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最新消息,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全線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后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后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
目前,空間站工程按計劃、按節點積極穩妥地推進,工程所需的關鍵技術已全面突破。
預計從2021年到2022年,我國擬通過11次飛行任務,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在軌建造。
按照計劃,第一批將陸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計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同時對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進行進一步驗證,包括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
空間站建成之后,我國將高密度實施飛行任務,航天員將長期在軌駐留,還將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早在10年前,我國就全面啟動了空間站的研制任務。“十三五”期間,我國先后發射了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驗證了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的關鍵技術,為空間站研制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同時,本次任務對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與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航天員系統等各大系統進行了合練,全面考核了空間站系統的正確性。
我國空間站工程使用的空間站各艙段、載人飛船、貨運飛船、運載火箭及其他分系統的部分產品,全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
據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介紹,現在是核心艙最關鍵的研制時期,團隊正緊張地進行各項地面驗證,以確保有效地識別風險,控制好產品質量,把問題消滅在地面研制期間。
楊宏說,全體研制人員經過10年的努力,目標就是早日建成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建造成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開展大規模的科學實驗,服務于國家戰略和國民經濟,發揮載人航天的巨大的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
此外,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相關負責人還透露,工程還在組織載人月球探測的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
責編AJX
-
載人飛船
+關注
關注
0文章
72瀏覽量
16324 -
空間站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5瀏覽量
153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之重器丨世界首個2000米級載人駐留實驗室開建,深海科研新突破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的建設意義
康尼新能源與汽車之家南京空間站達成戰略合作
廣汽集團參與中國載人月球車研發
NASA將首次通過Twitch平臺直播國際空間站活動實況
亞馬遜啟動“登月”計劃,目標部署10萬顆自研AI芯片
阿爾特曼引領OpenAI啟動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樂道汽車推進千站計劃,加速換電網絡建設
日本將發射首顆木質外殼衛星,預計9月抵達空間站
NASA本周六批準波音Starliner試飛,首次載人飛行測試在即
微軟官宣VBScript棄用計劃
中科宇航研發太空旅行飛行器,預計2028年開展太空邊緣載人旅游
新火種AI|重磅突發!OpenAI聯合創始人官宣離職,GPT-4負責人將接任職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