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可預測性,我們的傳統解決方案通常是將多余的能源數回當地電網,或將其隔離在公用事業規模的電池中。但隨著我們越來越多的發電是由可再生能源創造的,它們的生產能力有可能超過當地電網,而電池技術的規模成本可能很快變得令人望而卻步。
另一種選擇是將多余的能量用于驅動催化反應。CMU化學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Zack Ulissi告訴Engadget:“我們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儲存能量。最著名的是你把水電解成氫和氧。”他補充說:“我們還可以用它生產甲醇,這是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也可以制造乙醇作為液體燃料。”由于阿肯色大學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2019年的一項發現,我們甚至可以重新催化乙醇,在任何燃燒的情況下直接從各自的分子中剝離電子。
但是為了使催化過程可行和有效,催化劑必須盡可能高效。然而,考慮到催化劑通常由3-或4-元素組合而成,而該組合來自于近50個潛在元素,如果再加上其他一系列的化學和結構變量——從成分比例到元素結構再到催化劑的物理表面形狀——就有數十億種潛在的方法可以制造出“最好的”催化劑。這只是一個化學反應。
研究新的潛在化合物的過程相當緩慢,因此為了幫助加速催化劑的生成過程,Facebook人工智能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合作開展了開放催化劑項目。據該公司近日的一篇博客文章稱,他們計劃在開源數據上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以“準確預測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大大快于科學家們今天所依賴的大量計算的模擬”。
這些模擬包括密度泛函理論(DFT),化學工程師將經常使用該量子力學系統來尋找最有前途的候選人,并避免潛在的研究僵局。
Ulissi解釋說:“密度泛函理論是解決電子在系統中相互作用方式的一種方法,現在,如果您認為使用量子力學來模擬多體系統中電子,原子和分子的相對運動,以試圖找到具有最低最終能量(“松弛狀態”)的構型,則需要大量的處理能力和計算時間,即使可以訪問Facebook的服務器,單個候選材料迭代的松弛計算也可能需要12到72小時。
因此,Facebook和CMU并沒有試圖強行應用這些數十億個排列的方法,而是建立了Open Catalyst 2020數據集,該數據集統計了所吸附在130萬個分子在表面上的情況,并計劃利用它來訓練“基本物理學”上的機器學習算法。指導量子力學,教授模型以根據過去的數據估算分子的能量和作用力。”
Facebook AI研究科學家拉里·齊特尼克(Larry Zitnick)在周三的博客文章中指出,不僅如此大的數據集不僅應該有助于極大地改善ai學習模型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教會他們“在無機界面上控制分子的基本物理原理”。
如果研究人員成功地訓練了ML模型,“我們可以花費過去八個小時的時間,很可在一秒鐘之內完成它們……我們我希望基本上用ai學習算法取代DFT。”
“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想親自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催化探索,而不僅僅是測試10或10,000、100,000或數百萬,而是開始測試數十億種不同的可能性。”
因此,Open Catalyst 2020數據集已開源,可供研究團體使用。Zitnick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使用數據集舉辦一次Facebook挑戰賽。
原文標題:Facebook部署人工智能尋找可在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045瀏覽量
27924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88瀏覽量
249145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501瀏覽量
13455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1072瀏覽量
134926
原文標題:Facebook部署人工智能尋找可在生能源存儲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NVIDIA RTX 5880 Ada GPU賦能達卯智能能源大模型

GIGABYTE CES 2025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計算解決方案
機智云入選廣州市“人工智能+”優秀解決方案冊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關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risc-v在人工智能圖像處理應用前景分析
人工智能ai4s試讀申請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
報名開啟!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將啟幕,國內外大咖齊聚話AI
鯤云科技AI視頻分析解決方案入選人工智能典型應用示范案例

安富利攜手恩智浦推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