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拿到DesignCon的文章后,弱水三千,我們不會只取一瓢,習慣上就會過一遍每一篇slides(為什么先是看PPT?也沒什么,主要因為快……)
但好像你去商場買東西一樣,會發現琳瑯滿目的商品,不一定每一款都適合你。同樣文章也是各個小領域都有涉及,我們主要還是關注和我們相關的。之前我們bruce也發過觀后感啦,在我們熟悉的PCB的大領域里有高速方面的56/112G的發展,有PCIE的,有DDR方面的,有對銅箔粗糙度,材料方面的研究。
除此之后,作為高速先生的我,很驚訝的發現了居然還有不少關于仿真的文章。實際上在短暫的驚訝之后,又感覺一切也是順其自然,我們以前老是說仿真的意義是在于你不能憑經驗和理論去預測信號的趨勢和走向的時候需要去做的。
我們也在很多場合里說過,很多信號其實是不需要進行仿真的,因為我們可以預測到它最終的設計是能夠滿足要求。然而去到了25G,56G以上這個范疇后,我們也很難去拍腦袋就說這對走線一定OK。細微的設計忽視和加工誤差都會是成功與失敗的臨界點,因此仿真技術的發展就變得不那么意外了。本期我先和大家分享一篇仿真的文章,個人認為是比較經典和實用的。本人也盡量為大家把這篇有點燒腦的文章解讀得通俗易懂一點哈!
這篇文章的名字就如下圖所示啦!應該可以翻譯為一步步(手把手)教你學會如何進行仿真測試校準,提高我們的仿真精度。
其實它的下面還有一個小標題,可能更能說明這篇文章要講的是什么。
主要研究如何進行25G-NRZ/56G-PAM4高速鏈路的仿真測試的校準擬合。
首先看看它要進行仿真測試的東東是什么?如下所示:
鏈路包括了從主芯片的pin到PCB走線到連接器的footprint再接上連接器,然后再經過cable在遠端的SMA頭,劃分開來就是如下圖所示的幾部分:對于傳輸線和BGA,連接器結構,其實我們需要用不同精度的仿真工具和建模方法去執行,如下圖。
其中連接器的模型和cable的參數都是通過廠商拿到,我們主要做的部分是前面的BGA,走線和連接器footprint的仿真。
大家覺得難度如何,頻域校準時域校準哪個比較難?頻域的插損,回損,模態轉換呢?
首先本文也有做一些仿真前各項校準難度預期,如下圖,看看和大家想的是不是一樣哈。
的確,頻域和時域各有不同的難度系數,頻域的插損和時域的TDT總體來說容易點,頻域的回損和時域的TDR(也就是阻抗)稍難,最難的是頻域和時域模態?get到了嗎??沒get到也沒關系,下面會詳細解釋為什么難度不一樣。
我們先說結構相對簡單的傳輸線,加工因素方面會把PCB走線變成梯形的樣子,我們稱為蝕刻因子,這個對于我們去建模有一定的難度,不太容易得到等效的線寬。同時加工還存在流膠的影響,介質厚度會和設計值不同,我們如何去等效?
至于傳輸線的建模仿真,我們是用單極點模型(容易建模,但高頻精度差)還是多極點模型(建模復雜)?對銅箔粗糙度我們是使用huray模型還是hammerstad模型也是很困擾的事情。
那回損方面呢?為什么會比插損難校準呢,主要就是因為BGA和連接器的過孔,我們知道加工有鉆孔公差和背鉆的stub公差,8mil的孔加工完不會就是8mil,你設計時是想讓過孔沒有stub,但是加工出來會有2-12mil。另外走線的蝕刻因子也不好估計。
加上前面說的傳輸線的蝕刻因子和介質厚度的流膠,可能你的測試結果會像下面這樣。
這樣的情況,你的仿真又應該怎樣去校準呢?
另外下面這一點,我們很少去關注,那就是器件輸出的工藝溫度的不同也會影響阻抗。
所以,可能不同批次生產出來的這條鏈路,它們的TDR測試可能會是下面的曲線:
另外模態轉換的校準為什么最難,看下圖框框你就會明白,走線的拐彎,繞線補償,地過孔的對稱都不容易百分百去模擬,因此很難把共模和差模轉換校準好。
所以很明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下面這樣:
那我們要做些什么去實現這一切呢?
我們可能需要去調節我們粗糙度的模型參數:
也可能需要根據PCB廠家反饋或者切片去得到實際的疊層來確保加工后的傳輸線的阻抗:
也可能需要根據實際的測試方法去修正我們建模端口的添加方法:
甚至我們還需要判斷下廠家提供的連接器和cable的模型是不是就真的和測試情況一樣:
然后完成上面的一切之后,你會發現你的校準精度可以做到非常高:
好,大概把這篇文章的精華分享完了,可能有部分人還沒想明白,到底做這么一個仿真測試校準意義在哪呢?我們都喜歡舉一反三,實際上每款設計,高速鏈路都不會是一樣的,而且速率越高,設計對信號影響越大。如果我們先把這個“一”做出來了,以后大家想去搞自己產品的“三”就會很容易,同時我們這個“一”是得到測試的驗證,精度是非常高的,那么對于你們在前期如何規劃自己的“三”也會有極大的信心。
編輯:hfy
-
pcb
+關注
關注
4332文章
23197瀏覽量
400910 -
連接器
+關注
關注
98文章
14762瀏覽量
137524 -
走線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7瀏覽量
24010 -
仿真測試
+關注
關注
0文章
91瀏覽量
113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客戶&案例分享 | LDA Technologies 通過Samtec AcceleRate? 線纜實現100 G+傳輸速率

AMD Versal自適應SoC GTM如何用XSIM仿真和觀察PAM4信號

400G QSFP-DD ER4 光模塊概述
明明我說的是25G信號,你卻讓我看12.5G的損耗?
設計仿真 基于VTD的AR-HUD仿真測試解決方案

56Gbaud CR6256!400G/800G單多模光模塊及接口的時鐘提取

古希臘掌管224G 的神 | Samtec 224G PAM4 高速互連大合集!

英偉達400G 100G-PAM4 OSFP和QSFP112光模塊在交換機上的驗證與優化

SG3225EEN在PAM4光模塊和400G,QSFP-DD光模塊中的應用
AMD硅芯片設計中112G PAM4串擾優化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