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能免除設備的電源線和墻上插座的技術都肯定會賦予電子設備一種明顯的銷售優勢。能從無線電源獲得利益的應用包括各種便攜式消費電子設備,如手機和 MP3 播放機,它們可以丟棄自己的墻上插座和電源適配器;低功耗無線傳感器網絡,它們可以免除頻繁更換電池的麻煩;另外還有病人的醫用植入設備,以避免更換電池的手術。
但我們距離真正實用的電源線替代目標還有多遠,有哪些選項?這些選項對功率大小、頻率和設備位置有什么限制?最后,遠距傳輸功率是否會損害健康?
使用可充電電動牙刷的人都熟悉一種無線技術,即電感耦合,它與其充電部件之間沒有導電觸點(圖 1a)。充電部件連接到交流電源上,底座內是一個變壓器的初級線圈,變壓器次級線圈位于手持的牙刷中,其中嵌入了一個鐵芯鍵。當你刷完牙后,一般會將刷頭從牙刷部件上取下,并將牙刷部件放回充電底座。牙刷部件(有一個鐵芯鍵)可完全套在初級上。該鍵配合一個通過牙刷部件次級中心的孔(圖 1b)。這種鍵式結構保證了初、次級線圈在 x、y、z 平面上的物理對準。這種精密對準是必需的,如果初、次級之間錯位幾分之一英寸,則功率傳送就將無效。手機制造商也可以使用類似結構進行充電,而不必采用充電部件。不過,對于那些必須裝在錢包或口袋中(而不是放在浴室臺面上)的消費設備來說,變壓器次級過于龐大。并且,牙刷座采用電感式電源耦合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易于連接,而是因為底座處在潮濕環境中,必須采用密封式的功率耦合。
為避免電感耦合方式要求接近、精確對準的局限,eCoupled 推出了“自適應電感耦合”方式,其中功率電路會從兩個線圈最優定位檢測到任何變動,然后尋找最佳工作點。電路負載的移動會造成電路阻抗以及電路共振頻率的變化。另外,eCoupled 還增加了一個數字控制回路,以響應變壓器耦合器件以外的負載變化。據 eCoupled 先進技術總監 Dave Baarman 稱,這種自適應電感耦合與數字回路的結合意味著,即使設備在 x 和 y 方向偏離數英寸,而沿 z 軸偏離不到 1 英寸時,電源電路仍可以維持對設備的供電。
表皮厚度
但這種不到一英寸的限制性并不像乍看起來這么嚴重。Baarman 解釋說:“你需要的(z 軸)距離只不過是 MP3 播放機或手機的‘表皮厚度’”。這足以使人們隨意地將某個設備放在一個臺面上的充電區。你可以通過磁性感受到設備是否與充電點對準,從而保證臺面上 x、y 方向的對準。該公司已宣布了多家獲得自適應電感耦合許可的伙伴公司,如摩托羅拉、Visteon 和 Herman Miller,不過這些公司還沒有公布任何采用自適應電感耦合技術的產品。但據 Herman Miller 的企業通信經理 Mark Sherman 稱,該公司在 2008 年初將發布產品。該技術還有一個成績:eCoupled 的子公司 Fulton Technologies 從 2002 年起就使用自適應電感耦合技術為其水凈化系統中電子設備供電。Baarman 稱 eCoupled 已經在高達 1400W 的功率上測試了自適應電感耦合技術。
電感耦合的特點是有相對較高的功率電平,但距離短。對于像無線傳感器網絡這類應用,你可能希望用更遠的功率傳輸范圍來換取大功率。發射 RF 能量可能是針對這些應用的一種考慮。Powercast 開發了 Powercaster 發射機和 Powerharvester 接收機芯片,它們工作在 900 MHz,你可以用它們來散播和接收能量(圖 2)。它們的工作距離為數米,而功率電平可高達 100 mW。這種低功率電平可能不會成為局限性:如果你的設備(如一個無線傳感器網絡上的某個節點)在長時間睡眠狀態后需要較高功率,則應考慮為設備增加電池,并使用 RF 功率接收機作涓流充電。該器件銷售單價不到 5 美元(大批量)。
該器件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一個實例是匹茲堡動物園企鵝展館與 PPG 水族館內的溫度與濕度監控網絡。在這種寒冷潮濕的環境中,不能用電源,展館的開發者不能拉電纜。他們最初建立傳感器網絡時采用堿性電池為節點供電,但電池數周內就會耗盡。Powercast 用 Powerharvester 接收機改造了這些節點,用于電路供電,并在展館天花板上距接收機約 30 英尺遠的地方放置了一個 Powercaster 發射機及接插天線。每過兩分鐘,發射機的一個脈沖會喚醒傳感器節點,節點返回溫度、濕度和充電狀態信息。然后又回到睡眠狀態。但它們仍不斷由發射的 RF 功率充電,使可充電堿性電池的電壓保持在恒定 3V。
安全的功率電平
據Powercast 銷售與營銷副總裁 Keith Kressin 說,聯邦通信委員會的工程與技術辦公室的65 號通報負責 RF 安全事項。該公報會告知你一臺傳送RF的設備允許多大的功率。微波爐的泄漏功率為 50 mW/cm2 ,與一部手機輻射的 RF 能量相當。電視/電臺發射機輻射能量為 10 mW/cm2,而 RF 功率發射機的輻射大約為 20 μW/cm2,遠遠低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水平。
能量采集環境中的 RF 功率是 RF 功率傳輸的另一種可能選項,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應特別小心地估計來自 RF 能量的可用功率。Zoya Popovic 博士是 Colorado—Boulder 大學的一名電子與計算工程教授,他建議應牢記三點:首先,環境功率覆蓋了很寬的頻率范圍。獲得 RF 能量的最佳方式是設計一款專門針對某頻率的天線和功率電路;你需要一種可以工作在該環境下的天線和功率電路,這意味著它必須是寬頻帶的,或至少是多頻段的。
其次,當采集環境 RF 時,你并不知道電磁波的極性。Popovic 給出了一個例子:“如果你用一根線狀天線,從房間的一角發射一個垂直極化波,當能量在房間中碰撞并到達另一側時,功率會在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兩個方向平均分配。如果你希望高效地捕捉能量,就必須針對兩種極化作設計。”
第三,由于存在多路徑的環境,RF 接收機的功率不僅隨頻率和極化方式而變化,而且在功率電平上也有變動。Popovic 的團隊設計了帶有“整流天線”(rectennas)的 RF 功率接收機電路,該天線的整流電路能產生直流電壓。當功率電平改變時,天線輸出端的直流電壓也發生變化。由于能量儲存設備(如電池和電容器)不能承受寬的電壓擺幅,所以該小組在整流天線和能量儲存元件之間放置了一個功率管理與緩沖級。
另外一種技術(但不是無接觸式)是 Wildcharge 的無線新技術。一個帶 Wildcharge 功能的設備通過一種歐姆觸點(采用光刻工藝制作的一種濺射金屬墊)與充電墊接觸,為手機或類似消費設備充電。Wildcharge 計劃今年夏季推出一種 40 美元的 15W 充電墊,它可以為多種低功耗設備充電。設備使用該充電墊時將需要一個適配器,但它們也可以內置 Wildcharge 技術,并從任何 Wildcharge 墊充電。
新型無線功率傳輸技術仍處于研究階段。馬薩諸塞州立技術學院物理學家 Marin Soljacic 宣布了一種用于數米內的“非輻射式共振能量傳輸”技術。該技術主要依賴于在相同磁場中調諧為共振的銅線圈。另外,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也開發了一種帶印刷線圈、有機晶體管和 MEMS(微機電系統)開關的四層塑料片,它采用電感耦合方式為帶接收線圈的設備供電。這兩種技術都在正在開發階段,商業化至少需要數年時間。
但是,即使是 cCoupled 和 Powercast 的方案也仍很新,有潛在的缺陷和未知數。另外還應記住電池技術也在發展。所有的電池在制造時都不是相同的,壽命少于 1 年的堿性可充電電池不是低功耗設備充電的唯一選項。例如,Tadiran 稱其工業級和軍用級鋰亞硫酰氯電池的壽命超過 20 年,故障率小于百萬分之一。這些非可充電電池有低的泄漏電流和高容量。例如,Tadiran 的 AA 型大功率鋰電池標稱電壓為 4V,而消費設備中的 AA 電池是 1.5V。大功率件的單芯可用凈容量亦可超過 2 Ahr。電池將能為系統連續供電 20 年,以 3V 的截止壽命電壓計算,年功耗為 81 mAhr。這些電池的價格每只不到 10 美元,或每年不到 50 美分。因此在冒險采用更昂貴的新技術以前,要考慮工業級的電池是否能滿足你的設計要求。
責任編輯:gt
-
天線
+關注
關注
68文章
3217瀏覽量
141204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71瀏覽量
173950 -
功率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074瀏覽量
701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功率放大器驅動新型長波通訊天線信號收發測試
射頻功率計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無線網橋的傳輸距離跟天線有關嗎?
新型全向吸頂天線技術介紹
新型智能天線系統
移動通信的新型天線有哪些
![移動通信的<b class='flag-5'>新型</b><b class='flag-5'>天線</b>有哪些](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C3/7D/o4YBAF8rejCAGn9kAALV4P7Oyuo55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