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傳感器又稱為線性傳感器,是一種屬于金屬感應的線性 器件,傳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種被測物理量轉換為電量。位移是和物體的位置在運動過程中移動有關的量,位移的測量方式所涉及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小位移通常用應變式、電感式、差動變壓器式、渦流式、霍爾傳感器來檢測,大的位移常用感應同步器、光柵、容柵、磁柵等傳感技術來測量。其中光柵傳感器因具有易實現數字化、精度高(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可達到納米級)、抗干擾能力強、沒有人為讀數誤差、安裝方便、使用可靠等優點,在機床加工、檢測儀表等行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位移傳感器的分類及原理
按工作原理分:
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
它通過電位器元件將機械位移轉換成與之成線性或任意函數關系的電阻或電壓輸出。普通直線電位器和圓形電位器都可分別用作直線位移和角位移傳感器。但是,為實現測量位移目的而設計的電位器,要求在位移變化和電阻變化之間有一個確定關系。電位器式位移傳感器的可動電刷與被測物體相連。
物體的位移引起電位器移動端的電阻變化。阻值的變化量反映了位移的量值,阻值的增加還是減小則表明了位移的方向。通常在電位器上通以電源電壓,以把電阻變化轉換為電壓輸出。線繞式電位器由于其電刷移動時電阻以匝電阻為階梯而變化,其輸出特性亦呈階梯形。如果這種位移傳感器在伺服系統中用作位移反饋元件,則過大的階躍電壓會引起系統振蕩。因此在電位器的制作中應盡量減小每匝的電阻值。電位器式傳感器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易磨損。它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輸出信號大,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通過內部非接觸式的測控技術精確地檢測活動磁環的絕對位置來測量被檢測產品的實際位移值的。
是利用磁致伸縮原理、通過兩個不同磁場相交產生一個應變脈沖信號來準確地測量位置的。測量元件是一根波導管,波導管內的敏感元件由特殊的磁致伸縮材料制成的。測量過程是由傳感器的電子室內產生電流脈沖,該電流脈沖在波導管內傳輸,從而在波導管外產生一個圓周磁場,當該磁場和套在波導管上作為位置變化的活動磁環產生的磁場相交時,由于磁致伸縮的作用,波導管內會產生一個應變機械波脈沖信號,這個應變機械波脈沖信號以固定的聲音速度傳輸,并很快被電子室所檢測到。
這個應變機械波脈沖信號在波導管內的傳輸時間和活動磁環與電子室之間的距離成正比,通過測量時間,就可以高度精確地確定這個距離。由于輸出信號是一個真正的絕對值,而不是比例的或放大處理的信號,所以不存在信號漂移或變值的情況,更無需定期重標。
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是根據磁致伸縮原理制造的高精度、長行程絕對位置測量的位移傳感器。它采用內部非接觸的測量方式,由于測量用的活動磁環和傳感器自身并無直接接觸,不至于被摩擦、磨損,因而其使用壽命長、環境適應能力強,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便于系統自動化工作,即使在惡劣的工業環境下(如容易受油潰、塵埃或其他的污染場合),也能正常工作。傳感器采用了高科技材料和先進的電子處理技術,因而它能應用在高溫、高壓和高振蕩的環境中。傳感器輸出信號為絕對位移值,即使電源中斷、重接,數據也不會丟失,更無須重新歸零。由于敏感元件是非接觸的,就算不斷重復檢測,也不會對傳感器造成任何磨損,可以大大地提高檢測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行程可達3米或更長,標稱精度為0.05% F·S,行程1米以上傳感器精度可達0.02% F.S,重復性可達0.002% F·S,因此它得到廣泛的應用。
按運動方式分
直線位移傳感器
直線位移傳感器的功能在于把直線機械位移量轉換成電信號。為了達到這一效果,通常將可變電阻滑軌定置在傳感器的固定部位,通過滑片在滑軌上的位移來測量不同的阻值。傳感器滑軌連接穩態直流電壓,允許流過微安培的小電流,滑片和始端之間的電壓,與滑片移動的長度成正比。將傳感器用作分壓器可最大限度降低對滑軌總阻值精確性的要求,因為由溫度變化引起的阻值變化不會影響到測量結果。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53 -
位移傳感器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26瀏覽量
343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高精度位移傳感器選型指南 位移傳感器在自動化中的應用
如何安裝位移傳感器的詳細步驟
位移傳感器與位移測量技術的關系
常見位移傳感器故障及解決方法
如何校準位移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測量范圍和分辨率比較
位移傳感器:工作原理、技術與實用指南
位移傳感器:原理、分類、應用與未來趨勢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A8/C3/poYBAGR3QwaAR2PYAAAn1Z4oqWo05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