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振蕩
自激振蕩指電路不外加任何激勵信號時,自行產生恒穩和持續的振蕩。如果在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端不加任何激勵信號,輸出端仍然輸出一定幅值和頻率的輸出信號,這就是自激振蕩。
自激振蕩利或弊
自激振蕩在電路中既有利,也有弊。
自激振蕩的應用:波形發生器中利用的就是自激振蕩原理組成一個正弦波振蕩電路來產生一個正弦波。
自激振蕩的弊處:在應用中,我們常常引用深度負反饋來改善電路的多方面性能。但是,對于某些放大電路,會因為引入負反饋不當而引起自激振蕩,不能正常工作。
自激振蕩的條件
由于電路從起振到動態平衡有一個正反饋的過程,即輸出量幅值在每一次反饋后都比原來增大,直至穩幅,所以起振條件是 |AF| 》 1。所以只有同時滿足起振條件和相角條件才會產生自激振蕩。
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
基本的放大電路都是由多級放大電路組成,以實現很高的開環放大倍數和其他參數。每級放大器都存在分布電容、輸入阻抗、輸出阻抗,所以每級放大器都構成了一個一階RC網絡。當信號通過每級放大器時,都會產生一定的附加相移。每級放大器的最大附加相移是-90°,很容易滿足自激振蕩的產生條件。一些電路自激振蕩產生的原因還與外接因素有關,例如PCB布線、元器件的布局等,因為這都會引入電容。
如何消除自激振蕩
我們很少去消除正反饋的自激振蕩,因為正反饋的自激振蕩一般是用來做正弦波發生電路。消除負反饋放大電路自激振蕩的根本方法就是破壞產生自激振蕩的條件,若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附加相移為±180°時|AF|《1,則不會自激振蕩;如果通過一定的手段使電路不存在±180°的附加相移,電路也不會自激振蕩。采用相位補償的方法可以實現上述想法。
消除自激振蕩的方法
1、電容滯后補償
2、RC滯后補償
常見自激振蕩及其處理方法
1、OPA847芯片在放大倍數低于12時很容易自激振蕩,這和它的內部結構有關,可以參考它的數據手冊。所以,在應用OPA847時,要合理將放大倍數放到合適的位置。
2、用示波器測量時,由于探頭是容性的,運放驅動容性負載時,后級電路的輸入電容和運放的輸出電阻會產生一個極點,影響了運放原來的開環特性曲線,造成自激振蕩。解決方法:在運放的輸出端串聯一個小電阻(十幾歐姆~幾十歐姆)再連接至后級電路。
談談我個人所遇到的自激振蕩問題。有一次在應用功放電路時(TDA2030的電路),我參考的是數據手冊上的電路圖,但自己做出PCB板出來后,測出了自激振蕩。后來直接在后面加了補償電容就好了。過后我回頭看,發現我的PCB布局布線有很大的問題,沒有按照數據手冊給的建議來做,而且電源線回環太大、太多,濾波電容隔的太遠(超出了電容的去耦半徑)。
-
自激振蕩
+關注
關注
4文章
41瀏覽量
26785 -
自激振蕩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40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