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美國政府發動第三輪針對華為的“制裁”,封死了華為獲取芯片的各種渠道。各類成品芯片以及晶圓代工服務,只要是供應鏈企業采用了源自美國的技術和原料,華為就都不能采購。相比前兩輪制裁,最新禁令給華為的智能手機、5G基站等產品造成的打擊更加致命。
據供應鏈消息,在美國最新禁令公布之后,華為就要求供應商全力供貨,希望在9月15日禁令正式實施之前盡量擴充元器件的庫存。那么現在已經進入9月,距離“緩沖期”結束越來越近,華為以及各大供應鏈企業的狀況,還有它們的未來自然是業內外最關心的問題。
各類重要芯片都要,供應鏈積極配合華為備貨
作為華為智能手機的核心元件,SoC被“斷供”最為致命。之前,長期代工麒麟芯片的臺積電表示與華為的合作只能維持到9月14日。從今年5月美國發動第二輪制裁至今,臺積電一直都在趕工生產華為的5nm旗艦SoC麒麟9000,爭取全數訂單在緩沖期結束之前交付給華為。
除了5nm芯片,華為還有多種芯片都在臺積電代工生產,采用7nm、16nm以及28nm等多種工藝,其中也包括海思自研的TWS耳機藍牙芯片。對于這些產品,臺積電也正全力以赴趕工生產,都會在9月中旬之前交付華為。
至于對外采購的成品SoC,之前華為與聯發科達成了1.2億枚芯片的訂單,但這筆交易顯然是進行不下去了。現階段,華為只能是在9月15日之前,盡可能多地向聯發科購買芯片,多積累庫存,以備禁令生效之后,能夠多維持一段時間。
從聯發科的角度來看,旗下天璣系列SoC的競爭力很強,因為一紙禁令就無法賣給華為,必定會造成很大損失。基于這種情況,聯發科已經向美國提出申請,力求在9月15日過后繼續向華為供貨。至于美國能否網開一面,各方都在緊盯事態的發展。
在存儲器方面,有報道指出三星、SK海力士都將在9月15日之前交付華為之前訂購的產品。美光則明確表示不會在禁令生效后繼續給華為供貨,這也是繼臺積電之后的第二家供應商做出“斷供”的明確表態。
除了SoC和存儲器兩大核心芯片,臺媒最新報道指出,由于觸控驅動IC(TDDI)出貨緊張,華為正向臺灣驅動芯片大廠聯詠、敦泰等主動加幅5-10%進貨,甚至提出“有多少,要多少”,同時不排除后續再次加價搶貨。
至于其他方面,現有報道指出,瑞昱、大立光、立積等供應商也在加緊向華為交付訂單,一些芯片廠為了趕上最后期限,甚至同意交付未經封測的半成品晶圓。
按照事態發展,9月15日禁令生效之后,華為就無法從任何渠道獲得芯片。現在這段時間,正是供應鏈企業集中出貨華為的最繁忙時刻,它們在8月和9月的業績出現肯定會短時暴增。
然而供應鏈消息指出,華為做再多的努力,也只能保證各產品線今年能夠順利維持。到2021年,華為之前積攢下的元器件庫存將會耗盡,其產品線面臨停擺威脅,屆時供應鏈將會迎來更嚴峻的挑戰。
華為產品線面臨中斷,明年形勢更嚴峻
據行業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估,華為2021年智能手機產量可能降到3000萬至5000萬臺,以今年出貨1.9億臺來計算,等于明年將會暴跌74%-85%之多。盡管其他手機供應商會補上華為的缺口,但這也無法完全彌補供應鏈的損失。
以聯發科為例,臺媒分析,在華為1.2億枚芯片的大單化為泡影后,即便是將這些芯片賣給其他手機廠商,也依然會留下4600-6300萬顆芯片的缺口,進而導致整個2021年移動SoC總的出貨量都會下降。
在此引發的傳導作用下,封測行業也將受到打擊。據臺媒經濟日報最新報道,臺灣三大封測廠矽品、京元電、矽格受到華為和聯發科相關事件的影響,都已叫停在大陸的擴建計劃,牽動近百億元新臺幣投資。
而在存儲器方面,今年本來需求就不旺盛,產業鏈庫存積壓較多,明年華為產品線一旦停滯,那么這些庫存就更難以消化。未來,各大存儲原廠不僅業績承壓,未來產能擴充、技術改良的進程也會被嚴重拖慢。
至于其他各類“周邊”元器件,諸如射頻器件(RF)、電源IC、圖像傳感器(CIS)等,也會受到華為事件的牽連,相關供應商在明年都將迎來重大考驗。
多方呼吁延長對華為供貨,期待后續迎來轉機
可以說,美國政府憑借一紙禁令,完全打亂了IC產業鏈的節奏,使得眾多供應商不得不在短期內疲于奔命,之后還要面對需求銳減、庫存積壓以及業績衰退等多道難題。
就華為禁令造成的重大危害,電子行業已經有了充分認識,不光是聯發科向美國申請對華為開放供應,一些行業機構,包括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和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也先后呼吁美國政府延長禁令“緩沖期”,并為與5G無關的產品提供高靈活性。
不得不說,在新冠疫情造成需求銳減之下,IC產業的日子已經很難過,再多一個變數確實承擔不起。希望華為事件能夠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迎來轉機,但若美國政府依舊堅持固有態度,各大供應商也只能順應形勢,做出合理的應對。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2371瀏覽量
43890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163瀏覽量
255475 -
美國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4瀏覽量
264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網傳車企大廠要求供應商明年降價10%,官方回應:非強制要求

無序擴張+需求不振,元器件經銷商與原廠之間出現壓貨爭端

2025 EDS 峰會群英匯聚 DigiKey 獲多家供應商重磅獎項

DigiKey 于 2025 年第一季度新增近 10 萬種新產品和 100 多家新供應商
DigiKey 2024年新增110多萬種零件與455家供應商
DigiKey 2024年供應商與新產品引進取得重大突破
高頻旁路電容有哪些作用?國內有哪些供應商?
實在太卷!如今的汽車供應商不太好過?
傳SpaceX要求“星鏈”供應商搬離臺灣?
供應商質量管理4大核心、5大方法、10大步驟(附詳解PPT)
FPT軟件在 “ IDC MarketScape:亞太地區SAP實施服務供應商評估 ” 中被評為頭部企業

品質引領,創新驅動:安博電子構建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新生態
羅姆與聯合汽車電子簽署SiC功率元器件長期供貨協議
全球主要的車載激光雷達元器件供應商,福建福州8億項目開工
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匯總(92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