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霜降,距離立冬只剩半個月的時間,距離2021年也僅剩七十多天。
自即日起至年底,我們要用近70天時間開展攻堅行動,確保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
今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最后一年,今年經過三個季度的整治,全國空氣質量改善成效尤為顯著,有些城市優良天數超過兩百天,同比往年均有較大的提升。取得這些成效的一部分原因便是在各大施工場地,如城市建設、道路挖掘、老房拆遷等,安裝了揚塵監測系統,通過揚塵監測系統在各大污染源的普及,使揚塵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數據監控。
冬季是重污染天氣的高發季,除了建筑施工等污染源。今年的采暖季也即將開始,采暖季期間,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大,靜穩天氣較多,很容易形成高污染天氣,影響群眾正常生活。既要保證建筑施工的進行,又要保證咱們能夠溫暖過冬,還要保證在《藍天保衛戰》最后一個季度大氣質量不反彈。這些能夠做到一點都不容易,更不要說同時做到三點,這時候就需要再次普及一下揚塵監測系統的知識了。
為了方便大家更容易理解,首先疑問三連:揚塵監測系統監測的是什么?揚塵、霧霾等大氣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有什么良好的控制方法?
揚塵監測系統主要檢測三種參數,分別是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其中PM2.5一般占比較低,傳統的檢測方式為上門抽檢,該種方式會涉及高額的人力成本,也并不能全面的反應工地揚塵問題,所以我們需要使用到揚塵監測系統的幫助。
二、揚塵、霧霾等環境污染的危害
揚塵污染存在危害的主要原因是其可以作為一些有害物質的載體,例如:重金屬、多環芳烴、甚至細菌和病毒。這些有害物質擁有載體之后就會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并且部分較小的顆粒物還可以較長時間的懸浮于空中,被人們所吸入。長時間、高濃度的吸入均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
三、揚塵監控及其控制方法
揚塵監測系統可以幫我們確定污染源的位置,但是具體控制還需要我們自己操作。針對大部分施工揚塵控制有著一套完整的措施,這些可以大大降低揚塵污染的擴散。例如:路面鋪裝和灑水、建立防塵網、覆蓋防塵布、使用化學抑塵劑、搭建圍擋等。這些措施及控制TSP、PM10、PM2.5的預估效率均可以在《揚塵源顆粒物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中查詢到。
揚塵監測系統除了能夠現場環境要素之外,還可以實現無人監管自動工作的功能,無需人工值守就可實時掌握在建工程的環境情況的功能,節省了人力物力,加強和提升了監管的力度和水平,同時能夠提升高了治理工地現場環境污染的能力,大大的降低了建筑工地對周圍環境及城市的污染的程度。
責任編輯:xj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83瀏覽量
756250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755瀏覽量
81502 -
數據監控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6瀏覽量
65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車載氣象監測站:實時監測道路風速風向溫濕度氣壓揚塵等
基于SX1281芯片的醫療環境監測方案
大氣污染監測系統方案:智慧環保監測的"千里眼"
![大氣<b class='flag-5'>污染監測</b><b class='flag-5'>系統</b>方案:智慧環保<b class='flag-5'>監測</b>的"千里眼"](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CC/wKgZomcof1KAc4DfAAJlJSCqUfw354.png)
智能監測隧道預警監控量測管理系統
![智能<b class='flag-5'>監測</b>隧道預警<b class='flag-5'>監控</b>量測管理<b class='flag-5'>系統</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D6/wKgaomcW_X2AQ9sSAAD0Ir8AXXE517.png)
污水監測系統:實時、全面監測水質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7/0D/wKgZombs_jmAdhbnAATotqp4qEU908.png)
港口霧炮機數據采集遠程監控系統解決方案
![港口霧炮機<b class='flag-5'>數據</b>采集遠程<b class='flag-5'>監控</b><b class='flag-5'>系統</b>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7/08/wKgZomaDlCaAOlwgAAPVgT1WpFg847.png)
地下水污染監測智能預警系統解決方案
![地下水<b class='flag-5'>污染監測</b>智能預警<b class='flag-5'>系統</b>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CE/wKgaomZNaxKALSWFAADyVmp1_Ks108.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