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18日消息(南山)中國臺灣地區運營商中華電信日前表示,臺灣國際信息傳送量已經從2013年至今大幅提升了16倍,2019年增長到25T,2020年在新冠疫情推動下,直接翻番到51T。因此,公司將在未來三年投資3條國際海纜,提升臺灣地區在通訊行業的地位。
中華電信是臺灣地區國際海纜的主要投資者,過去50年參與國際海纜投資共27條,目前擁有12條國際海纜。
中華電信表示,2021年底到2022年,東南亞日本二號(SJC2)海纜將加入運營。SJC2串聯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越南、柬埔寨、泰國。
中華電信強調,一條國際海纜投資動輒上百億元新臺幣,電信運營商跟OTT業者按照使用頻寬比來規劃分攤,目前投資金額仍在規劃中。
中華電信分析,臺灣海纜戰略地位分兩個層次,一是臺灣對外通訊,另一個是攸關整個亞洲通訊。十多年前恒春地震就影響經過臺灣的國際海纜,甚至影響東南亞通訊問題長達一個多月。
責任編輯:x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通訊
+關注
關注
9文章
916瀏覽量
35108 -
電信
+關注
關注
2文章
734瀏覽量
62111 -
海纜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瀏覽量
81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I將推動未來三年存儲需求翻倍
滿足AI生成數據的海量存儲需求時,云存儲成為了各行業企業的首選解決方案。 調查結果顯示,AI的普及程度已經相當高,72%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在利用這項技術,而另外28%的企業則計劃在未來
INATRONICS 2025 第14屆印度尼西亞國際電子元器件、設備及技術展覽會
與印度尼西亞民間消費提升有極大相關,目前國內消費約占GDP的60%,投資與出口則分占約20%,2011年經濟成長率約為7%,與經濟學人(EIU)發布的報告相符。也因印度尼西亞政府進行改革、穩定
發表于 12-27 16:45
諾基亞與中華電信達成5G-Advanced擴展協議
諾基亞近日宣布,將與中華電信簽署一項為期一年的續約協議,共同推進中國臺灣中部和南部地區的5G網絡升級。此次合作旨在進一步提升
中華電信攜手愛立信技術,共推碳中和目標
10月17日,中國臺灣地區的主要電信運營商中華電信宣布,將引入愛立信的最新5G技術,以加速實現凈零排放(即碳中和)目標。
據悉,中華電信近日已通過SBTi驗證,承諾
連續三年參展!峰岹科技日本馬達技術展展示最新研發成果
岹在國際市場上的日益增進的活躍度;持續三年的展出,峰岹已成為當地客戶和合作伙伴熟識的老朋友,通過專業展會的平臺更加深彼此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品牌市場知名度,促進
![連續<b class='flag-5'>三年</b>參展!峰岹科技日本馬達技術展展示最新研發成果](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CE/pYYBAGJqCcyAIY9YAAAQijnCaKk256.jpg)
消息稱蘋果將在中國臺灣地區設立數據中心
6 月 25 日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消息,業界傳出,蘋果將在中國臺灣地區設立資料中心,并開始與合作廠洽談相關計劃,成為繼谷歌、亞馬遜 AWS、微軟、英偉達之后,又一落地的重量級國際大廠
索尼半導體部門削減投資,三年計劃投入6500億日元
索尼半導體部門近日宣布,計劃在截至2027年3月的三年內,投入約6500億日元(約合300.95億元人民幣)用于資本支出。這一數字相較于前一個三年
英偉達計劃在中國臺灣設立大型設計中心
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近日宣布,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于中國臺灣設立一座大型設計中心,并預計至少將雇用1000名工程師。此次擴張不僅彰顯了英偉達對中國
喜訊 | MDD辰達半導體榮獲藍點獎“最具投資價值獎”
,也是行業對我們的認可,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客戶需求,持續提升產品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半導體分立器件國際創領品牌,為半導
發表于 05-30 10:41
2024年全球與中國自動方向電壓轉換器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市場份額及排名等,企業數據主要側重近三年行業內主要廠商的市場銷售情況。地區層面,主要分析過去五年和未來五
發表于 03-29 16:25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和排名,主要統計指標包括7nm智能座艙芯片產能、銷量、銷售收入、價格、市場份額及排名等,企業數據主要側重近三年行業內主要廠商的市場銷售情況。地區層面,主要分析過去五年和
發表于 03-16 14:52
2024年工業行業轉型展望
需要高素質的勞動力,特別是在數字技術領域。因此,公司越來越多地投資于培訓和發展計劃,以使現有員工跟上工業發展速度并同時吸引新的人才。
供應鏈:邁向韌性之路
在經歷了近年來的動蕩之后,重點是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
發表于 02-23 16:5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