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分布范圍分類
1)廣域網(WAN)。
廣域網的任務是提供長距離通信。運送主機所發送的數據,其覆蓋范圍通常為幾十到幾千千米的區域,因而有時也稱為遠程網。廣域網是因特網的核心部分。連續廣域網的各結點交換機的鏈路一般都是高速鏈路,具有較大的通信容量。
2)城域網(MAN)。
城域網的覆蓋范圍可以跨越幾個街區甚至整個城市。覆蓋范圍約為5~50KM。城域網大多采用以太網技術,因而有時也常 并入局域網的范圍進行討論。
3)局域網(LAN)。
局域網一般用微機或工作站通過高速線路相連,覆蓋范圍較小,一般是指幾十米到幾千米的區域。局域網在計算機配置的數量上沒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兩臺,多的可達幾百臺。傳統上,局域網使用廣播技術,而廣域網則使用交換技術。
4)個人區域網(PAN)。
個人區域網是在個人工作的地方將消費電子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絡,也常稱為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其范圍大約在10m.
注意:若中央處理器之間的距離非常近(如僅1m的數量級或甚至更小),則一般就稱為多處理器系統,而不成為計算機網絡。
2.按傳輸技術分類
1)廣播式網絡
所有聯網計算機都共享一個公共通信信道。當一臺計算機利用共享通信信道發送報文分組時, 所有其他的計算機都會“收聽”到這個分組。接受到該分組的計算機將通過檢查目的地址來決定是否接受該分組。
局域網基本上都采用廣播式通信技術,廣域網中的無線、衛星通信網絡也采用廣播式通信技術。
2)點對點網絡
每條物理線路連接一對計算機。如果通信的兩臺主機之間沒有直接連接的線路,那它們之間的分組傳輸就要通過中間結點的接受、存儲和轉發,直至目的結點。
是否采用分組存儲轉發和路由器選擇機制是點對點網絡和廣播式網絡的重要區別。廣域網基本都屬于點對點網絡。
3.按拓撲結構分類
網絡拓撲結構是通過網中結點(路由器、主機等)與通信線路(網線)之間的幾何關系(如總線形、環形)表示的網絡結構,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
按網絡的拓撲結構,主要分為星形、總線形、環形和網狀形網絡等。 星形、總線和環形網絡用于局域網,網狀形網絡多用于廣域網。
1)星形網絡。
每個終端或計算機都以單獨的線路與中央設備相連。中央設備早期是計算機,現在一般是交換機或路由器。星形網絡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因為端用戶之間的通信必須經過中央設備。缺點是成本高、中央結點對故障敏感。
2)總線形網絡
用單根傳輸線把計算機連接起來。總線形網絡的優點是建網容易、增減結點方便、節省線路。缺點是重負載時,通信效率不高,總線任一處對故障敏感。
3)環形網絡
所有計算機接口設備連接成一個環。環形網絡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令牌環局域網。環可以是單環,也可以是雙環,環中信號是單向傳輸的。
4)網狀形網絡
一般情況下,每個結點至少有兩條路徑與其他結點相連,多用在廣域網中。有規則型和非規則型兩種。其優點是可靠性高,缺點是控制復雜、線路成本高。
以上四種基本的網絡拓撲結構可以互聯組織成為更復雜的網絡。
4.按使用者分類
1)公用網
它是指電信公司出資建造的大型網絡。“公用”的意思就是所有愿意按電信公司的規定交納費用的人都可以使用這種網絡,因此也可以成為公眾網。
2)專用網
它是某個部門為本單位的特殊業務的需要而建造的網絡。這種網絡不向本單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務。例如鐵路、電力、軍隊等部門的專用網。
5.按交換技術分類
交換技術是指主機之間、通信設備之間或主機與通信設備之間為交換信息所采用的數據格式和交換裝置的方式。
1)電路交換網絡
在源結點和目的結點之間建立一條專用的通道用于傳送數據,包括建立連接、傳輸數據和斷開連接三個階段。最典型的電路交換網是傳統電話網絡。
該類網絡的主要特點是整個報文的比特流連續地從原點直至終點,好像在一個管道中傳送。
優點是數據直接傳送,延遲小。
缺點是線路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線路容量、不便于進行差錯控制。
2)報文交換網絡
將用戶數據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驗碼等輔助信息,然后封裝成報文。整個報文傳送到相鄰結點,全部存儲下來后,再轉發給下一個結點,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到達目的結點。每個報文可以單獨選擇到達目的結點的路徑。
報文交換網絡也稱為存儲-轉發網絡,主要特點是整個報文先傳送到相鄰結點,全部存儲下來后查找轉發表,轉發到下一個結點,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到達目的結點,每個報文可以單獨選擇到達的目的結點的路徑。
報文交換網絡也稱為存儲-轉發網絡,主要特點是整個報文先傳送到相鄰結點,全部存儲下來后查找轉發表,轉發到下一個結點。
優點是可以較為充分地利用線路容量;
可以實現不同鏈路之間不同數據率的轉換;
可以實現格式轉換;
可以實現一對多,多對多的訪問;
可以實現差錯控制。
其缺點是增加了資源開銷(如輔助信息導致處理時間和存儲資源的開銷);
增加緩沖延遲;
額外的控制機制來保證多個報文的順序不會亂序;
緩沖區難以管理,因為報文的大小不確定,接受方在接受報文之前不能預知報文的大小。
3)分組交換網絡,也稱為包交換網絡。
其原理是將數據分為較短的固定長度的數據塊,在每個數據塊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輔助信息組成分組(包),以存儲-轉發方式傳輸。
其主要特點是單個分組(這只是整個報文的一部分)傳送到相鄰結點,存儲下來后查找轉發表,轉發到下一個結點。除了具備報文交換網絡的優點外,分組交換網絡還具有自身的優點:
緩沖區易于管理;
包的平均延遲更小,網絡中占用的平均緩沖區更小;
更易于標準化;
更適合應用。
現在的主流網絡基本都可以看成是分組交換網絡。
6.按傳輸介質分類
傳輸介質可以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故可以分為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有線網絡又可以分為雙絞線網絡,同軸電纜網絡等。無線網絡又可以分為藍牙、微波、無線電等類型。
-
計算機網絡
+關注
關注
3文章
341瀏覽量
22269 -
廣域網
+關注
關注
1文章
247瀏覽量
218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