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3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在3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應對疫情對投資運行的影響,我們將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補短板等重點領域,選準投資項目,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
“具體來說,就是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強脫貧攻堅、交通能源、重大水利、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市政設施、社會民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補短板領域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更加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積極加碼新基建,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已建設開通超8萬個5G基站,中國電信已累計開通7.4萬個5G基站。中國聯通累計開通約6.6萬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6瀏覽量
7180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我國5G建設提前達標,加速邁向5.5G時代
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意味著5G網絡在我國已全面覆蓋,還表明其已深度融入政府機關、旅游景點及主要交通線路等關鍵區域,并逐步向偏遠鄉村地區擴展,助力消除城鄉數字鴻溝。5G
騏俊物聯推出全新的4G/5G MiFi解決方案
/5G MiFi解決方案,旨在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穩定的無線網絡體驗。 隨著政府對“互聯網+”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
OREX SAI公司布局海外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OREX SAI公司,由日本NTT DoCoMo與NEC共同出資成立,近日宣布了一項重要戰略決策——將在海外建設通信基礎設施。據悉,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度內于柬埔寨展開正式的通信驗證,為推進高速通信標準“
華為助力非洲5G產業加速發展
以“5G點亮數字非洲”為主題的非洲5G先鋒圓桌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隆重召開,匯聚了行業領袖、政府監管機構、全球與區域主流運營商等,共同探討了5G產業的趨勢和生態系統
我國5G發展成就顯著,面臨挑戰與對策
主要指標完成情況》數據,我國5G建設成果斐然。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國5G基站總數已突破400萬大關,達到404.2萬個,超前完
我國5G基站突破400萬個
我國5G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截至8月末,全國5G基站總數已突破400萬大關,達到404.2萬個,這一數字占據了移動基站總數的32.1%,標志著我國
Sam Altman的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加速推進
Altman正密鑼緊鼓地籌備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與資金,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這一計劃的輪廓日益清晰,預示著AI時代的新篇章即將開啟。
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日益完善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推動行業持續前進的關鍵力量。近日,國家能源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為我們揭示了上半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顯著成就與未來展望,展現了一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固件版本固件版本5G_DTU master 1.2.5 當地5G網絡夜里會關閉, 設置lte?nr 或者nul?nr,夜里自動跳轉4G 網絡
發表于 06-04 06:25
愛立信連續四年獲評5G網絡基礎設施市場領導者
在近日發布的2024年Frost Radar? 5G網絡基礎設施市場分析報告中,全球通信技術巨頭愛立信連續第四年被評為該領域的領導者。這一殊榮不僅體現了愛立信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洞察力和快速響應能力,更是對其深厚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的
愛立信連續第四年名列Frost Radar? 5G網絡基礎設施市場榜首
近日,愛立信連續第四年在《Frost Radar?:2024年5G網絡基礎設施市場》分析報告中被評為領導者,彰顯了愛立信滿足運營商(CSP)不斷變化需求戰略帶來的影響力。
工信部強化5G-A技術突破 推進5G-A網絡建設
工信部強化5G-A技術突破 推進5G-A網絡建設 昨天,在2024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
山東5G基站突破20萬個,驅動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在此基礎之上,山東正逐步加大部署力度,計劃于2023年內使全省所有城市達到千兆城市的標準,并在明年底前承辦7萬個5G基站的建設與開通工作,使得總數突破27萬個,進一步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網絡
高通推出面向5G基礎設施的智能計算解決方案
開放式、虛擬化無線接入網絡(開放式vRAN)正迎來商用設計和部署的強勁發展勢頭,智能計算創新和AI對5G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也在快速增加。作為通信和AI技術的領軍企業,高通技術公司一直處于行業前沿推動現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