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2020南京創新周T20中以科技文化交流大會上,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揭牌,并且發布了與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以色列理工學院校級機器學習與智能系統中心、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院的戰略合作。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教授團隊,盛景網聯,江寧開發區等四方共同發起和投資,張鈸院士擔任首任研究院院長。
為此,億歐特邀采訪了張鈸院士、盛景首席戰略官、原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盛景以色列業務主管合伙人王湘云,深度交流了創建和發展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加強和以色列在人工智能領域高能級合作的戰略性思考。
“我們對人的智能、大腦了解很少,在這個背景下,研究和應用人工智能是一個很艱巨的探索”張鈸院士在接受億歐訪談時提到。
張鈸院士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頂天立地”的兩極: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不斷深度研究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及前沿技術,要成為“頂天”的一極;而同時,人工智能的產業應用還需要“立地”的一極,這也是張鈸院士主導和創建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愿景和初衷。
這種戰略性、架構性的思考在19年6月份張鈸院士帶領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核心管理團隊去以色列考察的過程中進一步得到強化。以色列考察之旅是由盛景來配合組織的。盛景以色列業務合伙人王湘云也是清華的校友,并且從2012年開始,盛景就一直致力于推動和以色列的創新投資和合作,迄今為止在以色列已經投資了近8000萬美金,并逐步和以色列政府部門、頭部大學和科研機構、孵化器/加速器和創投機構等建立了高層次的溝通和合作。對于推動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以色列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交流和合作,盛景立即感受到了其中巨大的機遇和想象空間,并積極參與其中。
通過和以色列理工學院、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希伯來大學、特拉維夫大學的教授、科技孵化器和創投基金深度的考察和交流,如何推動大學前沿研究和科技成果在產業場景的落地,催化高能級的科研人才和開拓性的企業經營人才的合作、加速科研、產業、市場、資本等創新要素的整合方面,以色列的實踐提供了很多系統性的方案和建設性的探索。
基于共同的愿景和使命,在出訪以色列后近一年內,張鈸院士和盛景的團隊加快了人工智能“立地”平臺的規劃和落地,并且得到了南京江寧開發區的大力支持,即使全球嚴重的疫情也未能阻擋推進的步伐。19年10月份,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的中以人工智能創新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4個月后,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階段,在韓立明市長的見證下,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簽約;又過了4個月,在此次南京創新周中以科技文化交流大會上,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成功與以色列理工學院、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完成了戰略合作的簽約。
對于如何探索和實踐人工智能的“頂天立地”,張鈸院士指出:南京清湛研究院成立的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人工智能企業、政府和產業機構和公司提供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和人才賦能,幫助政府、產業公司和人工智能企業更好的理解和認識人工智能,制定人工智能的應用規劃、開發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整合學術、科技和產業界的人才資源來共同實現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產品和應用場景創新。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希望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學術科研和產業之間的紐帶,匯集產學研政金等多方面資源,前瞻性、主動性地推動人工智能生態的戰略合作。
盛景首席戰略官、原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深度參與了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規劃和創建的全過程,對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規劃和定位給出了全面的解讀。
楊躍承談到:產學研協同就是全世界發達國家,特別是工業化國家都特別關心的一個問題。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對高校院所及企業自身對研發投入力度都是很大的,沉淀了很多的科技成果,國家層面對于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常大成效,構建了一個很重要的生態體系,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促進產學研的合作,楊躍承認為有幾個因素:
一是政策在不斷完善,比如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科技成果所有權試點的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法等等政策的出臺,實際上都是從政策和制度層面在推動產學研的結合,推動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二是適合的平臺和載體的出現,全國高新區的建設促成了產學研的進一步深化和合作,還有近幾年發展較快的新型研發機構,將孵化、投資、產業化都融合在了一起,是一個很包容很融通的一種模式;
三是現在的機制更加靈活,現在企業可以委托高校院所做研發,高校的老師、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的技術可以去創業,這個機制實際上就是解放人,人被解放了以后,人的能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實際上是一種動力機制;
四是雙創也對產學研的合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其實創業是產學研結合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可以把創業者、科學家、投資人和企業家能夠很好的結合,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學研的合作機制;
五是整體生態越來越完善,改革開放40多年,有很多產業集群,我們的產學研的合作,現在很多新型研發機構都是在產集群當中。所以我們現在我們講創新講創業,我們講企業孵化,不僅僅是成果的轉移轉化,個體的企業的創業,實際上它是群體產業的優化,也叫產業孵化。
得益于國家政策環境的支持,得益于已經建立的優質平臺,得益于技術的飛速發展,都為產學研的結合與協同發展帶來了天然的沃土,這也為南京清湛研究院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京清湛研究院未來會從幾個角度出發:一是,匯集清華系的,當然也包括社會的人才、技術、資本,還有創新型的中小企業;二是,在新研發方面做一些探索(一方面希望承接國家的一些重大專項任務,一方面承接企業委托的研發任務,同時做好成果轉移轉化和創新創業);三是,準備成立一個關于場景的研究中心,專門研究人工智能的應用的場景。
目前什么樣的場景可以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價值,這是需要深度挖掘和提煉的。場景需要涉及到技術要素、涉及到應用、涉及到行業背景、涉及到市場,場景可能會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場景都是有爆發力的。面向未來的一些前沿性的場景,怎么去挖掘?它的成長規律是什么?怎么讓它去爆發?怎么與市場結合、與投資結合、與創新創業結合?因為只有找到爆發點,這個場景才有價值,才能創造價值。
清湛研究院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工智能公司,是在搭建一個平臺,做好生態,這其中包含很多圍繞人工智能場景做創業的創業公司,還有很多頭部企業,還有關注這個場景和賽道的投資機構,清湛研究院是要把這幾方面的資源進行整合融通,做一個產業創新平臺。
致謝: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南京清湛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盛景首席戰略官、原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楊躍承;盛景以色列業務主管合伙人王湘云。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864瀏覽量
240712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53瀏覽量
133147 -
工業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0瀏覽量
117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探索智能未來:PCB人工智能板的崛起之路
人工智能ai4s試讀申請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FPGA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有哪些?
商湯科技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商湯科技出席2024世界<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大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B/91/wKgaomaN_keAInbQAAAa0aQliDk70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