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微小的芯片,也許有望改善“看病難、排隊久”的難題。“微流控芯片又被稱為‘芯片上的實驗室’,它的目標是將醫學檢測實驗室完整復制到一塊微小的芯片上。”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楊慧博士告訴記者。利用微流控技術,團隊已在早期診斷、精準醫療、儀器開發等方面取得進展。
微流控芯片
將實驗室縮小到幾平方厘米
國家科技部《“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明確將“芯片上的實驗室”列為應重點發展的顛覆性技術之一。
這種技術是將以往在大型實驗室里才能完成的實驗,例如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分離、反應、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型的芯片上,實現對細胞、蛋白、酶、核酸等成分的快速準確檢測、分析、分選與操控。
據楊慧介紹,在一塊幾平方厘米的芯片內,設置了不同的可供流體通行的通道,用以完成不同的生物或化學反應過程。當需要檢測的物質流過某一區域時,受到光的照射,這些物質可以自發或者與其它特定物質結合發出熒光。這些熒光可以通過光學相機等傳感器進行讀取,從而得知流體通道中需要檢測的物質種類與含量。
“好比二十年前血糖檢測還需要在醫院完成,現在自己在家用小試紙就能測了,”楊慧說,“微流控芯片的終極目標是對整個醫療檢測體系進行創新,讓病人可以監測自己的健康水平。”
生物醫學微系統與納米器件
助力體外檢測與早期篩查
據悉,楊慧團隊的研究重點之一是生物醫學的體外檢測。
“將人體自身循環系統中的體液,尤其是血液,提取出來后,就能對體液環境中存在的許多物質進行分析。而這些物質的狀態及含量反映了人體當時的基本健康狀況。”楊慧表示,這對于疾病的早期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比如臨床醫生判斷發熱患者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會檢測患者體內的兩種蛋白含量。目前,醫院的檢測在毫克每毫升、微克每毫升級別,而楊慧團隊將其檢測精度提高了10的3次方到6次方數量級,達到納克甚至飛克每毫升級別。
楊慧(中間)與團隊
“在目標物質含量極低時便能檢測出來,意味著疾病在更早期的時候就能被發現。”楊慧表示。未來團隊將繼續研發重大疾病如腫瘤、不可逆疾病如老年癡呆等的疾病標志物。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337瀏覽量
428117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47瀏覽量
19002
原文標題:深圳先進院研發“芯片上的實驗室”,助力早期診斷和精準醫療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科曙光助力浙江精準醫療實驗室突破算力瓶頸
中科曙光高端計算解決方案助力精準醫療科研工作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88/wKgZO2eAlqmAIJ3aAAMz3rzW_-c822.png)
中科院微電子所在光子集成激光探感技術方面取得進展
![<b class='flag-5'>中科院</b>微電子所在光子集成激光探感<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方面</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8C/wKgZomcO7SGAe1rgAADcTjoE-eU683.jpg)
上海光機所在重頻和波長靈活的飛秒脈沖激光產生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光機所在重頻和波長靈活的飛秒脈沖激光產生<b class='flag-5'>方面</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9D/wKgaombqAa6AWvT8AAJ1EBaRsW8580.jpg)
微波射頻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
光通信技術在醫療健康方面的應用
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在勢壘可光調諧新型肖特基紅外探測器研究獲進展
![<b class='flag-5'>中科院</b>重慶研究<b class='flag-5'>院</b><b class='flag-5'>在</b>勢壘可光調諧新型肖特基紅外探測器研究獲<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2/A3/wKgZomZ58smAIYSoAAH-aGjzzsY429.jpg)
中科院半導體所在高性能電泵浦拓撲激光器研發方面獲進展
![<b class='flag-5'>中科院</b>半導體所在高性能電泵浦拓撲激光器研發<b class='flag-5'>方面</b>獲<b class='flag-5'>進展</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F/9A/wKgZomZwuaGAJ_cWAAE_68sYF7g886.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