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人工智能逐漸從具體應用進化成為企業的一種數字化能力。只有持續進化 AI 能力,并建立一個支持數據靈活流轉的開放安全的混合多云環境,才能滿足企業智能運營、彈性應變、靈活優化成本,向智慧企業邁進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盡管年初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諸多不便,但它同時也有可能成為推動人類完全接受數字化轉型的最終催化劑。
人們對數字化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但數字化對現實世界的重塑又缺乏指引,互聯網企業的先發優勢已經用盡,大家不得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過去的模式已經失效,又還沒有建立起新的競爭模式之時,數字化轉型的步驟和方法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從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可以看出,企業邁向數字化急需三方面能力的提升:運營更加智能,增強彈性應變能力,更靈活地優化成本效益和生產效率。
首先來看智能運營,各行各業都在利用數字化實現效率提升和運營優化。
企業需要將整個運營過程的所有數據和信息整合在一起,存儲在云端或任何地方(如本地或邊緣端),并通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處理在復雜的混合環境里的實時數據,將企業成本和業務目標聯系起來,從而在風險、成本和績效之間實現平衡。這不僅需要 AI 進入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更需要數據能夠在企業復雜的 IT 環境中靈活流轉。
其次是如何增加企業應對變化的靈活度。
眾所周知,業務運轉的彈性是數字化企業所具備的基礎能力,也是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最希望具備的能力之一。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更是讓企業增加了對彈性的渴望,努力嘗試利用數據對突發事件做出及時準確的響應。只有利用萬物互聯,做到可預測并能夠在預測基礎上采取預防措施,企業才可以在學習、決策與行動上領先對手。而這一切需要建立在智能運營的基礎之上。
做到了智能運營和彈性應對,企業還要能夠使生產效率最大化,靈活地選擇最具成本效益的產品方案和廠商。
要想實現這三方面的能力提升,只有將AI 從具體應用進化為企業的一種數字化能力,并建立一個數據可以靈活流轉的開放安全的混合多云環境,才能滿足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混合多云平臺連接新舊世界
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云計算,IBM 都可謂是頂端的引領者。
IBM 歷史上有過三次著名的轉型。
1964年以占據公司三分之一資金的 50億美元開發大型主機,IBM 進入主機時代;2002年 IBM 耗資 35億美元收購普華永道的全球商務咨詢和技術服務部門,轉向服務平臺;其后轉向中間件軟件平臺。
如今,開放安全的混合多云平臺成為 IBM 第四次轉型的契機。
據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和僅僅利用公有云的方案相比,選擇注入了企業級 AI 能力的統一的混合云可以幫助客戶提高 2.5倍的業務價值。另外,據 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IBV)2020年的混合云調查顯示,全球企業平均運用 5朵云,而中國企業平均采用 9.5朵云,并將在 2023年達到 12.5朵云。一方面,企業對混合多云平臺充滿了期待,另一方面,選擇什么樣的混合多云平臺又是一道難題。
盡管混合云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但很多企業還停留在“混合單云”狀態。IBM 認為“混合單云”就是只有一個公有云服務商的混合云提供的單一混合云環境。而“混合多云”可以讓企業的工作負載在不同計算環境和供應商之間遷移,也無需任何理由就可以更換云服務和供應商。
IBM 副總裁、大中華區云計算與認知軟件事業部總經理繆可延表示,企業在選擇混合多云平臺時一定要注意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業務戰略,并選擇能夠與企業的數據、安全、智能、移動等戰略保持一致的混合多云平臺。這才是真正幫助一個企業從舊世界進入新世界,成為一個新型智能企業的做法。而規范、負責的企業級開源技術是 IBM 的技術底座,可以幫助客戶將過去的舊有投資融合到云中的新世界,同時能夠幫助企業實現規模化的 AI 應用,并有效應對安全威脅,這正是 IBM 的價值所在。
他強調說,目前 IBM 已經將所有的軟硬件和服務能力進行了云原生和容器化重構。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 2400個客戶在使用基于紅帽平臺和 IBM 的容器化解決方案。
AI 無處不在 IBM 認為充分釋放 AI 的智能和混合云的敏捷性,可以將企業的多個系統編織成量身定制、更智能的業務,重點包括四個部分:以現代化基礎架構快速、輕松地運營從數據中心到邊緣計算的敏捷 IT 環境;無縫收集、組織和分析數據,實現 AI 應用的規模化,增加企業對未來預測的準確度;通過自動化的人工智能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企業檢測、決定和采取行動;在安全方面主動協調、保護和管理數字資產,使用戶免于遭受數據安全的威脅。
其中,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IBM 希望以整體有序的規模化 AI 創新釋放企業數據的潛能,從而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重塑。
IBM 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吉燕勇表示,之前業界的 AI 應用更多偏向于是一種產品,用于解決某個層面的具體問題。而 IBM 企業級或者說企業就緒的 AI 已經不是簡單的應用創新,而是貫穿于我們混合云平臺的一種能力,幫助企業實現規模化的 AI 應用。這不僅需要包括對架構的理解和其他方面的專業知識做支撐,還需要在 AI 基礎研究等各方面做長期大量的投入。比如說,AI 需要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才能用它去理解存在于企業各個環境里面以各種形態存在的數據,包括存在于文檔或者語音之中的數據。而這個能力,就是從 IBM Project Debater (人工智能辯手)的長期研究中獲得并且進行商業化應用的例子。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企業發揮 AI 的最大價值。
他表示,IBM 已經將 AI 變成一種平臺服務,在最新的 IBM 混合云架構里 AI 作為一種平臺能力,無處不在,可以幫企業從上述四個維度解決問題,實現 AI 的規模化應用。首先在現代化層面,AI 可以加速整合管理,實現從公有云到私有云到邊緣計算的現代化基礎架構;其次是企業就緒的 AI,也就是將人工智能應用在業務層面;第三是自動化,將自動化貫穿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最后是安全,將安全策略和人工智能戰略結合起來。
IBM 大中華區云計算與認知軟件事業部混合云技術總監潘雪梅指出,目前很多企業的人工智能應用是基于數據湖的數據分析,這種模式屬于事后分析。而實時的 AI 應用分析對企業更加適用,比如制造業的生產線需要根據 AI 分析進行實時調整。并且隨著數據源越來越豐富,不僅是 IT(信息技術)數據,未來數據分析還會涉及到更多 OT(運營技術)數據,只有企業就緒的 AI 才能從未來(預測)視角支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而隨著越來越多客戶把重要的業務向云中遷移,全方位的安全加持變得更加重要。IBM 為跨業務系統,不同的技術平臺提供了統一的身份認證、權限管理等安全服務。潘雪梅舉例說,一家國際汽車制造企業采用了 IBM 的安全產品,為跨業務系統、不同的技術平臺提供了統一的身份認證、權限管理等安全服務,幫助其實現了車聯網服務和移動應用服務,以及生態圈里的合作伙伴給駕乘人員提供的增值服務,都能夠給實現一次登錄,進行統一授權管理。
在架構層面,潘雪梅表示 IBM 的混合多云平臺所有的能力都建立在紅帽的 OpenShift 上,OpenShift 是容器云平臺,有自適應、自愈和自動伸縮的能力。當負載過多時會自動分配資源,是適合企業邁向數字化轉型的現代化架構。比如 IBM 使用了 Cloud Pak for Application、Cloud Pak for Integration, Cloud Paks for MCM(多云管理)三款 Cloud Paks 產品幫助某國內大型企業打造了創新平臺。不僅內部業務部門,其生態圈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利用該平臺加速業務創新和業務轉型,實現各家能力快速共享、快速組裝,為新的業務服務,并支撐之后的發布、渠道推廣,實現數據變現和業務變現。
10億美元卡位生態圈
IBM 的混合多云平臺希望能夠達到企業應用,尤其是 80% 還沒有上云的關鍵性業務負載應用一次構建、隨處運行,無處不在的效果。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基于開源技術與開放的云原生架構打造一個“底座”,方便插接各個廠商的技術和產品,共同構建出可無限擴展的整體平臺。之后依靠 IBM 的服務團隊,提供從底座到上層的服務。同時,這個平臺不僅要支撐新業務,還要能和老系統打通、連接,向客戶提供整體價值,實現新舊世界的連接。為此,IBM 在打造第四平臺的時候,同時也在打造自己更加廣泛的生態系統,希望以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實現無限的擴展與定制能力。
據悉,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進入 IBM 混合多云平臺的生態圈,IBM 準備了 10億美金投資,幫助第三方軟件公司在 IBM 的混合多云平臺上構建方案,例如支付他們遷移服務所需的成本等。
比如有些傳統合作伙伴習慣于傳統業務,IBM 希望幫助他們完成向云計算服務的轉型。還有一些行業龍頭企業也在尋找變成云時代管理服務提供商(MSP)的機會,IBM 希望從銷售產品變為利潤分成模式,成為他們轉型的合伙人。同時 IBM 也與重要的行業客戶合作,比如 IBM 和美國銀行已經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構建了金融行業的公有云服務,為全球的金融客戶提供服務。
繆可延表示,“我們希望這個圈子越擴越大,大家都在這個平臺上,才是有意義的生態圈。”
潘雪梅表示,IBM 混合多云生態圈的關鍵詞是 IT 全堆棧,涵蓋了基礎架構層的云廠商,包括 AWS、Google、阿里云等,還包括獨立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領先的管理服務提供商(MSP)、行業云解決方案服務商,甚至是行業客戶等。
隨著疫后新常態的逐步形成,人工智能逐漸從具體應用進化成為企業的一種數字化能力。只有掌握了這種能力,并建立一個支持企業數據靈活流轉的開放安全的混合多云環境,才能滿足企業向智慧企業邁進的數字化轉型需求。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IBM 和紅帽可謂是重新定義了“混合云”——基于紅帽 OpenShift、運行 IBM 全方位的能力、融合生態創新力量的開放、安全、AI 就緒的企業級混合云平臺。
繆可延表示,將企業就緒的 AI 和敏捷的混合云搭建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之上,可以為企業帶來 2.5倍的商業價值飛躍。他說,“今天的 IBM,云營收全球第三,AI 市場占有率連續三年第一,在云計算方面的專利數也是全球領先的。再加上大中華區排名第一的服務團隊,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底氣。我們希望集全公司的力量,用開放安全的混合云戰略,幫助我們的客戶積極應對不確定的未來,轉型成為真正的智慧企業。”
責任編輯:lq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17瀏覽量
27800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806文章
48960瀏覽量
248528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464瀏覽量
63376
原文標題:持續進化 AI 能力,未來企業決勝混合多云
文章出處:【微信號:IBMGCG,微信公眾號:IBM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