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www成人影院-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www视频-在线观看操-欧美18在线-欧美1级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云計算到底是誰發明的?

電子設計 ? 來源:電子設計 ? 作者:電子設計 ? 2023-11-09 15:23 ? 次閱讀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說到云計算的起源,公眾普遍認為,谷歌前 CEO 埃里克·施密特是云計算概念的第一個提出者。

2006 年 8 月 9 日,在搜索引擎大會(SES San Jose 2006)上,他提出了“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也有人認為,當今云計算市場的龍頭老大——美國亞馬遜(Amazon)公司,在更早的 2006 年 3 月,就正式推出了自家的彈性計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務,是事實上的云計算開創者。

其實,準確來說,不管是谷歌還是亞馬遜,都不是云計算的發明人。云計算概念的提出,遠比我們想象中要早得多。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針對云計算來一次徹底的“尋根問祖”。

▉ Part.1 公共計算——云計算理論的萌芽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的計算機通識課本里說過,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 ENIAC(埃尼阿克)。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

其實,嚴謹來說,ENIAC 只能算是世界上第二臺電子計算機。在它之前,還有一臺名叫阿塔納索夫 - 貝瑞(Atanasoff–Berry Computer)的計算機,簡稱 ABC 計算機。只不過這臺 ABC 計算機不可編程,所以 ENIAC 是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

ENIAC 的出現,宣告了計算時代的開始,從此人類打開了計算機世界的大門。

像 ENIAC 這樣的早期計算機,體型巨大、耗資昂貴,計算能力也非常有限。最重要的是,它缺乏多用戶能力,同一時間只能被一個人占用。大家都想用的話,只能排隊。

1955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教授提出了 time-sharing(分時)的技術理念,希望借此可以滿足多人同時使用一臺計算機的訴求。

約翰·麥卡錫(1927-2011)

這個約翰·麥卡錫大家應該很眼熟,沒錯,他就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概念的提出者,世界公認的人工智能之父,后來在 1971 年獲得了圖靈獎。

無獨有偶,1959 年 6 月,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Christopher Strachey)在國際信息處理大會上,發表了一篇學術論文,也是關于大型機共享使用的,名字叫做《大型高速計算機中的時間共享(Time Sharing in Large Fast Computer)》。

克里斯托弗·斯特雷奇(1916-1975)

在這篇論文中,虛擬化的概念被首次提出。現在我們都知道,虛擬化是如今云計算架構的基石。當時那篇論文,絕對堪稱“驚為天人”。

到了 1961 年,又是咱們的大神約翰·麥卡錫,在麻省理工學院一百周年紀念慶典上,首次提出了 Utility Computing(公共計算服務)的概念:

“如果我設想的那種計算機(注:即分時計算機,同時支持多人同時使用的計算機)能夠成真,那么計算或許某天會像電話一樣被組織成公共服務…… Utility Computing(公共計算服務)將是一種全新的重要工業的基礎。”

這個 Utility Computing 的翻譯,其實行業里存在一定的爭議。Utility 有“公共服務、實用、效用”的意思,有人把它翻譯成公共計算,也有人翻譯成效用計算。

麥卡錫的理念,其實借鑒了傳統的電廠模式。

說白了,就是把計算資源當作是一種像電一樣的能源資源。用戶可以像把燈泡插入插座一樣,隨時隨地使用計算資源,并根據使用量進行付費。

受麥卡錫觀點的影響,麻省理工學院和 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下屬的 IPTO(信息處理技術辦公室)共同啟動了著名的 MAC(Multiple Access Computing)項目。DARPA 還專門提供了約 200 萬美元的項目津貼。

MAC 項目的目標,就是開發“多人可同時使用的電腦系統”。實際上,這就是“云”和“虛擬化”技術的雛形。

1964 年,大西洋月刊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Computers of Tomorrow(明日計算機)》的文章,詳細分析了公共計算服務與公共電網的異同點。

文章指出,計算想要成為像電網那樣的公共服務,需要關注三個問題:

接口——用戶如何和資源進行對接?


服務設備——用戶通過什么設備將資源轉換成服務?


產品同質性——電總歸是電,而計算是一種復雜的服務,存在多樣性,存在不同的編程語言和硬件,如何兼容、交互?

1965 年,在《The Computers of Tomorrow》的影響下,MAC 項目組開始開發 Multics 分時多任務操作系統。在這個過程中,GE(通用電氣)被選為硬件供應商,IBM 出局。貝爾實驗室后來也加入到 MAC 的軟件開發中。

1965 年,從 MAC 中出局的 IBM 開始研發 CP-40/CMS 分時操作系統,該系統于 1967 年發布,是歷史上第一個虛擬機系統。

1969 年,受不了 Multics 緩慢進展的貝爾實驗室從 MAC 項目退出,開始開發 Unix 操作系統(1970 年問世)。

1969 年,在約瑟夫·利克萊德(J.C.R.Licklider,IPTO 負責人)的推動下,ARPA(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研究的計算機網絡 ARPANET 誕生。

我相信大家都認識 ARPANET,沒錯,這就是后來的 Internet。

約瑟夫·利克萊德(1915-1990)

自此,云計算所依賴的三大底層技術全部出現了:

用于管理物理計算資源的操作系統


用于把資源分給多人同時使用的虛擬化技術


用于遠程接入的互聯網


▉ Part.2 網格計算——云計算理念的復蘇

雖然云計算基礎技術紛紛出現,但 20 世紀 70-80 年代,人們沉浸于 PC 市場的繁榮,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軟件和網絡上,進而忽視了對 Utility Computing 的關注。

1984 年,SUN 公司聯合創始人 John Gage(約翰·蓋奇)提出 “網絡就是計算機(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重要猜想,用于描述分布式計算技術帶來的新世界。云計算,其實就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

約翰·蓋奇

然而,人們仍然沒有對云計算引起足夠的關注。

直到 90 年代,云計算相關的理念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不過這次它換了一個更簡單的名字,叫做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

網格(Grid)的叫法,和我們日常理解的“網格化管理”有很大不同,它是直接照搬自電網的概念(Electric Power Grid)。它的本質目的,還是把大量機器整合成一個虛擬的超級機器,給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也就是公共計算服務。

1996 年,康柏(Compaq)公司的一群技術主管在討論計算業務的發展時,首次使用了 Cloud Computing 這個詞,他們認為商業計算會向 Cloud Computing 的方向轉移。

1996 年 11 月 14 日,康柏公司關于 cloud computing 的商業計劃

這是 Cloud Computing(云計算)概念的真正首次出現。

1997 年,美國教授 Ramnath K. Chellappa 對“Cloud Computing”這個詞做出了首個學術定義:“計算邊界由經濟而并非完全由技術決定的計算模式”。

拉姆納特·K·切拉帕(印度裔)

此后的云計算發展,掀起了一股小高潮——

1997 年,InsynQ 基于 HP 的設備上線了按需使用的應用和桌面服務。

1998 年,VMware 公司成立,并首次引入 X86 的虛擬技術。同年,HP 成立公共計算部門。

1999 年,MarcAndreessen 創建 LoudCloud,是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的 IaaS 平臺。

同年,salesforce.com 公司成立。這家公司是目前公認的云計算先驅,創始人是幾個 Oracle 公司前高管。

公司成立之初,他們就喊出了“No Software”的口號,宣布開啟”軟件終結“革命。

他們通過自己的互聯網站點向企業提供客戶關系管理(CRM)軟件系統,使得企業不必像以前那樣通過部署自己的軟件系統來進行客戶管理。這就是最早的軟件即服務(SaaS)模型。

2000 年,Sun 公司發布 Sun cloud。

2001 年,HP 公司發布公共數據中心產品。

……

此時此刻,云計算已經是呼之欲出了。


▉ Part.3 亞馬遜&谷歌——云計算的正式誕生

2000 年,當時美國電子商務公司 Amazon 正在開發電商服務平臺 Merchant.com,旨在幫助第三方公司在 Amazon 上構建自己的在線購物網站。

不過,因為架構設計能力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問題,這個項目進展緩慢。

于是,亞馬遜的管理層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將已有的代碼進行解耦,設計成獨立的 API 服務,然后讓內部或外部應用進行服務調用。這樣,既可以節約后續的開發工作量,也可以增強系統的靈活性和復用度。

由此,2002 年亞馬遜啟用了 Amazon Web Services(AWS)平臺。當時該免費服務可以讓企業將 Amazon.com 的功能整合到自家網站上。


2003 年,安迪·杰西(Andy Jassy),當時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亞馬遜創始人)的秘書長,現在 AWS 的 CEO,在貝索斯的家里召開了一次管理層會議。會上,大家決定要把應用開發的通用部分抽離出來,做一個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平臺,讓內外部開發者可以基于這個平臺開發自己的應用。

安迪·杰西

隨后,他們整理了一系列可以成為公共服務的候選模塊,并從中挑了服務器、存儲和數據庫三個部分開始。不僅因為這三個需求最多,還因為 Amazon 最擅長這部分,畢竟低利潤率商業模式讓他在如何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上頗有積累。

2006 年,亞馬遜推出了兩款重磅產品,分別是 S3(Simple Storage Service,簡單存儲服務)和 EC2(Elastic Cloud Computer,彈性云計算),從而奠定了自家云計算服務的基石(直至今日都無人可以撼動)。

在那一期間,谷歌其實也沒有閑著。這家誕生于 1998 年的年輕公司,在 2003~2006 年期間,連續發表了四篇重磅文章,分別關于分布式文件系統(GFS)、并行計算(MapReduce)、數據管理(Big Table)和分布式資源管理(Chubby)。

這些關鍵技術不僅奠定了谷歌自家的云計算服務基礎,也為全世界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06 年,27 歲的 Google 高級工程師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第一次向 Google 董事長兼 CEO 施密特提出“云端計算”的想法。在施密特的支持下,Google 推出了“Google 101 計劃”,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

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亞

后來《財富》雜志 10 大最具頭腦人物授予其“最聰明的工程師”稱號。

于是,就有了本文開頭施密特發表的講話。

至此,云計算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正式來到了公眾的面前。隨后的云計算,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并最終滲透到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

    文章

    7974

    瀏覽量

    13974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維碼

掃碼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師交流群

    評論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ADS1298 tdr的值到底是多大,跟采樣率等有沒有什么關系?

    我想請問一下, 1、tdr的值到底是多大,跟采樣率等有沒有什么關系。數據手冊上只找到建立時間,好像沒有這個時間的值,28頁那個最小SCLK時鐘為110khz是怎么計算的。 2、 tdr到底是
    發表于 02-13 06:11

    ADS1298的操作溫度范圍到底是多少?

    ADS1298是 0°Cto +70°C;工業級ADS1298I 是 –40°Cto +85°C。 現在不知道ADS1298的操作溫度范圍到底是多少?
    發表于 02-10 07:19

    ADS1298ECG-FE原理圖上看見很多NI的符號,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們在ADS1298ECG-FE原理圖上看見很多NI的符號,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具體的值是多少呢? 如下面兩個圖所示: R1, R2電阻的值是多少? 這個比較重要。 R59 - R66又是多少? 麻煩你們回答一下。 謝謝
    發表于 02-05 08:16

    ADS1278的參考電壓的要求到底是怎樣的?

    <27MHz為例,Vrefp輸入范圍為0.5到3.1V 而后文又提到,參考輸入電壓的范圍為AGND-0.4v to AVDD+0.4v 問題1. 這個參考電壓的要求到底是怎樣的? 問題2.
    發表于 01-23 08:02

    TLV320AIC3254內部中的ADC處理模塊和minidsp到底是什么關系?

    我想請問一下幾個問題: 1.3254內部中的ADC處理模塊和minidsp到底是什么關系,是并列的還是串行關系?還是ADC處理模塊就是minidsp特殊情況下的部分? 2.minidsp的抽取因子該怎么理解,到底怎么使用?
    發表于 10-31 06:02

    請問TPA3130D2的芯片絲印到底是PTPA3130還是TPA3130呀?

    TPA3130D2的芯片絲印到底是PTPA3130還是TPA3130呀
    發表于 10-23 06:13

    請問PCM2903C的溫度范圍到底是多少呢?

    如下圖,PCM2903C的溫度范圍到底是多少呢? 如果用在-25~85℃,是否會出問題?
    發表于 10-14 07:14

    放大器的共模輸入電壓到底是指什么?

    請問放大器的共模輸入電壓到底是指什么?
    發表于 09-19 07:17

    功放和運放到底是什么區別?

    想請問一下功放和運放到底是什么區別,感覺只要接一個小負載,運放的輸出電流也可以很大啊?到底有什么區別啊
    發表于 09-10 07:00

    請問LMV772到底是雙電源還是單電源啊?

    請問LMV772到底是雙電源還是單電源啊?手冊前面寫的太模糊了。求指教
    發表于 09-09 07:10

    運放的輸入電容到底是什么?

    我想請問一下運放的輸入電容到底是什么?
    發表于 09-04 06:52

    LMH6502的輸入電壓到底是多少?

    LMH6502的輸入電壓到底是多少,我稍微給如大一點點的信號,放大不行還能接受,我衰減都失真,
    發表于 08-27 07:02

    科技報到:從計算到AI大模型,巨頭生態革命邁出關鍵一步

    科技報道原創。 2024年注定是計算發展的關鍵時間節點。 過去兩年多時間里,計算行業被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降價”,在市場增速放緩,甚至
    的頭像 發表于 08-26 15:00 ?444次閱讀
    科技<b class='flag-5'>云</b>報到:從<b class='flag-5'>云</b><b class='flag-5'>計算到</b>AI大模型,<b class='flag-5'>云</b>巨頭生態革命邁出關鍵一步

    如何理解計算

    計算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計算和傳統IT技術的區別? 華納如何幫助您實現
    發表于 08-16 17:02

    運放旁路電容必須靠近芯片引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運放旁路電容必須靠近芯片引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有的說是怕走線的電感與旁路電容形成諧振,旁路電容靠近運放的時候走線的電感不應該更大了嗎(走線越長,走線的寄生電感也就越大)
    發表于 08-01 06: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久久精品最新 | 国产三级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在线观看 | 妇乱子伦激情 | 天天天做天天天天爱天天想 | 免费看男女下面日出水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 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在线a网站 | 色妞综合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久草免费在线播放 | 伊人久久香 | 五月激情丁香 |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超级毛片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 失禁h啪肉尿出来高h男男 | 亚洲人成一区 | 久久51| 色西西| 色福利网站 | 狠狠噜噜 | 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 | 毛片在线看免费版 | 五月丁五月丁开行停停乱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 | 一级欧美日韩 | 美女一级牲交毛片视频 | 欧美成人免费夜夜黄啪啪 | 狠狠操精品视频 | 天天在线天天看成人免费视频 | 亚州人成网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六月色 | 色四虎| 亚洲精品香蕉婷婷在线观看 |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 看日本黄色大片 | 日韩三级毛片 | 456主播喷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