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從實時視頻里“抹掉”一個人的神跡吧?很費GPU的那種,需要很強AI算力的那種,現在手機竟然就能做到了——還可以替換另一個人上去,青出于藍。
我,見慣了AI風云的量子位吳彥祖,看完這樣的下一代旗艦安卓手機,
依然感嘆前所未有的強大,興奮又激動。
因為你的下一代手機,息屏放著,沒有專門打開任何應用,但聽到嬰兒的哭聲會提醒你。
也可以根據你所在場景的不同情況調整設置,比如“感覺”你走進了會議室,自動給你設置成靜音狀態。
是的,你的手機,隨時在線,始終準備響應,不需要你任何喚醒和下命令。
而且這不是科幻,也不是什么渲染宣傳。
因為它明年就會出現在各大安卓旗艦手機中,它就是剛剛推出的 驍龍888的AI能力。
隱形主角,后知后覺
說實話,在驍龍888發布當時,大家都是一窩蜂沖著拍照、游戲和性能提升去的。
現如今手機,不就是在革新手機的拍攝和游戲體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嘛?
然而,越往后,更多人開始發現驍龍888帶來的AI革新,堪稱 隱形主角。
外媒Venturebeat甚至評價,驍龍888實現了其在AI表現上的最大飛躍,果然是高通移動AI皇冠上的新明珠。
還有好事者,橫向對比了年度幾大手機旗艦芯片……
最后結論是驍龍888在性能提升上,以26TOPs 的算力,蓋過其他友商,可以說是新一代地表最強AI芯。
要知道,之前業內各家的性能提升,雖然每一次相互突襲,但都講武德,都是基于上一代漸進式提升。
而這次驍龍888,直接從上一代15 TOPs進化到了 26 TOPs,每秒26萬億次運算。
這種 高性能算力提升,能做的自然更多,讓手機更快、連視頻都能實時P,放十年前估計得動用超算。
但要是光靠性能提升,驍龍888也不會在第一波熱議焦點后翻紅。
更主要的是,在一邊實現性能飛躍后,另一邊還實現了更低功耗,每瓦特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3倍,甚至能永遠在線。
這就有點不以和為貴了。
同樣是一年一迭代,怎么今年在AI上就像打通任督二脈呢……
性能飛躍方法
主要靠的是軟硬件一體化的提升,加一起就是高通第六代AI引擎。
具體來說,這次高通主要做了 三件事。
第一件,新推出 Hexagon 780處理器,架構上完全重新設計,并且實現了 三大加速器的大一統。
過去, 標量、 向量和 張量加速器,都是相互獨立的。
但是在Hexagon 780處理器上,實現了架構融合。三者不僅在物理距離上完全融合,構成大型AI加速器,還添加了專用共享大內存,能夠實現更高效地數據共享和移動。
這個共享內存有多大?
比如上一代足足大了16倍,于是三大加速器之間,切換時間達到了納秒級,在有些應用案例中,時效比之前提高了上千倍——沒錯,上千倍。
如果不懂這三大加速器具體作用,其實也沒關系,你可以理解為過去手機使用就像“考數學”,涉及加法就調用標量處理器,涉及負數就調用向量處理器,涉及乘法就用張量處理器。
但現在架構三合一融合,不管啥題,干就完了,比以前自然更簡單直接。
而且這三大加速處理器,比以前還都更強了。
標量提升了50%,張量提升了2倍,向量支持的數據類型更多了。
加上其他硬件核心的提升,比如光Adreno 680 GPU,AI性能就提升了43%。新上的指令集,可以展開4輸入混合精度點積以及波浪矩陣乘法,可加快浮點運算。
而且性能提升同時,功耗還進一步降低,每瓦特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3倍之多。
所以最后,AI性能實現了大飛躍。
但這還不是全部,更加值得關注的還有 專用低功耗AI處理器。
這是高通在AI提升上做的第二件事——也可能是未來旗艦手機巨大變革的開端。
光把AI引擎提升,還不足以實現全天候AI感知。
你想現在智能手機里,拍照要用AI,打游戲要用AI,錄音翻譯也都得用AI……一個主要的AI處理器都得每年迭代才行。
所以高通這次,來了一招 專芯專用,上馬第二代傳感器中樞。
這枚專芯不用處理復雜算法,主打全天候運營、始終在線,隨時待命。
為此,就需要截然不同的軟硬件架構設計,這枚專用AI處理器,需要極低的功耗。
它整體功耗僅僅不到1毫安,分擔Hexagon處理器高達80%的工作負載,最后僅此一項,就能幫助AI性能實現5倍提升。
比如下一代手機上,可能就不會再為AI助手設置專門的喚醒詞了。
或許你不知道,你隨口一聲“小愛同學”,之前就需要專門的偵測算法,而這個隨時待命的低功耗AI處理器,一下子能節約38%的負載。
當然,這顆低功耗AI處理器,打開的還不止這些新應用,后面我們再具體說。
最后再說說高通實現AI性能飛躍的第三大法寶:軟件。
AI產品題中之義的 軟硬件一體化,或許你已經不陌生,現在包括智能硬件等領域發生的一切,就是AI算法和軟件對硬件的重新定義。
而高通在驍龍888上實現的跨越,易于看見的是硬件優勢,但常被忽略軟件之功勞。
在去年首次推出AI模型增效工具包后,高通今年又在增效工具包上下足功夫,以更好支持網絡量化方面下功夫。
使用諸如Adaround等訓練后量化技術,以及帶有范圍學習的量化感知訓練,實現極少或幾乎沒有的精度損失。
還增加了對循環神經網絡(RNN)和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LSTM)的支持。隨著對混合精度運算支持的增加,開發者將能夠在保持準確性的同時,最大限度提高功耗與性能的平衡。
加上進一步拓展的用于AI加速器的開源編譯器TVM,開發者更是用幾行簡短的Python代碼,就能編寫自定義算子,直接訪問第六代高通AI引擎的核心——Hexagon 780處理器。
所以歸結起來,如果一句話回答高通AI性能飛躍的方法論——
那就是:加速器大一統,專有低功耗AI處理器,軟件算法協同補強。
只是說一千道一萬,這樣的飛躍到底有什么用?
你的旗艦安卓新應用
先看(可能)全新的一些AI能力。
隨時在線,更加主動的AI助手:
比如你從吵鬧的咖啡廳到安靜的會議室,就會自動幫你靜音,不必再御駕親調。
未來這句“請大家提前把手機設為靜音”,大概就成為歷史了。
你的手機還能在沒有信號的多層停車場,準確幫你找到停車位置。
背后原理,主要是那顆低功耗AI處理器,在你開車進來的時候,就用你的行車軌跡,實時畫出了一張3D路線地圖,不管有沒有信號。
所以常找不到停車位置的朋友們有福了。
需要在停車場快速找到男女朋友的朋友,也方便了。
而且因為高通展現出的開發者開放態勢,更多意想不到的應用,也成為可能。
比如Tetris.AI基于高通AI引擎Direct軟件,就打造了一個超級電影應用。
在這里你可以把“自己”替換進電影中,演任何你喜歡的角色。
還有trinamiX開發者團隊,打造了一個手機拍照就能測膚,推薦護膚品的應用。
所以此次高通AI性能的飛躍,實際也可以分兩方面來看。
一方面飛躍來自軟硬件能力迭代。
另一方面則是開源開放展現出的無窮之力,讓更多奇思妙想的開發者,真正可以打造出5G+AI的新爆款產品。
當然,現在手機最主要的功能,已是拍照和游戲。
而AI在其中,自然也是無處不在,居功甚偉的。
比如拍照,1秒內就可以捕獲120幀,且每幀都是1200萬像素。
逆光、實時視頻會議背景優化,畫面更為豐富清晰。
△動圖質量有壓縮
暗光場景,更豐富的細節和更少的偽影。
都離不開AI的加持。
如果離開AI,3 ISP合成HDR超畫質影像,就無法實現。
也是因為AI之力,手機攝影都改了學名,現在是 計算攝影。
并且在自動對焦、自動曝光和自動白平衡所組成的 3A算法,本質就是AI能力。
游戲方面,自然是 可變分辨率渲染在移動端的首次實現。
當渲染每一幀時,GPU為每個像素執行一個著色程序來計算它的顏色。這意味著360萬像素被著色。可變分辨率渲染允許開發人員指定著色器程序以2個或4個像素為一組僅運行一次,然后將這些顏色結果重新復用于周圍的像素著色。
所以按照這個速度進化下去,未來高分辨率游戲,或許就不需要專門的游戲機和顯示器了。(手動狗頭)
如何評價?
最后,完整了解驍龍888展現的高通最新AI能力之后。
是時候說說觀感了。
首要的自然是隨著高通在AI軟硬件上越來越得心應手,之前一些略顯“科幻”的AI能力,現在可以成為現實了。
其次,在此次驍龍888的AI方案中,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AI性能及其實現,不僅要比誰強,還要拼“持久”——也就需要AI硬件和算法,足夠低功耗。
最后,被認為史無前例的高通AI飛躍,也是高通史無前例的開源開放。
無論是高通AI引擎Direct開放,用于AI加速器的編譯器TVM開源,都代表了一種新的趨勢。
這是在5G商用開啟后,高通對于一個嶄新時代的預測。
這是一個5G和AI雙引擎驅動的新發明時代,AI推動越來越多智能能力實現,而5G則對終端與云端的快速穩定連接提供了保障,可以有效填補終端算力不足。
于是5G+AI的結合,也就讓越來越多智能終端成為可能。
并且不再局限于手機。
智能能力將無處不在,可以拓展到移動設備之外,可以是眼鏡、機器、車輛和任何終端。
而且這不是設想,在驍龍888等各大平臺的支持下,Windows 10 筆記本電腦上的AI應用案例, 以及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也都應有盡有……
一個AIoT萬物智能互聯的時代,就在眼前。
責任編輯:PSY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4917瀏覽量
277995 -
驍龍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41瀏覽量
37644 -
旗艦手機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瀏覽量
44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高通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革新終端側AI影像體驗
華碩發布全新AI PC,驍龍X平臺引領智能辦公新風尚
全球首款驍龍?8至尊版折疊旗艦,OPPO Find N5搭載冰川電池續航領先

三星Galaxy S25系列:高通驍龍衛星消息功能來襲
簡單認識高通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發布驍龍X Plus 8核平臺,助力Windows 11 AI+ PC體驗
榮耀MagicBook Art 14驍龍版亮點一覽
榮耀Magic7系列搭載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高通全新推出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
驍龍峰會亮點:自研Oryon CPU首次同時登陸手機、汽車

驍龍8至尊版發布,自研第二代Oryon CPU登陸手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