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北京大學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孫偉研究員課題組及其合作者,探索了生物-碳納米管復合界面及大面積取向排列的調控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核酸引導的高性能碳納米管晶體管的制備》為題,在線發表于《科學》。
該課題組基于DNA模板的高性能碳納米管晶體管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具有實現基于生物模板的大規模電子器件的潛力,同時也可應用于未來的生物傳感器與驅動器。
Science官網論文截圖
生物自組裝結構具有精細的三維形貌,其關鍵結構參數小于光刻等傳統納米加工手段的分辨率極限。利用自組裝生物分子作為加工模板,可以實現金屬材料、碳基材料、氧化物材料的可控形貌合成。
然而,此前基于此的電學器件的性能往往遠落后于傳統方法制備的同類器件,且缺乏長程取向規整性,因而制約了生物模板在高性能器件中的應用。
針對這一高性能電子器件和生物分子自組裝的交叉領域的難題,研究團隊以組裝于脫氧核糖核酸(DNA)模板的平行碳納米管(CNT)陣列作為模型體系,研究界面生物分子組成對器件性能的影響,開發了一種基于固定-洗脫策略的界面工程方法,在不改變碳管排列的基礎上,有效去除界面處的金屬離子及生物分子等雜質。
經過界面工程,基于生物模板的碳管陣列晶體管顯示了良好的開態性能和快速的電流開關切換,展現出了高精準度生物模板在高性能晶體管領域的應用潛力。
通過優化DNA-CNT界面組成,構筑基于核酸模板的高性能晶體管
基于空間限域效應,研究團隊還發展了陣列取向排列的新方法,探討了決定取向排列精準度的關鍵因素。
厘米級基底表面取向排列的大規模陣列
當前方法具有構建基于生物模板的大規模電子器件的潛力;進一步結合光刻技術與嵌段共聚物定向組裝技術,高分辨生物制造可用于構建大面積、小尺寸的高性能電子設備;同時,兼具電學特性與生物響應特性的高性能電子-生物融合器件也可應用于未來的生物傳感器與驅動器。
責任編輯:pj
-
驅動器
+關注
關注
53文章
8266瀏覽量
146767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33瀏覽量
138656 -
電子器件
+關注
關注
2文章
592瀏覽量
321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如何測試晶體管的性能 常見晶體管品牌及其優勢比較
晶體管電流放大器的原理 晶體管在功放電路中的應用實例
晶體管的輸出特性是什么
晶體管的工作狀態判斷方法
NMOS晶體管和PMOS晶體管的區別
什么是單極型晶體管?它有哪些優勢?
GaN晶體管的基本結構和性能優勢
芯片晶體管的深度和寬度有關系嗎
晶體管電流的關系有哪些類型 晶體管的類型
![<b class='flag-5'>晶體管</b>電流的關系有哪些類型 <b class='flag-5'>晶體管</b>的類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A/43/wKgZomaM5LGAd1DaAABRqpu5xM8902.jpg)
晶體管測試儀適用于哪些場景
蘋果M3芯片有多少晶體管組成
什么是達林頓晶體管?達林頓晶體管的基本電路
![什么是達林頓<b class='flag-5'>晶體管</b>?達林頓<b class='flag-5'>晶體管</b>的基本電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5B/wKgZomXdkrOARn0AAAGe2EmeD8s85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