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疫情期間,醫院在抗疫工作中更多地使用了 5G 遠程 CT、遠程會診、5G 機器人等,在減少接觸的情況下,更好地照顧了數量猛增的病人,減少了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以及醫生護士工作壓力過大等問題。
在 5G 智慧醫療帶來初步價值的同時,全球疫情依然在肆虐,人們產生疑問:千呼萬喚的 5G 醫療真的來了?相關技術及應用是否成熟?如今 5G 醫療是否到了快速復制階段?
在最近舉行的“5G+,Better World Summit”在線全球峰會上,互聯網醫療系統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博士研究生導師趙杰詳細介紹鄭大一附院 5G 醫療發展現狀和規劃。該醫院是中國 5G 醫療的排頭兵。
5G 醫療探索:鄭大一附院表現亮眼
早在 2018 年 5G 標準還未凍結之時,國家遠程醫療中心聯合華為、國內各級醫療機構布局 5G+醫療研究。當時,鄭大一附院是首批入選 5G+醫療研究單位。
在剛剛過去的疫情期間,趙杰介紹,為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國家遠程醫療中心與產業各方,僅用 82 小時,就完成河南省 18 個地市、108 個縣的 147 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隔離病區與鄭大一附院 5G 隔離病區的遠程會商系統建設。
依靠建成的 5G 遠程會商系統,防疫專家得以開展遠程查房業務超過 200 次,開展業務超過 2000 例,開展遠程教育培訓 50000 人次。這種防疫效率的提升,在以前無法想象的。
該系統的實現得益于 5G 網絡的建設。鄭大一附院很早就意識到 5G 醫療專網具有的大帶寬、低時延等特性,可擔重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G 網絡的切片行業化、安全隔離、運維智能化等特性應用于隔離病區,能有效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該院進行的實際網絡測試結果也表明,5G SA 醫療專網下行速率超千兆,上行速率達到 180Mbps,上行速率較 NSA 提升 50%以上。5G SA 醫療專網院內用戶平均時延 8ms,省內跨區用戶平均時延 14ms,更好滿足不同醫療場景的網絡差異化需求。
再好的技術,也需要分場景精準使用起來。趙杰介紹,鄭大一附院在 5G 醫療探索中,開設了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AI 輔助影像診斷、遠程手術指導、5G 查房機器人、急救指揮中心 /5G 急救車五大 5G 場景應用。目前這五大場景均取得不錯發展。
從 5G 醫療窺探 5G 2B 趨勢
從鄭大一附院 5G 醫療發展,我們可以看到 5G 2B(面向行業市場)發展三大趨勢。
首先,5G 商業成功已具備條件。在技術方面,5G SA、超級上行等技術已走向成熟;在生態方面,多個廠商 5G 工業模組發布,5G CPE、5G 攝像頭、5G 機器人等大量終端已開始商業;在商業模式方面,各行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 5G 商業模式,確保產業各方都能獲利;5G 各領域應用不斷走向成熟,所以我們認為 5G 2B 大有可為。
其次,5G 技術使能千行百業。在基礎連接類需求場景,5G 專線、園區 5G 攝像頭回傳等技術已經大量應用。在大帶寬低時延類需求場景,5G 智慧礦山、智慧勘探、智慧港口、智慧農業等應用也是各地開花。可見,5G 2B 在各行業實現了“從 0 到 1”,正“從 1 到 N”快速復制。
最后,5G 抗擊疫情,提振經濟。在抗擊疫情方面,5G 不僅加速社會活動線下到線上轉移,減少接觸性感染,更可以通過遠程會診、遠程診斷實現疫情檢測效率提升。在提振經濟方面,5G 作為各國數字經濟的“牛鼻子”,可以激發行業數字化變革,帶動社會效率和產出提升,加速后疫情時期的經濟恢復。
結語:
釋放 5G 潛力,共建美好世界
今年中國的“新基建”,提出要大力發展七大 5G 示范應用。面向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 5G 智慧醫療系統建設是其中之一。
各方都在積極推進 5G 醫療發展。在中國已有超 200 家 5G 醫院,未來將超過上萬家。而鄭大一附院在該領域樹立標桿,釋放 5G 潛力。
從鄭大一附院看,5G 作為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之一,將與云、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AR/VR 等多種新技術融合創新,加速 5G 醫療發展。未來“虛擬醫生”、遠程醫院將成主流,一同共筑人類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tzh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901瀏覽量
5981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60瀏覽量
248575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4瀏覽量
5724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物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熱門5G路由器參數對比,華為智選Brovi 5G CPE 5 VS SUNCOMM SDX75
工業電機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5G網絡中,信令測試儀如何幫助提升用戶體驗?
5G專網賦能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國5G發展成就顯著
5G 時代下 IPv6 的關鍵支撐作用與發展前景

華為助力非洲5G產業加速發展
三元鋰電池行業發展趨勢
5G新一代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市場新機遇
媒體訪談 | 5G RedCap技術,開啟5G輕量化新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