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和生產的發展,智能工廠的建設也開始在工廠中普及。關于智能工廠的建造,許多人錯誤地理解為就是智能設備和智能機器的組合。實際上,要建造一座現代化智能工廠是一件細致、復雜的工作,其中不僅涉及到智能制造軟、硬件的有機結合,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其有效地布局于企業自身的生產實踐中。
現在很多人,很多企業,很多制造業都找追求智能工廠,智慧工廠,甚至很多制造業企業家到處找工程師,行業專家,打造自己的最高效,最安全,最省事,最便捷,最節約的智慧工廠。打造智能工廠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管理智能化、裝備智能化、產品智能化。將堅持的事做到極致,是最高的境界。智能工廠也是普及工業4.0的理念思維。
智能工廠是輔助在工業4.0,一種在信息技術發展到新階段產生的新的工業發展模式。從終極目標來看,工業4.0不能為技術而技術,核心在于提高企業、行業乃至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工業專用軟件
在研發設計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研發工具軟件和工業設計軟件,采用“共建共享”機制建設科技情報信息庫、專利文獻數據庫、工業設計素材庫等,推廣計算機輔助工程(CAE)、工業仿真等技術,提高研發設計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縮短研發設計周期。
在生產加工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工業控制軟件、數控系統,推廣智能控制、工業機器人、快速成型、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網絡協同制造、制造執行系統(MES)等技術,提高生產設備和生產線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進料設備、加工設備、包裝設備等的聯網協作,打造“無人工廠”。
在企業管理方面,鼓勵軟件企業開發智能化的管理軟件。鼓勵工業企業開展ERP和MES集成應用,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車間管理,實現生產管理的智能化。推廣商業智能(BI)系統,鼓勵企業建立知識庫和知識管理系統,發展輔助決策的“儀表盤”系統,通過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聯機處理和數據挖掘,實現管理決策的智能化。
打造智能裝備體系
對于機械裝備行業,發展高端智能制造裝備,包括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等,發展智能儀器儀表、智能工程機械等。智能裝備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和深度融合。
我國將重點推進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自動化成套生產線,智能控制系統,精密和智能儀器儀表與試驗設備,關鍵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專用裝備的發展,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精密化、綠色化,帶動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工業與信息化融合
在企業內部信息化集成應用方面,以信息化推進研發設計與生產制造的集成、生產與管理的集成、生產與銷售的集成、業務與財務的集成、總部與分支機構的集成,實現產銷銜接、管控一體,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減低成本,控制風險。
在企業之間信息化集成應用方面,以信息化推進產業鏈協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進行信息系統對接,相互共享設計、庫存、物流等信息,以提高協同效率,降低總成本,實現即時生產。
根據我國工業與信息化融合規劃:到2025年,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主要領域、主要環節得到充分有效應用,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和產業鏈協同能力顯著增強,重點骨干企業實現向綜合集成應用的轉變,研發設計創新能力、生產集約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生產性服務業領域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水平成為領軍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應用成本顯著下降,信息化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特征。
生產需要的產品時,可以智能利用有關能源。通過IT技術,可以保證對于能源的使用是以最為有效的方式進行。物聯網是把所有各種各樣的部件考慮進去;而今后做決策時,是把所有的組織體系考慮進去,這是一種整體的思考方法。這將使產業鏈分工變得高度有效,相互又非常精準地對接。
未來可以看到一個智能化的經濟體:包括智能化的生產、工廠、生活、家居、交通、物流、治理、環境、人的活動等產業鏈要素。這個過程實際上由IT系統加以控制,IT系統知道如何組織生產,來收集所有的數據,并用一種控制的方式與有關各個環節進行互動。未來整個生產當中捕捉到的數據都可以進行實時分析,幫助人做出決策,進行一些設定同時進行傳輸,而且在發生某些故障時,自動發送警告。
工業4.0用了很多IT技術,毫無疑問會重新塑造整個生產流程,原來的工人會受到影響。工人會產生擔憂,在這種擔憂下,會不配合和加以破壞;因此需要和他們進行討論,告訴他們未來的整個工作場景是怎樣的,希望他們參與進來,讓這樣的技術最終改善他們的處境,而不是相反。
如此,智能工廠的生產組織變得極其高效。同時,單體智能工廠也可以成為聯合體,即把外部的一些工廠包括進來。比如單體智能工廠在進行生產時,一旦某些原料用完了,廠外供應商會自動獲取信息,然后就會自動交付定額的原料。智能工廠和廠外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通過智能系統進行整合,這是非常和諧的互動,可以誕生智能化的商業模式,即:隨時在生成數據,隨時按照精確的數據讓生產方了解情況,來改善生產當中的狀況。
在當前環境下,邁向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身處智能制造時代的企業管理者們需要擦亮雙眼、時刻保持前瞻性,才能抓住智能制造飛速發展的浪潮,保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責任編輯:YYX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38瀏覽量
119748 -
智能工廠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53瀏覽量
429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