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鴻蒙系統要上手機的傳聞已久,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私下里我們也曾預測來預測去,希望能給大眾給出一個更接近的時間答案。
一貫的預想是華為會在2021年9月份向用戶推送正式版本的鴻蒙,雖然盛傳P50系列會搭載鴻蒙,但等官方宣布4月首發鴻蒙的消息還是令人驚訝不已,真的太快了。
從2019年8月9日余承東正式提出鴻蒙的概念,到2月22日Mate X2折疊屏手機發布會上官宣4月升級,這其間剛剛過去了563天。
563天,從技術上車到落地,華為終于能讓鴻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了。其實之前市場上不乏有一部分并不看好鴻蒙系統的群體,畢竟華為并不是國內第一個嘗試做操作系統生態的廠商,在這一方面,阿里就有過失敗的前車之鑒。
那么這次的鴻蒙系統能否成功打造國產自有操作系統呢?還需要我們回望過去。
阿里前車之鑒,YunOS失敗落地
早在2012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行業內萬象更新,機會頗多;國外安卓、WP、iOS百花齊放,阿里就曾計劃打造國產操作系統生態。時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架構師、阿里云計算總裁的王堅博士主要負責這一塊,操作系統項目被命名為YunOS。
王堅是一個技術出身的高管,面對媒體談吐低調,對于做自己的系統他比誰都清楚其間的困難,但他也比任何人都要興奮。
當時很多人認為YunOS無非就是一個安卓套皮的ROM,除了有自己定制化界面外別無其他,這導致大部分的應用開發者都沒有太留意YunOS,也為日后YunOS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王堅則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阿里云OS不是ROM,不是應用,是底層的操作系統,獨立于Android之外;只是借Android之勢,兼容Android應用。
阿里云OS本身的設想是聯合手機廠商,包容手機廠商,廠商可以做自己服務的差異化運營。再加上云是阿里的優勢,后臺服務對手機廠商很重要,而后臺服務恰好依賴云。
iOS生態系統理念是APP開放,但缺少手機廠商這個環節;安卓的理念則是開放,但為大家提供半成品,配套手機的好與壞,全在于手機廠商愿意花多少時間優化。而手機廠商既不想蘋果通吃,也不想Android不管。
所以阿里認為,在iOS和Android之間,肯定會有一個新的生態。碰巧iOS封閉,Android混亂。阿里云OS的第一個嘗試產品是與天宇合作的W700,當時有一個插曲是,第一臺搭載阿里云OS的手機并不能跑Android應用,這讓用戶幾乎無法正常使用手機。
原來,阿里并非技術公司,兼容Android應用特別難,對員工挑戰非常大。后期這個問題被克服,但YunOS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彼時國內手機廠商還是被安卓系統所壟斷,阿里有心與眾多廠商合作,但廠商們則遭受到谷歌(安卓母公司)的施壓,禁止YunOS的合作上機。無奈之下,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各向阿里采購了100萬部搭載YunOS的手機。
再到后來,阿里投資了魅族,簽訂了對賭協議。結果魅族也不行了。至此,阿里YunOS在與安卓的對抗中徹底敗北。
對于阿里的失敗,Android之父Andy Rubin公開指出,阿里云系統融合了Android運行機制、架構和工具。阿里云應用商店中很多是Android應用,其中還有盜版谷歌應用。但它的多方不兼容性卻破壞開放手機聯盟(簡稱OHA)的規則。
鴻蒙的嶄新誕生
正是因為阿里的過往,華為現如今要面對的也是一個問題:鴻蒙到底是不是安卓套皮?
所以鴻蒙系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系統呢?對比阿里云OS,鴻蒙有哪些得天獨厚的優勢。
更為龐大的代碼量
和阿里云OS不同,鴻蒙有著更為充實的技術支持,畢竟母公司華為就是典型的技術流,研發實力和當初的阿里巴巴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
所以鴻蒙也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第四大代碼量的移動操作系統,光是智慧大屏、手表和智能車機部分包含了800萬行的代碼量。一旦登錄手機系統后,鴻蒙系統的代碼量估計可能超過1000萬行。這已經和安卓系統基本沒有明顯的數量差距了(1200萬行)。
更完善的架構思路
想要和安卓、iOS做出不同的特性,就需要另辟蹊徑的架構。華為給出的解決方案:分布式架構。
所以鴻蒙系統也叫:全場景分布式操作系統。
“全場景分布式”直白來講就是開發者只需要開發一個類型的應用,就可以同時在多種設備上使用,不僅是手機和平板,包括汽車遠程信息系統、智能手表、智能手環、耳機、機器人等,甚至種類繁多的家用電器,都能實現兼容,同時還可以做到數據間的無縫銜接。
舉例來說,我們現在在安卓端使用任意一個應用比如「微信」,開發者需要同時開發手機版、平板版、PC電腦版等多個版本的應用,雖然基于手機版本開發其他終端設備的版本不需要完全重寫代碼,但是各端的適配也是不容忽視的工作量。
鴻蒙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下一步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這樣的架構理念無疑十分有利。
更普遍的生態支撐
操作系統需要強大的使用生態去支持,在這個方面,鴻蒙的優勢遠比當初的阿里要大。
華為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了國內第一大手機廠商,其在全球的份額也不容小覷。雖然受到美國的打壓,但2020年的華為手機占有率仍保持在14.6%,整體出貨量達到1.89億臺。這些市場保有量保證了鴻蒙一出生就可以有充足的市場和設備去投入。
作為鴻蒙生態的先鋒,華為移動服務(HMS)已經陸續更新到了第五個版本,據余承東給出的數據顯示:HMS對外開放的能力如今已覆蓋7大技術領域,提供了12981個API(應用程序接口)。
華為AppGally全球活躍用戶達4.9億,全球注冊開發者數量超過180萬;集成HMS Core的應用數量業已達9.6萬個。
HUAWEI HiLink平臺累計裝機4億;HUAWEI HiCar平臺賦能汽車產業,打造智慧出行目前已合作150+款車型;HUAWEI Research平臺,在主動健康領域,開放10+款傳感器、100+數據類型、20+健康模型。
以上這些都為華為鴻蒙抗衡安卓提供了有利保障。
華為軟件部總裁王承錄曾經說過:華為是有能力也有信心去做好鴻蒙生態。打造真正成功、共享的全球軟件生態。
相信世界并不僅僅需要一個“假開源”的谷歌,還應歡迎“真開源”的HMS和鴻蒙系統,中國人也能打造出一個世界級的移動操作系統!
編輯:hfy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5209瀏覽量
255870 -
鴻蒙系統
+關注
關注
183文章
2642瀏覽量
680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HDC 2025:鴻蒙星閃,軟硬結合,絕佳“CP”

開源鴻蒙大屏生態分論壇圓滿舉辦
開源鴻蒙項目群捐贈人授牌儀式成功舉行
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生態成果與落地實踐
鴻蒙生態大勢已成,誠邁科技鴻蒙實驗室助力院校人才培養

開源鴻蒙智慧加油機成功落地哈爾濱
深度融入“純血鴻蒙”|芯海科技旗下康柚OKOK首批入駐鴻蒙NEXT系統

地平線征程6全球首發落地比亞迪天神之眼
【「鴻蒙操作系統設計原理與架構」閱讀體驗】01-初始華為鴻蒙
鑒相器和電荷泵的結構設計及優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