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張江”的概念
“三個張江”指的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張江科學城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簡稱張江示范區)。
第一個“張江”——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其全稱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理事會,成立于2016年,下設的執行機構是科學中心辦公室。該“張江”是國家層面的機構安排。從國家層面來看,一是2016年成立的國務院成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簡稱國務院科創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主要職責是統籌指導北京、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有關工作;二是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是國務院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的工作推進機構;三就是上述所說的第一個“張江”。該“張江”擔負著國家賦予上海的一項戰略任務,即發揮上海優勢,強化創新策源功能,以張江地區為核心承載區,建立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推動設施建設與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構建跨學科、跨領域的協同創新網絡,探索實施重大科技設施組織管理新體制,代表國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第二個“張江”——張江科學城(俗稱“小張江”)。原名張江高科技園區,始建于1992年7月。2017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張江科學城建設規劃,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
第三個“張江”——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簡稱張江示范區,俗稱“大張江”)。1999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實施“聚焦張江”戰略。2011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上海依托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授予了上海創新發展的“金字招牌”。目前,張江示范區形成了“1區22園”的發展格局,分布在全市16個行政區,總面積約531平方公里,是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和創新聯動發展的重要承載區,已經成為上海提升產業新方向帶動能力的“張江品牌”。
上述“三個張江”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一心一城多園”。一心,即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關鍵和核心,是上海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最重要的抓手;一城即張江科學城,是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張江示范區的核心園;多園,即張江示范區的22個分園,這些園區分布在全市各區,包括嘉定園、臨港園、閔行園、漕河涇園、松江園、徐匯園等,都是科創資源的主要集聚地和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對于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全局而言,“三個張江”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2018年4月,上海市對科創中心管理體制做出重大調整,重組上海推進科創中心建設辦公室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實行“四合一”的管理體制,同時掛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辦公室、上海市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張江科學城建設管理辦公室、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張江管理局牌子。主要職能包括:對接服務國家戰略,統籌推進全市科技創新面上工作,推動建設張江高新區“一區22園”,開發建設張江科學城等。也就是說,上海市從體制上把叫“張江”的管理機構歸入科創中心體系,協同推進各項工作。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600瀏覽量
89257 -
高新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9474
原文標題:張江示范區: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張江科學城和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文章出處:【微信號:appic-cn,微信公眾號:集成電路應用雜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