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現狀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日趨成熟,生物識別的應用日益廣泛。其中,企業、政府和軍方是生物識別技術主要需求方,合計占比達到71%;銀行及金融、教育所占比重也在5%以上,其余領域占比稍小。
在企業領域中,由于微處理器及各種電子元器件成本不斷下降,精度逐漸提高,生物識別系統逐漸應用于商業上的授權控制如門禁、考勤管理系統安全認證等領域。門禁、考勤是生物識別技術最常見的的應用場景,也是整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最主要的規模應用市場,分布占比達9.9%、36.8%。
在政府和軍方領域,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應用于出入境控制、機場安檢、交通運輸、民用身份認證、警用身份認證、監控等場景。例如,南昌市東湖區公安分局在區“智慧城管”平臺的基礎上大力開發計算機視覺為先進代表的人臉比對、人臉預警系統,該系統至建立以來通過人臉比對系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多起,從而使得該地區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證。
在銀行及金融領域,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應用于指紋ATM、智能銀行卡、柜臺/網上銀行業務、證券交易等場景。生物特征是唯一的、穩定的、可以驗證的,與傳統的身份鑒定手段相比,基于生物特征識別的身份鑒定技術具有防偽性能好,不易偽造或被盜等優點。因此,生物識別技術正在銀行及金融領域占據著越來越重要地位。
在教育領域,生物識別技術主要應用于指紋準考證、校園一卡通、數據加解密系列等場景。例如,在校園一卡通中,使用指紋校園一卡通可以得到兩個保證,通過指紋專用檢測設備檢測的就是持卡人本人,檢測時自動保存檢測記錄,如果卡丟失或被竊,活體指紋的采集和匹配技術可以有效保證卡連帶其他信息的安全,其他人無法使用,本人到指定地點重新辦理一張就可以繼續使用。
在其他領域,生物識別技術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譬如,隨著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水平的提高,采用生物識別技術(指紋)整合目前醫院管理信息系統也是目前應用的一個趨勢,它將在門診、住院、藥品、醫技科室、住院醫生、后勤、檢驗、電子病歷等方面發揮生物識別技術的優勢,最終將在醫療、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巨大效益。
應用范圍將繼續拓展
首先,隨著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成熟,生物識別技術準確率大幅上升,極大地拓展了其商業應用范圍。目前,以深度學習算法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為生物識別提供了計算和分析支撐,海量的高質量生物特征數據也為訓練深度神經網絡提供了資源。相比傳統算法,深度學習是在圖像、語音領域大大提升了識別率,這促使了生物識別技術大大拓展了應用范圍,如向移動APP、刷臉支付、新零售、新出行等領域拓展。
其次,基于生物識別技術的數字身份將成為未來主流的身份識別方式。當前主流身份識別方法仍是主要由身份標識物品(鑰匙、證件、銀行卡等)和身份標識知識(用戶名、密碼)等承擔。相比主流身份識別方式,采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數字身份更具安全性和便捷性。
最后,金融領域將成為生物特征識別應用的重要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在銀行等金融領域的內控管理和客戶身份認證方面的應用需求更加迫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往用U盤認證的方式將被生物特征識別技術代替,因為生物特征具有不可抵賴性。
生物識別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生物識別技術最早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都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因此,觀察和分析發達國家生物識別產業的發展歷史和趨勢,將對我們梳理國內生物識別產業的演化有極大的幫助和借鑒。
(一)產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從國際市場看,生物識別市場廠商、經銷集成商以及元器件供應商數量等最多的時候大約是在1999年至2001年,在那個時期,國外廠商有近400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約占80%)。但從2002年迄今,國外生物識別產業經過競爭淘汰以及大量的并購重組,產品及服務供應商數量大幅度降低至目前的不足130家。其中上規模的重要企業不超過15家。在國內生物識別市場,這樣的優勝劣汰或將會在未來幾年出現。
(二)在發展和推廣應用逐步均衡
在國際市場中,生物識別的各個分支技術,如指紋識別、掌形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聲音識別等技術及產品中,多項技術都分別占有或曾經占有過1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中國市場,從1995年至今,指紋識別產品在2010年之前,都始終占有超過90%的份額。但是,據近一兩年的數據顯示,這種情況開始改變,即指紋識別一統天下的局面終于被打破,其市場占有額下降到80%以下。每一項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其獨特的應用特點和應用場景,多種技術的共同發展和融合會相互促進,具有共同推動市場演化的特別功效,我們也同樣期待國內生物識別市場上各種技術百花齊放的局面早日到來。
(三)多種技術融合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逐漸普及,應用系統已經從較簡單的商業應用級產品(如門禁、考勤等)和消費類產品(如指紋門鎖、指紋U盤等)逐漸深化,擴展到涉及公共安全、國家安全及公共利益等中大型系統,如警用指紋與人臉自動比對系統、生物特征護照系統、社會保險系統、出入境管理系統、智能監控、黑名單追逃系統等等。根據2007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生物識別市場份額中,接近90%的營業額是由這些中大型系統貢獻的,而中國企業比較重要的小型商業應用和消費類生物識別產品,在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總份額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5%。中大型應用系統,既是技術整合融合(它們一般都會采用兩種或以上的生物識別技術,例如指紋加人臉識別、指紋加人臉再加虹膜識別等)并創新的平臺,更是生物識別應用深度和廣度的展現,它們所體現的正是生物識別技術研發的初衷和原旨。這些中大型應用系統才能真正使生物識別技術融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生物識別
+關注
關注
3文章
1210瀏覽量
52621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14瀏覽量
1215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