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Zigbee網絡,大家或多或少有所耳聞。在上篇Zigbee相關文章中,小編對Zigbee網絡各層協議有所講解。本文中,小編將介紹為什么要引入Zigbee網絡、Zigbee網絡有何作用,并介紹Zigbee網絡的特點。如果你對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具有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想要了解Zigbee網絡,必須要先搞清楚IEEE802.15.4協議,搞不定這個協議,Zigbee永遠吃不透。其實學習這個很簡單,如果學過TCP/ip的話,大家知道,我們要去掌握整個tcp/ip核心的話,我們要掌握以太網底層的一些協議,比如我們做驅動,我們做開發,如果說不懂的話,是沒有辦法做項目的,更直白一點,沒法在工作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對于老板來說,老板招人過來,就是要解決問題的,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在職場中是沒有競爭力的。
ZIGBEE是什么?
在傳統的無線網絡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兩種,藍牙和wifi。在物聯網的世界,也存在物與物之間存在信息溝通的橋梁,也是通過無線技術,最經典的就是ZIGBEE技術,還有ZWAVE技術,不過ZWAVE在中國還是用得很少的。
為什么要引入zigbee呢?
有了Zigbee之后,全球才有了一個物聯網的概念,Zigbee號稱我們商用的第一個無線傳感網絡。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國內還是全球,Zigbee是商用最多的,Zigbee做出來的產品是很多的,在國內,最典型的Zigbee應用是在智能家居領域,目前在國內推出的只能家居,絕對是Zigbee,為什么呢?
zigbee出來比較早,大概是在03年,Zigbee整個協議的這個技術現在變得很成熟。真正可商用化的產品,一定會選一個成熟的技術方案。
Zigbee能夠干什么?
Zigbee主要用于構建無線局域網,如果這個無線局域網用于傳感器的數據收集和監控,這個網絡就叫做無線傳感器網絡(WSN:Wirelss Sensor Network),是無線局域網的具體應用。
Zigbee是屬于無線傳感網絡的一種。
圖中Sink node叫做集中器,負責整個Zigbee網絡的管理和接入的,同時還負責和外圍交互,可以和PC,互聯網進行連接。
單純的一個Zigbee是沒有實際的應用場景的,現在使用的各種的物聯網終端,最起碼有一個app,需要用來觀看無線傳感網絡中的信息,需要保證這個Sink node接入到我們的物聯網當中來。
Zigbee特點
低功耗:6個月-2年,為什么是一個比較大的范圍呢?任何一個低功耗的傳感網絡,首先需要問工作方式是什么,比如多長時間獲取一次數據,多長時間發送一次數據,才能得到具體的使用時間。
高可靠性:用tcp/ip來解釋,在tcp/ip協議中,有兩種經典協議,TCP和UDP,一個是面向連接的,一個是無連接的,一個是可靠傳輸的,一個是不可靠傳輸的。無線連接本身存在不可靠性,zigbee針對這個做了一些高可靠性的機制。
低成本:開源,免專利費
碰撞避免機制,交互確認的機制,保證可靠通信
低延時:設備搜索時延30ms,休眠激活時延典型值是15ms,活動設備信道接入時延為15ms
低數據量:Zigbee每個網絡模塊射頻前端的數據傳輸為250kbps
網絡容量大:Zigbee可以采用星形,樹形,網形的結構組網,而且可以通過任一節點組成更大的網絡結構,從理論上講,其可連接的節點多達65535個,其實就是一個16bit的數。實際應用中并沒有這么多,實際受限于硬件資源。所謂的硬件資源就是芯片的ram,flash,是否能夠容納這么多的節點,是否能夠管理。
高保密性:Zigbee提供了基于循環冗余校驗(CRC)的數據包完整性檢驗和鑒權的功能,加密算法采用AES-128,同時各個應用可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所有的無線傳輸,都是通過一個射頻的物理通道,任何人都可以利用zigbee協議開放特性,通過射頻芯片發送數據包。但是與互聯網一樣,我們訪問網站的時候,為什么要用https,是因為安全機制,個人網絡不希望被人攻擊,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網絡的健壯性,保密性。Zigbee采用AES-128,并需要硬件支持
全球的通用性和完好的開發性:由于Zigbee標準協議,因此不同廠家芯片利用Zigbee通信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ti的方案,恩智浦的方案,只要都滿足Zigbee,互相通信將不是問題。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1文章
45669瀏覽量
385018 -
ZigBee
+關注
關注
158文章
2273瀏覽量
245053 -
TCP
+關注
關注
8文章
1395瀏覽量
800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請問WIFI、ZigBee、433MHz無線技術有哪些特點?
請問WIFI、ZigBee、433MHz無線技術有哪些特點?
Zigbee的特點及應用
Zigbee模塊特點是什么
zigbee協議有什么特點

ZigBee的技術特點和使用ZigBee實現二級能源計量系統的資料說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