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先的搜索引擎和AI巨頭百度最近宣布了量子機器學習開發工具包Paddle Quantum。自2018年成立其量子計算研究所以來,這是百度將量子計算與AI結合采取的一系列步驟中的最新步驟。
“量子計算已成為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博士說。人們開始非常重視量子計算,并對其潛力深信不疑。特別是,已經開發出各種技術來構建量子計算機所需的所有元素,并且這些技術正在粘合在一起。”他補充說。
在加入百度之前,段先生曾是悉尼科技大學量子軟件和信息中心的教授兼創始主任。他在北京清華大學獲得了量子計算博士學位,并獲得了2006年中國計算機聯邦(CCF)杰出博士學位論文獎。
最初對AI感興趣,“今天我很早就決定涉足量子計算,這讓我感到非常幸運,” Duan說。他談到了量子計算的三個要素-研究,軟件和硬件-最近取得了重大進展:
新的量子算法和協議的發現,從理論上證明了量子計算相對于傳統計算模型的壓倒優勢,例如量子機器學習和量子仿真中的超高效算法;
基于百度深度學習平臺PaddlePaddle的新軟件工具或編程環境的出現,例如Quantum Paddle;
作為大型量子計算芯片的基本構件,一比特和兩比特門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在由谷歌公布量子霸權在去年年底,段說,“有顯著加強了我們在建設大尺寸和完全可編程量子芯片的信心。”
Duan將量子計算的當前狀態與合子進行了比較:“它將最終交付,但我們仍未實現一個邏輯量子位。一旦人們找到了解決這一難題的工程技術,我認為量子計算將成倍增長。”
那么五年后會是什么樣?Duan說:“由于該領域發展如此迅速,因此幾乎不可能預測五年內量子計算將是什么樣子。” “我們可以肯定地說的是,相信量子計算的人的比例將會增加,而量子計算將成為學生攻讀博士學位的最佳選擇之一。”
Duan還預測說:“物理量子比特的數量和質量都將顯著增加,并且許多特定用途的NISQ(噪聲中級量子)設備將在某些實際應用中可用。” 他還期望AI與量子計算之間有更緊密的互動:“使用深度學習和云計算等AI技術來開發量子世界將非常實用。”
Duan指出,量子計算是一個跨學科領域,起源于量子力學和計算理論,但并非這兩個領域的簡單融合。這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需要開發新的技能和全新的方法,并且需要多年的努力來培訓研究人員。結果,“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市場人才匱乏,” Duan說。“這樣做的原因是,量子力學和計算理論很少在高中教授,而在許多大學中是可選的。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可能方法是在高中建立一些有關量子計算的入門課程。” Duan補充說,讓感興趣的學生熟悉量子計算的另一種方法是易于使用的量子編程工具包。
段認為,量子計算的廣泛部署還面臨另外兩個挑戰。他觀察到:“似乎量子計算中的大多數資源都已用于量子硬件。” 量子計算的軟件領域(量子算法,量子AI應用程序和量子體系結構)受到的關注很少。段說:“這根本是不對的。” “合適的軟件工具可以大大加快量子硬件設計的速度,我希望看到更多對量子軟件的投資。” Duan提到的廣泛部署的另一個挑戰是,在我們看到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之前,需要解決許多困難的工程和技術問題。
Duan相信,當實用的,可用于商業用途的量子計算機問世時,化學模擬將是它們的第一個關鍵應用。Duan表示:“使用當前的量子設備,我們可以確定小分子的性質,并且非常有希望看到我們已經接近中等大小分子的性質。在藥物發現和材料設計等應用中,這樣做的后果將是巨大的。”
另一個最初的關鍵應用將是機器學習,尤其是相對較小的數據集。段還認為,成功地將量子計算機用于關鍵應用“將大大提高我們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大大促進物理教育。” 他認為,未來將有一個廣泛的“理解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信息處理中的典型應用,就像我們為牛頓力學和當前信息技術所取得的成就一樣。”
鑒于量子計算的潛在影響,“大型企業不能簡單地等到量子計算機問世”。“為時已晚,因為他們需要開發自己的專用應用程序和軟件界面,而所有這些都需要高技能的[勞動力]。”
段對技術和業務主管的建議是“立即采取行動”。首先,他們需要研究和理解量子計算的基礎知識。然后,他們應該探索量子計算對其核心業務的潛在影響。最后,他們應該投資建立“一個小的量子計算小組,作為其技術團隊的一部分,專門致力于使企業具備量子就緒能力。這個小組的關鍵任務不是開發基本的量子技術,而是與其他知名的領先量子計算公司合作,并通過設計合適的接口來獲得其量子能力。” Duan說。
根據百度的網站,“百度這個名字的靈感來自八百多年前中國宋代的詩。百度的字面意思是“數百次”,代表著對理想的不懈追求。” 從開發中文搜索引擎到創建全球最大的中文自然語言處理(NLP)數據庫,百度一直致力于幫助量子AI開發人員。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03瀏覽量
90927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58瀏覽量
133245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23瀏覽量
1217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