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為)在上海清算所發布上半年財報。2020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4506.56億元,同比增長13.65%;凈利潤431.03億元,同比增長23.49%。這也意味著,華為上半年日賺近2.37億元。
今年一季度,華為營業收入1806.14億元,同比增長1.93%;凈利潤133.47億元,同比下降7.58%;二季度華為業績快速增長。二季度,華為實現營業收入2700.42億元,環比增長49.51%;凈利潤297.55億元,環比增長122.93%。
消費者業務目前是華為業務中收入貢獻最多。7月份,華為披露的未經審計的經營業績顯示,從各大業務板塊來看,今年上半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2558億元,運營商業務收入1596億元,企業業務收入363億元。中證君注意到,華為今年上半年消費者業務收入在公司營收中仍占大頭,同比增長15.85%,收入占比達56.34%。
行業專家表示,華為上半年亮眼的財報說明,短期內華為的芯片供應確實不會出現問題,至于2022年到2023年,華為的芯片庫存可能用完的時候,情況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還要看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和到時候的國際環境。
美國產業鏈脫鉤論讓美國芯片企業受傷日重
據瑞銀的數據顯示,2019年高通63%的銷售來自中國市場,美光的50%銷售來自中國,德州儀器43%的營收來自中國,美國如何用技術來挑戰市場?如果去中國化真的可以成功,企業是要倒閉的。1985年,日本半導體是全球最先進的,占據全球78%的市場,美國為什么可以將日本拉下馬?因為當時美國控制了全球55%的半導體市場消費,因為美國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將關稅提高100%之后,日本半導體廠商撐不下去了,美國是用市場來制裁技術。顯然,這種戰術運用到中國市場是不靈光的,中國完全可以用市場來反制。
專家建議:第一、加強“核高基”的創新,來解決瓶頸問題,反制技術封鎖。第二、用中國營商環境,用國際化、法制化的改善反制“撤資論”;第三、用產業鏈來反制美國的脫鉤論,用中國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來反制美國逆全球化。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光科技高管周三晚在 BMO 資本市場芯片會議上表示,該公司將無法在 9 月 14 日之后發貨給華為,這導致至少兩名分析師在周四下調了美光科技的目標價。
美國的限制將阻止美光科技將半導體產品運送給華為。根據 BMO 資本市場分析師 Ambrish Srivastava 的估計,這可能會影響公司總收入的 10%或更多。
在供應鏈中通常需要大約四個月的時間才能將芯片送至客戶手中。美國商務部 8 月 17 日發布的法規規定,美光科技公司將在 9 月 14 日之前停止對華為的芯片銷售,這表明美光必須重新安排已經預定銷售的芯片。
敦泰科技TDDI緊急趕貨給華為,漲價5%-10%
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美國針對華為的新一波鉗制措施,導致后者從9月15日起,無法再取得含有美國技術成分的零部件供貨。據了解,為了盡量在915截止日期前建立庫存,華為對供貨商下急單拉貨,甚至愿意讓部分供貨商如敦泰等漲價,力求在最大范圍內固貨。
供應鏈傳出,從8月17日美方針對華為的新政策公布后,華為就開始要求零部件廠商趕貨,希望在9月15日之前盡量有多少貨就拉多少,而部分供貨商也在不得罪其他客戶的前提下,協調盡量優先供貨給華為。
其中,敦泰供應華為手機的觸控與驅動整合IC(TDDI)。據了解,該公司近期對華為的急單供貨價格,大約漲價5%至10%。而對漲價供貨消息,敦泰則表示,不便評論客戶訂單相關情況,但會持續緊盯市場與客戶端變化,以進行最適調整。
本文資料來自中證網、Digtime中文網,編輯整理分享。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01瀏覽量
433402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887瀏覽量
254535 -
美光
+關注
關注
5文章
720瀏覽量
51977 -
敦泰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143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總營收3604億! 41家凈利潤翻倍增長!A股217家半導體公司上半年業績出爐
華為2024年上半年業績,銷售收入同比增34.3%
歌爾股份2024年上半年業績強勁增長,凈利潤飆升近兩倍
豪賺228.65億!寧德時代上半年增利不增收,看好第三季度營收增長空間
寧德時代上半年凈利潤增長10.37%,擴大客戶群開拓海外市場
凈利潤大漲2倍或7倍!恒玄科技和全志科技半年預告揭示IoT需求旺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