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建設快速展開,相關上市公司加快布局。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東軟集團等公司已獲得大量訂單,成為領跑者,有望在后續大項目建設中受益。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規模。
1、利好政策支持發展
從目前情況看,政策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藥衛生領域的應用,重塑醫藥衛生管理和服務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效率。中信建投認為,頂層設計將帶來行業長期發展的政策基礎,后續各部門以及地方政府將出臺相應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發展。
6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信息化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從強化疫情監測預警等六個方面提出相關要求,指導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醫院信息化、醫保信息化持續推進。6月份,國家衛健委開始啟動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信建投認為,二級醫院/三級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評級會加速落地。參照《關于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的通報》,2018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功能水平分級僅2.72級,離今年的考核目標有較大距離。
中信建投預計,下半年醫院信息化建設將加速推進。醫保信息化方面,DRGs(疾病診斷相關分類)試點工作穩步推進。6月29日,醫保局發布了CHS-DRGs細分組方案,要求試點城市8月份提交方案。中信建投表示,相應的信息化改造將持續推進。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加強智慧醫院建設、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服務新模式等政策近期發布,凸顯當前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特別是涵蓋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與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我國醫療信息化整體水平,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緩解線下診療壓力、滿足公眾就醫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充分釋放“互聯網+醫療健康”創新成果帶來的紅利。
羅蘭貝格合伙人隋曄表示,醫療衛生體系在疫情預測、人群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機構協作等方面仍需改進,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頂層設計的前提下落實到信息化。相關政策將從多個方面推動醫療信息化市場發展。醫療機構的信息化會隨著DRGs的全面深入向精益化、智能化和人本化的方向演進;公共衛生體系在疫情預測、人群健康管理、整合式醫療服務方面的信息化建設會逐步推進;以病人為核心、整合線上、線下的醫療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場景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將成為熱點。
2、訂單大增
醫院主動加大信息化投資,高等級電子病歷建設加快。衛寧健康、創業慧康相繼宣布,助力多個醫院客戶通過了2019年電子病歷高等級評審。
中信建投研報顯示,根據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信息,2011年-2017年累計通過五級及以上電子病歷評級的醫療機構共有58家;2018年31家醫院通過評審;2019年51家醫院通過評審。基于優化院內資源配置的考慮,越來越多醫院主動加大信息化投資,進行高等級電子病歷建設。
中信建投表示,從統計采招網11家醫療信息化上市公司的訂單情況看,過去三年行業高速發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總訂單金額為10.78億元,同比下降3.8%;2020年二季度總訂單金額為15.52億元,同比上升3.0%,環比增長44.0%。一季度互聯網醫療訂單受影響較大,二季度實現高速增長,同比增速分別為-83%、115%。
相關上市公司積極布局醫療信息化。7月3日,衛寧健康公告稱,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深交所受理。本次募集資金總額達14億元,擬用于新一代智慧醫療產品開發及云服務項目、互聯網醫療及創新運營服務項目、營銷網絡擴充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5月底,創業慧康表示,公司與平安創投、平安智慧城市、平安醫保科技聯合召開“攜手醫保 守護健康”線上交流會,開啟智慧醫療領域、醫保領域深度合作。
張立超認為,醫療信息化正處在從醫院管理信息化向臨床管理信息化的過渡階段,且已成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重要抓手。疫情出現后,愈來愈多的公眾認識并使用在線醫療平臺,在線醫療的普及度與公眾認知度大幅提升。這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效滲透,市場空間廣闊。
特別是電子病歷、臨床醫技、分級診療系統、院內外信息聯動、大數據分析、問診云平臺等產品需求上升明顯,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規模。以電子病歷為例,2018年我國三級醫院的電子病歷滲透率不超過5%,預測到2022年電子病歷在三級、二級和一級醫院的滲透率將分別為90%、60%和40%,行業迎來快速提升期。
從市場格局看,張立超表示,醫療信息化行業競爭激烈,行業集中度較低,并未形成寡頭格局,且多為傳統軟件廠商。隨著行業規范、標準統一、研發投入穩步增長,市場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在醫院端信息化項目積累廣泛醫療機構客戶資源,并具備良好品牌效應的公司將獲得長足發展。
3、領跑者受益
張立超預計,醫療信息化在國家財政支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政策發力下,整體行業發展將迎來蝶變期。醫療信息化互通共享的范圍將由醫療機構向重點區域再向全國拓展,疊加信息化建設與物聯網科技雙向驅動,行業增長的持續性不斷增強,投資機會大量涌現。
可以重點關注具有先發技術優勢的醫療行業解決方案與系統集成提供商、提供完整閉環服務和醫療生態圈的遠程醫療企業,以及擁有可溯源的監管級醫療大數據的醫療數據服務企業。
隋曄認為,政策以及資金對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正向推動,但會慢慢出現分化,醫療信息化發展對相關公司創新商業模式、業務與技術融合、基于醫療大數據的數字化運營以及數字化平臺的建設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信建投表示,伴隨行業高速發展,企業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增強業務實力。同時,會對數據的標準化程度、規范化程度、互聯互通成熟度等提出更高要求。
從目前情況看,高等級電子病歷、醫院以及地方衛健委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測評、國家醫保局信息平臺等項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關企業在細分賽道的能力,衛寧健康、創業慧康、東軟集團等行業領跑者有望在后續的項目建設中受益。
醫療信息化建設將持續受益政策紅利,預計下半年行業訂單將高速增長。同時,越來越多的醫院基于優化院內資源配置的考慮,會主動加大信息化投入。
東興證券認為,醫療信息化市場空間巨大。目前我國正處于醫療信息化的臨床醫療信息化(CIS)階段,預計2020年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接近809.7億元。預計2020-2025年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CAGR為9.73%,到2025年中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1288.2億元。
責任編輯:gt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7瀏覽量
137945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78瀏覽量
377463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40瀏覽量
5898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91瀏覽量
240562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10瀏覽量
1378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國生成式AI軟件市場預計五年內大幅增長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測
液壓市場規模穩健增長,博科測試IPO上市迎發展良機
2035年Chiplet市場規模將超4110億美元
RFID電子標簽預計在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5.1億美元
![RFID電子標簽預計在2030<b class='flag-5'>年</b>全球<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將</b>達到75.1億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53/wKgZomcJ5OuASyHoAAMUDJNwJWc891.png)
SoC芯片,市場規模大漲
![SoC芯片,<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大漲](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D3/wKgaomZBeIyADEqiAACsZ19UYWk044.png)
東軟在中國醫療IT應用市場排名第一
淺析2024-2030中國RFID市場規模及未來發展趨勢
華為星河AI高品質醫院網絡解決方案亮相2024中國醫院信息網絡大會
人形機器人領域六維力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38.40億元
![人形機器人領域六維力傳感器<b class='flag-5'>市場規模</b><b class='flag-5'>將</b>達138.40<b class='flag-5'>億元</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70/wKgaomYKcPaAK8TVAAAsrXb4NDo79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