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產能全線吃緊,封測漲價或持續至明年二季度
在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日前有消息傳出大多數代工廠都將2021年8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
受此影響,后段封測產能同樣也出現嚴重短缺情況,多家封測公司的產能正處于滿產或飽滿狀態。有消息稱,封測廠第四季陸續針對新訂單調漲價格20~30%,明年第一季將再全面調漲5~10%。
Carol點評:本次封測產能緊張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5G手機等產品銷量大增,導致車載等芯片訂單大增,另外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部分客戶把訂單從境外轉移到境內,以致于IC廠晶圓庫存大量出貨,封測產能因此全線緊張。
封測廠商華天科技表示,從去年去年四季度開始,整個封測產能就比較緊張,公司訂單量比較大,個別產品也有調價,不過目前情況還是比較樂觀,這輪行情可能只延續到明年二季度。
封測大廠日月光前不久通知客戶,將2021年第一季封測平均接單價格調漲為5~10%,以應對IC載板價格上漲等成本上升,以及客戶強勁需求導致產能供不應求等問題。
另外臺灣媒體報道,除傳統打線封裝產能爆滿以外,供應鏈傳出,存儲器封測廠如南茂、華泰電子等也已陸續小幅調漲3D NAND封裝代工費用,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報價持續上揚。
不過有公司表示,調整價格并非想漲就漲,需要考慮到各方因素,比如與客戶之間有沒有原來產能的約定、與客戶之間的捆綁度、合作密切程度等。
蘋果還會自研基帶嗎?
最近,iFixit分享了iPhone 12 Pro的詳細拆解,并且給初了該機詳細的物料清單。Fomalhaut 指出,iPhone 12 Pro的硬件成本約406美元,較999.99美元的零售價有巨大的利潤空間。此外,高通驍龍X55 5G基帶的成本一騎絕塵,預估單價高達90美元。而三星供應的OLED面板的單價為70美元,蘋果公司自研的A14 Bionic芯片成本約為40美元,甚至都不及驍龍X55 5G基帶的一半。
Kevin點評:蘋果自研基帶的傳聞其實一直都沒斷過,但一直都是只聽其聲不見其人,這讓很多人心里沒有底了,蘋果到底會不會自研基帶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按照蘋果的個性,它是一定要自己做基帶的。
看看驍龍X55的價格,竟然比號稱地表最強的A14高出了一倍,這讓最擅長精打細算,從供應鏈上扣成本的庫克來說,應該是頗為惱火的。現在使用高通的基帶應該是權宜之計,畢竟與高通達成協議還不久,協議到要2024年才到期,而且自研基帶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收購來的英特爾手機調制解調器團隊還需要時間磨合。估計在與高通的合約到期之前,蘋果都不會放出自家的基帶,也就是說蘋果的自研基帶起碼要到2024年后才會面市。
特斯拉計劃在中國建設新廠生產充電樁投資4200萬元
11月26日消息,特斯拉近日提交給上海監管部門的一份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于2021年開始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充電樁。、
這份文件顯示,特斯拉計劃投資4200萬元人民幣(約合640萬美元),在上海汽車工廠附近建設新工廠,計劃于明年2月建設完成。上述文件稱,新廠建設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對電動汽車方便快速的充電需求,將有能力每年生產1萬臺充電樁。
Lily點評: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分布的充電樁都是從美國進口。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Model3一直在持續增長,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截止9 月,2020年特斯拉國產 Model 3 的總銷量大概在 8 萬輛左右。國產Model3銷售總量破10萬輛毫無壓力。上海汽車工廠是特斯拉全球增長戰略的核心,產能方面,據特斯拉最新透露,今年年底上海工廠年產能將達到25萬,明年隨著擴建完成,年產能將達到 50 萬,其中 30 萬 Model 3,20 萬 Model Y。
作為車企自建自營充電樁的代表,無論是在技術或是規模上,特斯拉早已走在全球充電樁領域的前列。特斯拉在全球建有17007 臺充電樁,累計電動車銷量(Model S/X/3)98.6 萬輛,車樁比 58:1。快充技術上,已商業化超級充電樁 V3 能夠實現 250kW 的峰值功率,Model 3 長續航版只需5分鐘即可滿足連續行駛 75 英里(約 120km),未來短期內充電樁輸出功率有望達 350kW。
在中國,特斯拉已在全國建成充電站346 座,建成超級充電樁 2506 臺,占其總量比例 14.7%,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城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分布密度較高。未來,隨著特斯拉在中國興建充電樁工廠,充電樁網絡有望進一步擴散到全國其他地區,一是可以給當地客戶帶來更好的充電服務,二是也為將來服務升級帶來的收費項目打下更好的基礎。
艾睿電子亞太就MEU清單發緊急聲明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打算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發布文件,修改《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在其中增加了新的“軍事最終用戶”(Military End-User,MEU)清單和第一批實體。
其中,全球最大的元器件代理商艾睿電子全資附屬子公司艾睿電子亞太集團也在本次的清單名單之列。
對此,艾睿電子亞太有限公司鄭重聲明:
艾睿電子亞太有限公司(Arrow Electronics Inc的子公司)完全遵守在購買出口和再出口美國原產或外國制成品的商品軟件和或技術有關的所有適用法律和法規。艾睿電子保證我們不是軍事單位或涉及任何軍事最終用途。我們的貿易規范和措施強而有效,貿易合規風險管理團隊可以能毫無疑問地將提供所要求的保證。我們高度重視與業務合作伙伴的關系,并期待持續發展合作關系。
Kitty點評:這個MEU清單簡單來說,就是將艾睿亞太列入軍事最終用途的公司進行監管,美國元器件要獲得許可才能夠出售給艾睿亞太,而根據艾睿亞太最新聲明,他們有信心不會被列入在正式公布的清單中。
這份清單雖只是草案,但艾睿亞太被列入仍然引發元器件代理行業的高度關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發生在艾睿亞太或者其他重量級代理商,首先是,恐將打破現有的代理供應鏈的穩定,它是否將造成供應波動?不確定性?渠道是否面臨調整?
其次,這也對其他代理商提出警示,需完全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再者,是否將有更多代理商被列入清單,還不得而知,引發了代理行業的集體“擔憂”。
此前,美國的相關實體清單禁令,多管控在半導體上游及原廠,因此才有英特爾、AMD、高通、聯發科、臺積電等向美國申請許可證,而這個MEU清單直指元器件代理商。作為全球最大的元器件代理商,艾睿電子代理了眾多芯片產品線,其將涉及到的原廠會更多。
我們看到美國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出口管制、審查等舉措頻出,作為國內相關企業、終端用戶等,必須密切關注、相應調整以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
IDC: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Q4恢復增長 中國市場恢復低于預期
11月25日,IDC發布公告稱,暨2020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好于逾期之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復增長。根據數據顯示,預計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4%,2021年將同比增長4.4,到了2024年,預計全球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3%。
此外,IDC還提出,中國手機市場復蘇速度低于預期,主要由于5G需求弱于預期。中國所有主要品牌都將大部分智能手機產品組合轉移至5G上,供消費者選擇的機型更高。因此,IDC預計2020年中國手機平均銷售價格將同比增長11.4%,而出貨量則將下降11.4%。
Simon點評:從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來看,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3.66億臺,同比下滑4%,但環比增長32%。這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全球疫情暫時進入平穩階段,而被積壓在上半年的購機需求,也在第三季度釋放。
但在第四季度,全球疫情開始新一輪的爆發,許多地區都已經采取了封鎖狀態,這對于剛剛開始抬頭的智能手機市場而言,無疑又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此,在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可能達不到預期。
而在5G方面,盡管當前眾多智能手機大廠將主要精力放在5G手機上,減少了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但這并不是消費者不選擇5G手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仍然在于5G并沒有推出自己的殺手級應用,并且消費者對于5G手機的購買必要性認知不足。
LG化學或將采用無模組化的電池
據韓媒報道,LG化學最近完成了模組集成平臺(MPI)的開發,減少電池中的模組數量。這種電池結構類似于特斯拉的一體式電池包,也類似于寧德時代用于Model3的CTP電池包。據了解,這種新設計的電池數量將是傳統模組平臺的兩倍,同樣將使得電池成品價格降低30%,能量密度提高10%。
LG化學也在開發MPI的后續平臺,但仍需要一定時間,因為穩定性尚未得到保證。要想做到無模組化,電池包必須采用更強大的材料,并加入應用難度較大的無線電池管理系統。
Leland點評:如今不少電池企業都在采用無模組化的電池包,比如寧德時代和蜂巢能源的CTP,以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雖說是無模組,但其實是減少模組或簡化模組,從而增加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從而提升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
LG化學近期頻頻遭遇動力電池自燃和召回的事件,在中國的特斯拉訂單也被寧德時代蠶食。對此LG化學并沒有坐以待斃,借助ADI的無線電池管理技術wBMS,LG化學將為通用汽車打造全新的Ultium電池。
在8寸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日前有消息傳出大多數代工廠都將2021年8寸晶圓的價格提高了至少20%,緊急訂單最多甚至提價40%。
受此影響,后段封測產能同樣也出現嚴重短缺情況,多家封測公司的產能正處于滿產或飽滿狀態。有消息稱,封測廠第四季陸續針對新訂單調漲價格20~30%,明年第一季將再全面調漲5~10%。
Carol點評:本次封測產能緊張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車、5G手機等產品銷量大增,導致車載等芯片訂單大增,另外因為中美貿易摩擦,部分客戶把訂單從境外轉移到境內,以致于IC廠晶圓庫存大量出貨,封測產能因此全線緊張。
封測廠商華天科技表示,從去年去年四季度開始,整個封測產能就比較緊張,公司訂單量比較大,個別產品也有調價,不過目前情況還是比較樂觀,這輪行情可能只延續到明年二季度。
封測大廠日月光前不久通知客戶,將2021年第一季封測平均接單價格調漲為5~10%,以應對IC載板價格上漲等成本上升,以及客戶強勁需求導致產能供不應求等問題。
另外臺灣媒體報道,除傳統打線封裝產能爆滿以外,供應鏈傳出,存儲器封測廠如南茂、華泰電子等也已陸續小幅調漲3D NAND封裝代工費用,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報價持續上揚。
不過有公司表示,調整價格并非想漲就漲,需要考慮到各方因素,比如與客戶之間有沒有原來產能的約定、與客戶之間的捆綁度、合作密切程度等。
蘋果還會自研基帶嗎?
最近,iFixit分享了iPhone 12 Pro的詳細拆解,并且給初了該機詳細的物料清單。Fomalhaut 指出,iPhone 12 Pro的硬件成本約406美元,較999.99美元的零售價有巨大的利潤空間。此外,高通驍龍X55 5G基帶的成本一騎絕塵,預估單價高達90美元。而三星供應的OLED面板的單價為70美元,蘋果公司自研的A14 Bionic芯片成本約為40美元,甚至都不及驍龍X55 5G基帶的一半。
Kevin點評:蘋果自研基帶的傳聞其實一直都沒斷過,但一直都是只聽其聲不見其人,這讓很多人心里沒有底了,蘋果到底會不會自研基帶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按照蘋果的個性,它是一定要自己做基帶的。
看看驍龍X55的價格,竟然比號稱地表最強的A14高出了一倍,這讓最擅長精打細算,從供應鏈上扣成本的庫克來說,應該是頗為惱火的。現在使用高通的基帶應該是權宜之計,畢竟與高通達成協議還不久,協議到要2024年才到期,而且自研基帶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收購來的英特爾手機調制解調器團隊還需要時間磨合。估計在與高通的合約到期之前,蘋果都不會放出自家的基帶,也就是說蘋果的自研基帶起碼要到2024年后才會面市。
特斯拉計劃在中國建設新廠生產充電樁投資4200萬元
11月26日消息,特斯拉近日提交給上海監管部門的一份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于2021年開始在中國生產電動汽車充電樁。、
這份文件顯示,特斯拉計劃投資4200萬元人民幣(約合640萬美元),在上海汽車工廠附近建設新工廠,計劃于明年2月建設完成。上述文件稱,新廠建設是為了滿足國內市場對電動汽車方便快速的充電需求,將有能力每年生產1萬臺充電樁。
Lily點評: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大陸分布的充電樁都是從美國進口。特斯拉在中國銷售的Model3一直在持續增長,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截止9 月,2020年特斯拉國產 Model 3 的總銷量大概在 8 萬輛左右。國產Model3銷售總量破10萬輛毫無壓力。上海汽車工廠是特斯拉全球增長戰略的核心,產能方面,據特斯拉最新透露,今年年底上海工廠年產能將達到25萬,明年隨著擴建完成,年產能將達到 50 萬,其中 30 萬 Model 3,20 萬 Model Y。
作為車企自建自營充電樁的代表,無論是在技術或是規模上,特斯拉早已走在全球充電樁領域的前列。特斯拉在全球建有17007 臺充電樁,累計電動車銷量(Model S/X/3)98.6 萬輛,車樁比 58:1。快充技術上,已商業化超級充電樁 V3 能夠實現 250kW 的峰值功率,Model 3 長續航版只需5分鐘即可滿足連續行駛 75 英里(約 120km),未來短期內充電樁輸出功率有望達 350kW。
在中國,特斯拉已在全國建成充電站346 座,建成超級充電樁 2506 臺,占其總量比例 14.7%,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城市,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分布密度較高。未來,隨著特斯拉在中國興建充電樁工廠,充電樁網絡有望進一步擴散到全國其他地區,一是可以給當地客戶帶來更好的充電服務,二是也為將來服務升級帶來的收費項目打下更好的基礎。
艾睿電子亞太就MEU清單發緊急聲明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打算在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上發布文件,修改《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在其中增加了新的“軍事最終用戶”(Military End-User,MEU)清單和第一批實體。
其中,全球最大的元器件代理商艾睿電子全資附屬子公司艾睿電子亞太集團也在本次的清單名單之列。
對此,艾睿電子亞太有限公司鄭重聲明:
艾睿電子亞太有限公司(Arrow Electronics Inc的子公司)完全遵守在購買出口和再出口美國原產或外國制成品的商品軟件和或技術有關的所有適用法律和法規。艾睿電子保證我們不是軍事單位或涉及任何軍事最終用途。我們的貿易規范和措施強而有效,貿易合規風險管理團隊可以能毫無疑問地將提供所要求的保證。我們高度重視與業務合作伙伴的關系,并期待持續發展合作關系。
Kitty點評:這個MEU清單簡單來說,就是將艾睿亞太列入軍事最終用途的公司進行監管,美國元器件要獲得許可才能夠出售給艾睿亞太,而根據艾睿亞太最新聲明,他們有信心不會被列入在正式公布的清單中。
這份清單雖只是草案,但艾睿亞太被列入仍然引發元器件代理行業的高度關注。因為一旦這類事件發生在艾睿亞太或者其他重量級代理商,首先是,恐將打破現有的代理供應鏈的穩定,它是否將造成供應波動?不確定性?渠道是否面臨調整?
其次,這也對其他代理商提出警示,需完全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
再者,是否將有更多代理商被列入清單,還不得而知,引發了代理行業的集體“擔憂”。
此前,美國的相關實體清單禁令,多管控在半導體上游及原廠,因此才有英特爾、AMD、高通、聯發科、臺積電等向美國申請許可證,而這個MEU清單直指元器件代理商。作為全球最大的元器件代理商,艾睿電子代理了眾多芯片產品線,其將涉及到的原廠會更多。
我們看到美國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出口管制、審查等舉措頻出,作為國內相關企業、終端用戶等,必須密切關注、相應調整以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
IDC: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在Q4恢復增長 中國市場恢復低于預期
11月25日,IDC發布公告稱,暨2020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好于逾期之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恢復增長。根據數據顯示,預計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2.4%,2021年將同比增長4.4,到了2024年,預計全球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3%。
此外,IDC還提出,中國手機市場復蘇速度低于預期,主要由于5G需求弱于預期。中國所有主要品牌都將大部分智能手機產品組合轉移至5G上,供消費者選擇的機型更高。因此,IDC預計2020年中國手機平均銷售價格將同比增長11.4%,而出貨量則將下降11.4%。
Simon點評:從智能手機全球市場來看,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達到3.66億臺,同比下滑4%,但環比增長32%。這主要是由于第三季度全球疫情暫時進入平穩階段,而被積壓在上半年的購機需求,也在第三季度釋放。
但在第四季度,全球疫情開始新一輪的爆發,許多地區都已經采取了封鎖狀態,這對于剛剛開始抬頭的智能手機市場而言,無疑又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因此,在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可能達不到預期。
而在5G方面,盡管當前眾多智能手機大廠將主要精力放在5G手機上,減少了市場上消費者的選擇,但這并不是消費者不選擇5G手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仍然在于5G并沒有推出自己的殺手級應用,并且消費者對于5G手機的購買必要性認知不足。
LG化學或將采用無模組化的電池
據韓媒報道,LG化學最近完成了模組集成平臺(MPI)的開發,減少電池中的模組數量。這種電池結構類似于特斯拉的一體式電池包,也類似于寧德時代用于Model3的CTP電池包。據了解,這種新設計的電池數量將是傳統模組平臺的兩倍,同樣將使得電池成品價格降低30%,能量密度提高10%。
LG化學也在開發MPI的后續平臺,但仍需要一定時間,因為穩定性尚未得到保證。要想做到無模組化,電池包必須采用更強大的材料,并加入應用難度較大的無線電池管理系統。
Leland點評:如今不少電池企業都在采用無模組化的電池包,比如寧德時代和蜂巢能源的CTP,以及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雖說是無模組,但其實是減少模組或簡化模組,從而增加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從而提升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
LG化學近期頻頻遭遇動力電池自燃和召回的事件,在中國的特斯拉訂單也被寧德時代蠶食。對此LG化學并沒有坐以待斃,借助ADI的無線電池管理技術wBMS,LG化學將為通用汽車打造全新的Ultium電池。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21 -
封測
+關注
關注
4文章
350瀏覽量
352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蘋果加速自研芯片進程,iPhone SE 4將首發自研5G基帶
階段,標志著蘋果在擺脫外部5G基帶供應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盡管蘋果與高通之間的5G基帶供應協議一
Commvault發布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混合云網絡彈性和數據保護解決方案領先提供商Commvault(納斯達克代碼:CVLT)發布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小鵬MONA M03新規劃:明年二季度集成天璣系統
10月14日最新消息,小鵬汽車近日在其官方平臺對用戶普遍關心的多個問題進行了詳細回應。據透露,小鵬汽車目前暫定于明年第二季度將天璣系統融入其產品中。由于這一融合需要在現有架構上進行適配,并整合
第二季度電子系統設計行業增長18.2%
近日,SEMI技術社區ESD聯盟發布了其最新的電子設計市場數據(EDMD)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電子系統設計(ESD)行業的收入實現了顯著增長,從2023年第二季度的39.627億美元增至46.855億美元,增長率高達18.2%。
第二季度全球NAND閃存平均漲價15%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NAND閃存市場迎來價格顯著上漲的行情,平均售價攀升了15%,反映出市場需求持續旺盛與供應端的緊張態勢。然而,與此同時,NAND閃存的出貨量卻出現小幅下滑,環比下降1
蘋果自研5G基帶加速擴張,或重塑行業格局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近日發布預測報告,揭示了蘋果公司在5G基帶領域的雄心壯志。據他分析,蘋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逐步用自研5G
擺脫高通:iPhone 17有望搭載蘋果自研基帶
來源:安兔兔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一直以來,iPhone系列都因為高通基帶而飽受詬病,蘋果也不止一次表示計劃自
科思創財報解讀 二季度銷量回升,穩步推進轉型
2024年第二季度,亞太和EMLA(歐洲、中東、非洲和除墨西哥以外的拉美)地區業務帶動科思創銷量實現同比增長,但由于需求原因造成的銷售價格下降,集團銷售額穩定在37億歐元。 第二季度集團關鍵數據
亞馬遜云計算業務在二季度連續增長且勢頭強勁
8月2日,國際財經界迎來兩大科技巨頭的財務亮點,蘋果與亞馬遜幾乎同步發布了各自關鍵財季的業績報告。蘋果在公布其2024財年第三財季強勁增長的同時,亞馬遜也揭示了其二季度財報的顯著增長態勢,尤其是在凈利潤方面,幾乎實現了翻倍的壯舉
全球PC市場迎來轉機:二季度正增長預示復蘇新篇章
在經歷了一段漫長而艱難的下滑周期后,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終于在2024年的第二季度迎來了曙光,根據權威行業分析機構IDC最新發布的數據,該季度全球PC出貨量達到了6490萬臺,實現了自
聯發科2024年二季度財報亮點及5G市場領先地位
近日,聯發科公布了其2024年6月及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展現了強勁的財務表現和市場競爭力。據財報顯示,聯發科在第二季度實現了合并營收1272.7億元新臺幣(約合284億元人民幣),盡管
英特爾預期二季度營收將低于預期中值
受此影響,英特爾股價5月8日下跌2.22%,收盤價為30美元,盤后交易繼續下滑0.23%。此前,該公司曾預計第二季度營收將在125億美元至135億美元之間。今年以來,英特爾股價累計下跌近3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