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爆料,為賺取收益,金立手機曾將木馬植入到出售2652萬臺手機中,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拉活某一款特定APP超28億次,為金立帶來2785.28萬元的收益。這可能并不只是金立一家企業這么干,有消息稱,有其他品牌手機也植入過該“木馬”。最近還爆出另一條消息稱,部分共享充電寶暗藏木馬,用戶一旦使用,手機就可能會被入侵。
手機被木馬入侵會有哪些危害呢?專家指出,手機一旦被植入木馬等惡意程序,可長時間竊取用戶手機上數據、下載惡意程序進行廣告推廣,甚至進行其它一些惡意行為。
在用戶數據越來越有價值的今天,利用收集到的大量用戶數據賺錢,正日益成為互聯網企業套利的法寶。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是國內最推崇數據價值的企業之一,馬云曾在企業內部郵件寫到提出:要將阿里巴巴變成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數據公司。受利益驅使,信息泄露事件呈愈加泛濫猖獗之勢,而各互聯網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獲取更多用戶數據。英國某分析公司利用一款個性分析測試APP,要求用戶授權該應用獲取自己和朋友的Facebook數據信息,借助滾雪球效應,從27萬名用戶同意授權開始,該個性分析測試APP最終拿到超過50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
隨著互聯網產業飛速發展,我們在充分享受網絡科技為自己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不得不把個人數據交付出去。很多APP都會要求我們開放讀取通訊錄、地理定位、訪問相冊、訪問攝像頭、開啟麥克風等一系列超過應用本身所需權限。開放這些權限的目的也很明確,想方設法收集更多的個人信息數據,匯總提煉成大數據,實現商業變現。
現實世界,去逛商場,如果一進門就有人先要求你必須留下你姓氏名誰。然后安排專人拿著登記著你身份信息的記事本,尾隨跟蹤詳細記錄你在商城的一舉一動,相信這樣的商城沒人愿意去逛。
但上述場景在網絡世界,卻是真實而普遍的發生著。而網絡世界,使用平臺或軟件服務,用戶不僅必須完成注冊登記,還會要求向其開放各種權限。完全等同于樓盤開發商不僅留下你的手機號還在安排專人每天24小時跟蹤收集你的信息數據。
只是各種收集我們數據的行為比較隱蔽,用戶被安裝在自己手機里的APP出賣渾然不覺,不會關注為啥在網上購物或瀏覽網頁時,總有那么多猜你喜歡的廣告推送。甚至很多用戶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喜歡上這種“熱情”推送帶來的“便利”。
當利用個人信息數據套利成為互聯網公司創收的源泉。金立事件以及曝光的用戶數據泄露事件再一次證明,利益面前,讓存放在平臺的用戶隱私數據不被侵犯十分困難。按照現有賬戶注冊模式,用戶必須完成注冊認證,服務商給每個用戶設立一個賬戶,除了向用戶本人展示賬戶信息,更多的是被用于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這種注冊賬戶方式得不到根本改變,用戶數據永遠拿捏在服務方手里,用戶隱私數據很難會得到真正的保護。
區塊鏈去中心化分布式治理思想,為讓用戶隱私數據保護敞開了另一扇門。所有個人信息數據以及個人數字資產都可以保存在自己的數字錢包里,實現網絡數據的私有化。人們享受網絡服務時,只需交付自己的公鑰地址即可,不需要注冊留存個人賬戶信息,除了無法跟蹤確認身份的公鑰,完全不需要交付個人任何數據信息,個人數據將成為不被侵犯的私有數字資產。借助匿名技術,外界無法通過錢包公鑰追蹤到具體對應哪個人,并保證任何人無法從個人數字錢包竊取到數據。
用戶公鑰地址取代賬戶成為提貨供互聯網商業服務的依據,讓個人賬戶走入歷史,全面開啟網絡數據私有化時代,能否成為人類網絡文明歷史進程中一次偉大的變革?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責任編輯:YYX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217瀏覽量
105175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5565瀏覽量
1077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智能門鎖后板WT2801芯片方案 語音+核心控制一體化 BOM綜合成本直降25%

智能門鎖后板WT2801芯片方案 語音+核心控制一體化 BOM綜合成本直降25%

設備“罷工”損失百萬?AI預測性維護來“救場”

深度自然匿名化:隱私保護與視覺完整性并存的未來!

比亞迪獲得國家首批汽車隱私保護標識
康謀分享 | 數據隱私和匿名化:PIPL與GDPR下,如何確保數據合規?(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