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的實時健康監測和傳感能力需要柔性電子器件的支持,但是使用此類材料的挑戰在于其可靠性。但與剛性器件不同的是,彈性和柔性往往會使其性能的可重復性較差。這種可靠性的變化被稱為遲滯現象。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在接觸力學理論的指導下,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傳感器材料,其遲滯效應明顯減小。該功能可實現更精確的可穿戴健康技術和機器人感應。
當柔性材料被用作壓縮傳感器時,它們通常會面臨嚴重的遲滯問題。柔性傳感器的材料特性會在反復觸摸之間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數據的可靠性。這使得每次獲取準確的讀數都具有挑戰性,限制了傳感器的可能應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科研團隊的突破是發明了一種具有高靈敏度且幾乎沒有遲滯效應的材料。他們開發了一種工藝,在一種稱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柔性材料上將金屬薄膜裂解成理想的環形圖案。
該團隊將這種金屬/PDMS薄膜與電極和襯底集成在一起,制成了壓阻傳感器,并對其性能進行表征。他們進行了多次機械測試,證實其設計創新可改善傳感器性能。他們的發明被稱為電阻式觸覺環狀裂紋電子皮膚(Tactile Resistive Annularly Cracked E-Skin, TRACE),比傳統柔性材料的性能好五倍。
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的下一步是進一步提高材料在不同可穿戴應用上的適應性,并開發出基于傳感器的人工智能(AI)應用。
責任編輯:l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76瀏覽量
207414 -
可穿戴
+關注
關注
4文章
760瀏覽量
85452 -
柔性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86瀏覽量
3958
原文標題: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出用于可穿戴健康技術的柔性傳感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新型的超材料生物傳感器件最新設計制備
![清華<b class='flag-5'>大學</b>深圳國際<b class='flag-5'>研究</b>生院、<b class='flag-5'>新加坡</b><b class='flag-5'>國立大學</b>:研發<b class='flag-5'>新型</b>的超<b class='flag-5'>材料</b>生物<b class='flag-5'>傳感器</b>件最新設計制備](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9A/wKgZPGd2az-AFnzVAACD17oOQMI008.png)
密歇根大學研究出新型固態存儲設備 可耐600°C高溫
未來傳感器材料發展趨勢:探索創新與應用的無限可能
沈陽農業大學:研究一種基于硼酸二醇識別的原位和體內檢測糖的新型電化學傳感器
【廈門同昌源】受邀參加中國-新加坡健康電子先進材料雙邊論壇(S3AM-2024)
![【廈門同昌源】受邀參加中國-<b class='flag-5'>新加坡</b>健康電子先進<b class='flag-5'>材料</b>雙邊論壇(S3AM-2024)](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B/2E/wKgZomUx2bWAf0USAABJQUnICdg481.png)
氣敏傳感器是使用什么材料
柔軟可拉伸的新型3D打印材料可改善可穿戴傳感應用
Living Well Digitally: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可信互聯網和社區中心發起并由 DQ 提供支持的全球倡議
![Living Well Digitally:由<b class='flag-5'>新加坡</b><b class='flag-5'>國立大學</b>可信互聯網和社區中心發起并由 DQ 提供支持的全球倡議](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4/97/wKgaomYlLM6AAz33AAEpFBatG6k61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