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
這是一個共模電感,如下測量,你覺得測得的電感量是多少?
可能有一部分會答錯,下面來說明一下:
我們知道共模電感的繞法有兩種,1 雙線并繞,2 兩組線圈分開繞。
正確的答案應(yīng)該是 10mH,下圖所示。一樓所示的測量和如下測量一致。如仍有懷疑,可找個電感測量一下便知。
可以理解成兩個電感并聯(lián),事實上就是兩個電感并聯(lián),計算結(jié)果和測量結(jié)果是一樣的。
兩種繞法有何特點?
① 雙線并繞
◆有較小的差模電感
◆有較小的漏感
② 兩組線圈分開繞
◆有較小的耦合電容
◆有較高的漏感
因此要根據(jù)實際應(yīng)用情況選擇繞法。
再看看這樣測量出來的電感量是多少?為什么?
有的人可能會回答 0mH,有的人可能會回答 20mH,有的人可能會回答 10mH 。
不過很遺憾都不是,正確的答案 L=40mH 。如下圖,按右手法則已標(biāo)上電流方向和磁通方向,從圖中可以看出兩個線圈的磁通的方向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磁通是增加的不是相互抵消。
根據(jù)磁環(huán)電感量計算公式
式中:N = 圈數(shù), Ac = 截面積, 分母 Mpl = 磁路長度。
注意 N 有平方的,一組線圈的圈數(shù)是 N, 則兩組線圈的圈數(shù)是 2N,將 2N 代入到公式中分子有 4N2, 也就是說電感量為 4 倍。本例則為 40 mH。
再看看這樣測量得到的電感量應(yīng)該是多少?這樣測得的是什么電感量?
這個估計很多人都知道是 0mH,沒錯,理想狀態(tài)下就是 0mH。實際共模電感總有漏感、或差模電感成份,因此按此連接測量得到的數(shù)值就是漏感或者叫差模電感。共模電感中漏感和差模電感是一回事,可以稱漏感也可稱差模電感。一般做得好點的漏感在1-2%左右。但有時候會特意將差模電感和共模電感做在一起,這時候的差模電感量就按實際需要做了。
01共模電感 “Z” 字形符號代表什么?
共模電感的這個符號應(yīng)該很常見吧,但是符號中的 “Z” 一樣的符號該怎么讀?估計很少有人知道。
Z= Zorro (佐羅),很厲害的一個人物。共模電感也叫 Zorro 電感。英文中共模電感的叫法比較長 Common Mode Choke,或 Common Mode Inductor,也稱 Zerro Inductor,有時簡稱為 Zerro。
舉例:Fairchild 的關(guān)于濾波器的文章中也是這么用的,如圖:
共模電感會飽和嗎?
共模電感會飽和嗎?答案是非常難飽和,通常情況下無需擔(dān)心飽和問題,為什么呢?我們先來看看差模電流流過共模電感的情況。如圖,差模電流電流電感時其磁通是相互抵消的,也就是說,在磁路里基本沒有磁通產(chǎn)生,差模電流流過時沒有阻力,沒有損耗,簡單說,一個額定電流 5A 的共模電感流過 100A 的差模電流也不會飽和,當(dāng)然前提是導(dǎo)線夠粗。
共模電流的情況相對復(fù)雜一點,百度了一下發(fā)覺都是抄來抄去,都是籠統(tǒng)的說阻抗增加,但并沒有說明為何阻抗增加,基本沒什么參考價值。
我們按如下方法分析一下:
假設(shè)一對共模電流流向如下圖所示,兩個濾波電感各自獨立,沒有磁通上的聯(lián)系,這樣能不能濾波共模電流呢?當(dāng)然也能,相當(dāng)于差模電感,各自為戰(zhàn),效果差一點。
于是我們講兩個電感合二為一,如圖,這樣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顯然,流過 L1 的共模電流和流過 L2 的共模電流產(chǎn)生磁通相互疊加,總磁通增加。L1 和 L2 除了自感以外還有互感,L1 的電感量除了本身的電感外還要加上 L2 的互感,反之 L2 也一樣。
這樣情況又要分幾種
1)L1 的磁通會使 L2 產(chǎn)生互感電動勢,互感電動勢的方向總是要阻礙磁通的增加,于是在 L2 中產(chǎn)生和共模電流方向相反的電流,L2 的共模電流被抵消,反之,L1 對 L2 的互感電流也是與 L1 的共模電流方向相反,也就是說 L1 的共模電流被抵消。如下圖所示,L2 中的互感電流與 L2 的共模電流方向相反的:
2)電感量計算,如圖:
根據(jù)自感公式:
則 L1 的有效電感為:
設(shè):
于是有:
即共模電感量為繞組的兩倍。
對于差模電流有:
于是,差模電感
即:
也就是說差模電感量為0。
共模和差模的概念
共模和差模的概念:這個很好理解,看一下圖便知。
共模干擾來之何處?共模干擾的頻率如何?1MHz 以上還是 5MHz 以上?如圖:
共模干擾由 MOS 管的高 di/dt 引起,經(jīng)過變壓器間的電容 Cp 或雜散電容 C2 傳到副邊,以 Cp 為主,C2 基本可忽略。我們知道 Cp 很小,因此能傳到副邊的干擾頻率一定很高,低頻干擾信號過不去,因此 EMI 測試中的高頻部分基本就是共模干擾。究竟多少 MHz 與變壓器的結(jié)構(gòu)有很大的關(guān)系,層間電容大了則可能 1MHz 的共模能過去,層間電容小了,則只能是更高的頻率能過去,比如 5MHz 以上。
由此可見,變壓器的繞制對 EMI 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并且需要在漏感和繞組電容中折中考慮,漏感小了則初次級的電容一定大了,初次級的電容小了則漏感大了,初次級電容小則有利于抑制共模干擾,但漏感大了會在給原邊的 MOS 管帶來壓力。
如何既能減小原付邊電容又保持漏感小呢,目前看來=只有一個辦法,在原付邊件加屏蔽。簡單說,在原邊和付邊之間一圈不到的銅箔,銅箔不可繞滿,不可重疊,留 1mm 左后的空隙。實測效果不錯的,但變壓器繞制就復(fù)雜了。
我們來認(rèn)識一種新的電容,其實也不是新的只不過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很少有人用。
如圖,稱為 Feedthrough 電容,專門用于 EMI 抑制電路,其抑制高頻干擾效果相當(dāng)好。
其內(nèi)部等效結(jié)構(gòu)如圖
其在電路中的符號為:
其特點為,低 ESR,低 ESL,高諧振頻率,因此專用于 EMI 抑制。其參數(shù)等詳細(xì)資料可網(wǎng)上搜索廠家的說明書。
以下的圖應(yīng)足夠能說說明這個電容。
從上面的做圖可以看出這種電容的內(nèi)部其實是導(dǎo)線(實際有電感),導(dǎo)線外面通過做成電容形式,并把電容一端接地,因此低頻或直流信號完全不受阻,但高頻則會通過電容接地。由于該電容沒有引腳,因此 ESL(等效串聯(lián)電感)很小,這個至關(guān)重要。
為什么電容的諧振頻率要高?
如圖,所有電容的 ESR 和阻抗曲線都有相似形狀,只是 ESR 或諧振點的位置不一樣,圖中諧振點左面電容呈容性,即具有電容的特性。但是工作頻率高了以后,電容的容性越來越小,過了諧振點后,電容的容性便消失,于是電容變成了電感。可想而知,本來在電路里放了一個電容,結(jié)果變成了電感,那是什么后果?
認(rèn)識一下典型的濾波電路,如圖所示:
共模濾波器和差模濾波器對差模信號濾波效果對比,差模濾波器在濾出疊加在信號上的噪聲后導(dǎo)致波形失真。
但使用共模濾波器濾出信號上的噪聲后波形沒有失真。
因此,對于數(shù)字信號如有噪聲需濾除采用共模濾波器比較合適。
說濾波器就不能不說濾波器的階數(shù),談到濾波器我們可能會聽到或看到濾波器的階數(shù),那么什么是濾波器的階數(shù)呢?我們看以下最簡單的 RC 濾波器,那是幾階?
答案是:一階,英文叫 First Order
那這種呢?
還有這種濾波器是幾階的呢?
答案都是二階,英文叫 Second Order
這樣說應(yīng)該明白什么是濾波器的階數(shù)了吧? 簡單講,有多少個儲能元件就是幾階,RC 濾波器只有一個電容則是一階,LC 濾波器有兩個儲能元件則是二階,與前后關(guān)系無關(guān)。
如下最常見的 PI 濾波器就是三階的了
那么一階、二階、三階濾波器性能上有何區(qū)別?
可以濾什么頻段是電感電容取值問題,但不同階數(shù)的濾波器還有更重要的特性,就是衰減信號的斜率問題。
我們先弄清幾個概念:
① 十倍頻,這個應(yīng)該不難理解,從數(shù)軸上看,十倍頻就是頻率增加10倍,比如 2 到 20Hz 就是一個十倍頻,那么 50 到 5000Hz 是幾個十倍頻呢?
我們以一階和二階濾波器的衰減曲線為例,見圖
圖中橫坐標(biāo)是頻率,用對數(shù)表示,縱坐標(biāo)表示增益,單位為 dB,注意圖中的圓點處,右面一條是一階濾波器的衰減曲線,圓點從1 到 2 頻率增加了十倍,從縱坐標(biāo)中可以看到增益下降了 20dB,通常稱為10倍頻程衰減 20dB,左面一條曲線是二階濾波器,不難看出10倍頻程衰減 40dB。
由此可知,濾波器每增加一階,十倍頻程衰減增加 20dB,如下圖所示。
編輯:hfy
-
濾波器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161文章
7876瀏覽量
179067 -
emi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53文章
3606瀏覽量
128295 -
RC濾波器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75瀏覽量
16738 -
共模濾波器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42瀏覽量
17079 -
電感電容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21瀏覽量
437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guān)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