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洲的半導體制造商,全部停止向中國汽車廠家提供芯片。在消耗完現(xiàn)有的存量后,中國汽車進入大面積停產狀態(tài)。
中國自主品牌98%以上的車載半導體來自于歐美供應商,在貨源受限的情況下,進入無限期停產狀態(tài)。部分自主品牌不得不修改車載半導體的標準,改用1990-2000年代的淘汰產品。
跨國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合資公司被迫進行調整,特別是以德國為主的歐洲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做出兩種方案:一種方案是徹底退出全球的最大汽車市場;一種方案是把中國的業(yè)務和全球的業(yè)務進行分拆,使中國業(yè)務更加獨立于全球業(yè)務,采取雙系統(tǒng)的做法。
負責向中國及全球各大整車制造提供集成半導體總成的前十大供應商:恩智浦、瑞薩電子、英飛凌、意法半導體、博世、德州儀器、安森美、羅姆半導體、東芝、亞德諾,掌控了全球車載半導體市場的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球TOP40的半導體生產商,掌控了車載半導體95%以上的市場份額。
迫于現(xiàn)實的壓力,這些歐美車載半導體主要供應商選擇了與美國站在一起。雖然中國在車載半導體的IC設計、封裝測試、晶圓制造、設備制造、原材料等各個領域都有所突破,但在一定時間內,還必須依賴這些巨頭。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
風暴即將來臨
2021年1月14日,中國歐盟商會在《脫鉤:全球化何去何從》的報告中,從政治、金融、供應鏈、研發(fā)、數(shù)據(jù)和標準等九個領域評估世界兩大經濟體脫鉤的影響。
120家受訪的企業(yè)中,多數(shù)人認為政治、金融和貿易層面的脫鉤風險相對可控,但科技領域的脫鉤,將使得歐洲企業(yè)特別是歐洲汽車制造商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們得為最糟糕的情況做好準備,有可能被迫對國際業(yè)務進行成本高昂的分離
受疫情的影響,全球汽車行業(yè)正在經歷車載半導體短缺帶來的影響,從美國到德國,從中國到日本,從巴黎到曼谷,因芯片供應不足而帶來的停產,已經演變成全球危機。
自2018年美國調整對華政策后,歐美日韓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產業(yè)鏈調整已經開始。現(xiàn)在,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極限壓力狀態(tài)不斷升級,絲毫看不到緩解的曙光,這更讓芯片在汽車領域變得敏感:
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嘗到了關鍵零部件中斷的滋味。半導體短缺,會立刻造成中國某地生產工廠停產。要恢復到正常水平,通常需要9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
在最壞的局面出現(xiàn)時,歐洲企業(yè)特別是歐洲汽車制造商以及歐洲的車載半導體供應商將不得不做出選擇,異常嚴重并具有巨大破壞性的后果隨時可能出現(xiàn)。
歐盟的這份報告,與其說是預警方案,不如說是一次壓力測試。
中國各大汽車制造商的產能規(guī)劃接近6000萬輛,占全球汽車總產量的比重超過60%,而以納米計算的芯片正決定著一切。
編輯:hfy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57瀏覽量
105695 -
半導體制造
+關注
關注
8文章
446瀏覽量
24726 -
車載半導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6瀏覽量
629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國汽車報:程翧璣垣,多核MCU虛擬化的優(yōu)選答案 | 媒體視角

高速、高分辨率、大面積成像應用的理想選擇——Falcon4-CLHS工業(yè)相機

纖納光電刷新鈣鈦礦組件大面積效率紀錄,凍晶技術開創(chuàng)GW級生產新時代

高溫大面積碳化硅外延生長裝置及處理方法

共筑國產汽車芯片未來,中國汽車芯片聯(lián)盟全體大會即將開啟

意瑞半導體榮獲2024中國汽車芯片創(chuàng)新成果獎

意法半導體亮相第31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
沃爾沃汽車榮獲2024中國汽車金扳手獎“充電服務體驗獎”
東軟睿馳獲選2024中國汽車軟件優(yōu)秀創(chuàng)新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