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目前正推進重返月球和火星的項目,其中月球計劃名為Artemis,新一代火星車已正式定名為“毅力號”。
NASA原計劃2028年重新實現載人登月,但白宮方面處于政治考量,將時間提前到了2024年,以配合特朗普可能的第二個總統任期。
取而代之的是,2028年將是美國建立月球基地的時間。
不過,NASA載人探索負責人Doug Loverro日前表示,月球基地需要至少推遲1年或者更久,以便重新審視計劃的花費和技術挑戰。
早先的設計是,拆分成三部分的登月器在中繼站(Gateway)內完成組裝,可目前用于Gateway的太陽能動力模組趕不上發射日程。
Loverro認為,放緩節奏可控制經費,同時吸引外部伙伴加入。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NASA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0瀏覽量
313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3000次循環鋰電系統:高軌衛星實現15年超長壽命的秘訣
重量435kg,占飛艇總重的35%,存在重量龐大、效率低下等問題,但為后續儲能電池在航空領域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 到了1973年,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開始對液流電池進行研究,用于月球

廣汽集團參與中國載人月球車研發
2月12日,元宵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宣布,經公開征集評選,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登月服和載人月球車名稱已經確定,登月服命名為“望宇”,載人月球車命名為“探索”。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正在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空間技
三星電子1c nm內存開發良率里程碑推遲
據韓媒報道,三星電子已將其1c nm DRAM內存開發的良率里程碑時間推遲了半年。原本,三星計劃在2024年底將1c nm制程DRAM的良率提升至70%,以達到結束開發工作、順利進入量
VIAVI助力NASA木衛二快船任務
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卓越貢獻,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關鍵太空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木衛二快船任務是NASA旨在探索木衛二(歐羅巴)這一神秘衛星的重要計劃。作為任務的關鍵組成部分,木衛二測繪成像光譜儀(MISE)承擔著對木衛二進行高精度測繪和光譜分析的重任。而VIAVI憑借其數十年來
日本民企i太空公司計劃2025年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
日本民間企業“i太空公司”(ispace)近日宣布了一項新的太空探索計劃,該公司將于2025年1月中旬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旨在挑戰在月球的冷海區域進行著陸。 這一決定是在該公司2023
鎧俠新廠房竣工,投產推遲至2025年
日本半導體存儲器企業鎧俠控股(原名東芝存儲器)近期在北上工廠隆重舉行了第二廠房大樓的竣工儀式。然而,由于公司業績的惡化,新廠房的投產時間不得不從原定計劃推遲了一年零九個月,預計將在2025年9月正式投產。
長安汽車:泰國新能源基地預計2025年一季度投產
海外市場的拓展,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公司還透露了正在積極研究在中南美及歐洲地區建立生產基地的可行性,進一步彰顯其全球擴張的雄心。
比亞迪:并沒有推遲在墨西哥建廠決定
9月4日最新消息,針對彭博社此前關于比亞迪將墨西哥建廠計劃推遲至美國大選后的報道,比亞迪官方迅速作出澄清。北京時間9月3日晚間消息傳出后,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親自向彭博社發表聲明,明確指出公司并未推遲在墨西哥建立生產基地的決策。
全球首個月球專業大模型發布
在探索宇宙奧秘的征途中,中國科研力量再次邁出堅實步伐。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攜手阿里云,共同推出了全球首個“月球科學多模態專業大模型”,這一創新成果標志著月球科學研究邁入智能化新紀元。
NASA已經啟動Psyche的電動霍爾推進器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啟動了Psyche的電動霍爾推進器,這是一艘正在緩慢駛向嵌入火星外主小行星帶的富含金屬的小行星的航天器。該機構表示,Psyche在2023年10月13日用
日本JAXA停止月球探測器SLIM通信恢復嘗試
5 月 28 日,據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聲明,放棄對 1 月份登月的月球探測器 SLIM 的通訊修復嘗試。
馬斯克:人類將在10年內登上火星,5年內重返月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SpaceX已簽訂價值近30億美元(當前約合217.5億元人民幣)的合作協議,以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作為登月任務的月球著陸器,將阿爾忒彌斯宇航員送往月球。
波音星際客機因火箭閥門故障再次推遲試飛
NASA剛剛發布公告稱,因“宇宙神-5”火箭閥門故障導致波音 Starliner 試飛計劃延后,新目標為不遲于 6 月 1 日進行試飛。
NASA將再次推遲星際客船首次載人飛行計劃
NASA 于 5 月 22 日確認,受工程師對 Starliner 推進系統氦氣泄露問題的深入研究所需額外時間影響,原定于 5 月 25 日的首個載人飛行任務再度被推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