寸的面板,至于像顯示器這樣的中等尺寸似乎都還沒有廠商在主力布署OLED屏。現在結論你已經知道了,下面我們來講講各家廠商在布局上有什么不同。
三星:OLED市場份額仍為全球第一 但受國產廠商沖擊很大
在OLED屏生產廠商中,最被我們消費者熟知,同時也是目前OLED面板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廠商,三星在OLED方面主要有A1-A3三條產線,L6-L8生產液晶面板,L6主要生產IT產品商用面板,L7/L8生產電視面板。
雖然OLED和LCD產線都有,但目前三星明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小尺寸OLED上。其中L7產線計劃出售部分液晶生產設備,并改建為生產OLED面板。前兩年三星決定投資3.25億美元提升A3產線柔性OLED生產線產能,以應對日益增長的OLED面板需求。
另外,三星計劃打造第六代可撓式OLED面板的生產基地,名為“A5”廠,工廠位置在韓國天安(Cheonan)和牙山(Asan),將是全球最大OLED面板廠。在近期三星也在布局大尺寸OLED屏來進軍電視領域。
LGD:主要集中在大尺寸電視OLED面板
LGD是全球唯一能夠大規模量產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企業,而LGD的OLED產線則主要集中在大尺寸面板和小尺寸面板中,其中在廣州建設的8.5代OLED生產線在2019年8月正式投產了,還計劃2021年讓位于韓國的10.5G OLED產線開始量產,并且還會加強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領域部署的計劃。
可見LGD的OLED面板主攻電視的大尺寸,小尺寸面板也在積極布署中,從頭到尾都沒有見到說投產顯示器這種的中等尺寸。
京東方:OLED發展迅猛 拿下蘋果大訂單
而京東方近幾年的注意力也更多地集中在小尺寸OLED中,2017年和2019年分別在成都和綿陽投產了6代柔性AMOLED產線,綿陽的產線還量產了首款6.47英寸水滴曲面柔性屏。而且就在幾天前,京東方還拿下了蘋果的大訂單:從2021年開始,京東方將為蘋果提供4500萬塊手機OLED屏幕。
這份合同將讓京東方超越LGD,成為iPhone的第二大供應商,雖然三星依舊為蘋果供應大部分的OLED面板,但數量會從2.3億塊,大幅縮減到1.5億塊。
其他國產面板廠商:積極布署OLED產線 努力爭取市場份額
跟據IHS Markit的數據,2018 年Q3,三星在小尺寸的柔性 OLED 面板市場中,占有率達到了 94.2%,幾近壟斷。
而由于這幾年國產廠商都在積極布局OLED產線,從2015年起,京東方、深天馬等廠商相繼宣布投建第6代AMOLED生產線,至2017年中旬,全球在建及規劃建設柔性AMOLED生產線達18條,有11條屬于中國企業。
根據IHS預測,到2020年,三星的OLED面板市場占有率將從95%快速下滑到52%;而第二名京東方將達15%市占率;韓國的LGD則以11%位居第三;深天馬及華星光電則以5-6%分居第4、第5。
在這個表格當中,華星光電的T4項目于2016年上馬,以小尺寸AMOLED為主,而T7項目,主要以大尺寸OLED,包括超高分辨率8K顯示設備,并且將會應用噴墨印刷的OLED制造技術,后面應該會根據市場需求繼續追加投資,增大OLED的產能,而且TCL在19年德國電子展上展出了Mini LED顯示技術的電視,說明華星光電在新技術的布局方面也非常的積極。
表格里沒有提到的維信諾是國內最早涉及OLED領域的企業,對于維信諾的技術路線,根據原維信諾總經理介紹,在中小尺寸方面,采用“LTPS+FMM+像素/外部補償”的方式,而在大尺寸當面,則采用 “Oxide+world/CF+外部補償”的方式。去年中興天機Axon 10 Pro還有小米CC9 Pro的那塊兒曲面屏就是由維信諾提供的。
和輝光電AMOLED生產線項目主要產品包括:4.5“、4.7”、5.6中小尺寸顯示屏及模組,二期項目總投資272.78億元,總用地約687畝,產品包括1至13英寸的中小尺寸顯示屏及模組(部分柔性)。
信利則主要生產10.4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產品,主要應用在車載電子、醫療電子、軍工電子和精密儀器產品中。
那么國內剩下的一些低端的AMOLED產能,除了被入門級手機、山寨機、非主流品牌手機消耗掉一部分外,也進入了維修換屏市場。
從高端OLED電視推理到高端OLED顯示器
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尺寸OLED電視的情況,據奧維睿沃數據,2018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240萬臺,同比增長69.4%,但全球OLED TV滲透率僅為1.1%。
在我們上面提到的眾多面板廠商中,有不少也在做大尺寸的電視OLED面板,投入這么狠,在消費者中宣傳力度這么大,但全球OLED TV滲透率也僅僅只有1.1%,畢竟OLED電視的定位都是昂貴的高端產品,可以理解。那么可想而知,其他更不受人關注的領域比如PC端顯示器,滲透率就更是低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據奧維睿沃數據,2018年全球OLED電視出貨240萬臺,同比增長69.4%,而IHSMarket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在20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中,OLED電視的滲透率在日本達59%,北美占44%,歐洲占45%。
概括起來就是OLED雖然在大尺寸產品中整體的滲透率還很低,但是在高端電視市場中的滲透率很高,有一半是OLED的電視,而且增長速度很快。
未來會有更多的OLED顯示器嗎?
我認為答案是一定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在2020年全球OLED產值規模將達500億美元左右,在2025年全球OLED產值規模將增長至一個頂峰,達到580億美元。
而我們目前看到OLED上有很多新的屏幕技術出現,比如柔性屏曲面屏、88寸超大尺寸、8K超高分辨率屏等,說明在整體產能和高端技術上都是在進步的,所以等未來OLED的產能擴大到一定程度,有更多的產能可以下沉到更多顯示屏領域時,PC端顯示器肯定會是其中一員。
從目前的PC端顯示器來看,這幾年發展最迅猛的就是電競屏了:高刷新率、超寬屏、更大的尺寸,還有更高的分辨率。我認為未來肯定會在面板類型上更進一步,就目前來看,相比TN屏,顯示效果更好的IPS屏越來越多,那么在未來,OLED顯示器肯定也會越來越多,價格也會更加親民,這只是時間的問題。
雖然OLED屏還有不少缺點 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
OLED屏顯示效果的優秀是公認的。OLED屏色域高、對比度高,響應速度快,顯示效果無疑是更加優秀的,還可以息屏顯示當作時鐘或者畫框,還有可折疊可彎曲的新奇特性。
在使用場景上,將OLED用在顯示器上,屏幕尺寸比手機更大,觀影體驗肯定會更好;在打游戲時,更快的響應速度可以帶來更高的刷新率和更少的拖影;而在專業的設計和影視制作中,更高的色域可以顯示更豐富的色彩空間等等。
這在筆記本或者顯示器也有應用,不過都集中在極少數的高端產品中,比如售價39999元的華碩ProArt系列的MB16AHP就采用了一塊4K分辨率的OLED屏,除了色彩表現優秀之外,還支持多種HDR格式,以及0.1ms的快速響應時間,自帶的ASUS ProArt校準技術可以提供色彩精準度微調和均勻度補償。
OLED屏優秀是優秀,但也有一些缺點還需要克服的,比如燒屏,特別是如果用來做顯示器,一個圖標長時間出現在同一位置,可能會加劇燒屏風險。還有PWM調光,OLED屏在低亮度會采用低頻的PWM調光,有些人眼睛比較敏感的可能會比較難受,不過現在有很多廠商推出DC調光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只不過解決效果也是因廠商而異。還有就是成本了,這點前面已經說到了,等未來產能增大,成本也會被平攤得更低。
總結:OLED屏在快速發展 希望國產廠商們繼續努力
最后聊一下國產廠商的OLED發展,像前面說的那樣,這幾年國產廠商已經在加大力度投入OLED產線,而京東方也拿下了蘋果4500萬塊屏幕的大訂單。要知道,在這之前,國產OLED屏在普通消費者中的口碑還是比較一般的,這次京東方可以說是為國產屏幕們爭了一口氣。希望國產廠商們繼續努力,被更多消費者所認可。
責任編輯:wv
-
顯示器
+關注
關注
21文章
5054瀏覽量
141230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56瀏覽量
226771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5瀏覽量
182034 -
LGD
+關注
關注
1文章
210瀏覽量
294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一顆芯片搞定市面上所有充電器的兼容性問題

Techwiz OLED應用:透明顯示

Alienware發布27英寸4K QD-OLED游戲顯示器,競技新體驗
市面上兼容性最好、性價比最高的取電芯片是哪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