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批改作業,大家都知道吧?
訊飛智能評卷系統批改 機器通過掃描識別作業內容或者試卷,系統就可以直接完成對于錯別字詞的糾正、語法糾正、內容是否正確以及是否存在抄襲的判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批改“智能”,即機器能理解你寫了什么并給出多維度的判斷。 而現在這項技術再次升級了!8月27日,我們(哈工大訊飛聯合實驗室與河北省訊飛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團隊)以總平均分90.7位列權威自然語言理解評測GLUE榜首。
拿下GLUE的榜首,意味著什么?
GLUE(Gene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Evaluation )是自然語言理解處理領域的權威數據集,憑借數據規范、體量龐大、能同時集合了多個子任務、全方位考驗模型能力等優勢,吸引了世界眾多優秀團隊帶著他們的預訓練語言模型參與。比如,谷歌的BERT、Facebook的RoBERTa,還有斯坦福大學的ELECTRA都參與到了評測中。
我們也帶了一個預訓練語言模型參與,叫MacALBERT。 此ALBERT,非彼ALBERT,它是經過我們改良后的ALBERT。我們在原先的ALBERT上加了一個自研的語義糾錯型掩碼語言模型(MLM as correction),讓改良版ALBERT區分相似文本的能力更強;同時,我們還加入了一個動態關鍵詞匹配技術(Dynamic Keyword Matching),可以讓改良版ALBERT識別正在輸入的文本,增強它對文本意義的理解。
▲從技術研究大佬的PPT里面截下來的一張圖 拿下這個第一,意味著科大訊飛的行業認知智能升級,我們對文本的處理能力更強了!
文本處理能力的提升,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以機器閱卷批改為例,在批改的過程中,主要就用到了文本識別與通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首先機器用“眼睛”(文本識別)去看你寫的東西具體是什么,然后再通過通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以及試卷評閱技術去評估你寫得對不對、好不好。
這個評估過程就相當于人的“大腦”思考過程,通過反復地訓練、糾錯、修正“大腦”的思考判斷邏輯(“預訓練語言模型”),教會機器自己通過比對某些“標準”來自己判斷文本內容的好壞。文本處理能力的提升,讓機器能夠更深入理解文本,像人一樣的去處理文本信息。
機器閱卷對于傳統閱卷而言,有什么優勢?
首先,效率更高了。一般來說,傳統人力閱卷需要經歷的一些步驟,包括字詞的修正,語法等基本錯誤的指出,都可以交給機器完成,掃描一張紙的時間,閱卷結果就出來了。 其次,閱卷的結果更加準確。對于作文而言,假如一篇作文500字,一個班30個學生,就是將近2萬字的閱讀量,一個老師憑借肉眼難免會出錯,而機器可以憑借技術優勢完成批改,不會遺漏和疲倦。 第三,這種閱卷可以讓老師更加關注作業中的人文素養。例如作文的批改,除了去糾正孩子的字詞用法,更多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把基本語法錯誤交給機器,家長和老師更多關注孩子表達欲,才能發揮出作文最大的人文教育功能。
▲訊飛智能學習機作業批改 地基打得牢,大廈穿云霄。 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是人工智能的基本功之一,基本功扎實了,后面干什么都游刃有余。 這次在權威自然語言理解評測大賽GLUE獲得第一,對訊飛智能學習機的作業批改能力(插播一個廣告:訊飛億元獎學金計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智慧教育的智能評卷系統、智慧司法的文書自動質檢等在多領域賽道的應用,都會有進一步提升。
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再到技術規模化應用,訊飛將會繼續和全球優秀人才一起,探索A.I.的更多可能!
原文標題:機器閱卷批改再“進化”!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科大訊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802瀏覽量
20912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9文章
47959瀏覽量
241217
原文標題:機器閱卷批改再“進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iFLYTEK1999,微信公眾號:科大訊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