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之后,特朗普落敗,拜登當選總統,但是美國對中國發起的***、科技戰依然在延續。近日,北京漢能投資董事總經理、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客座教授陳少民做客第二十六期“集微直播間·開講”,帶來題為《美大選后世界及中國半導體挑戰與機會》的精彩分享。陳少民指出,不管誰當選美國總統,中美兩國關系都難以跳脫歷史的定則:“修昔底德***”,中國應該依托市場、品牌等優勢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生態,迎接萬億級市場。
***陷入“修昔底德***”
人性不會改變,人不會從歷史中學到教訓,所以歷史總是不斷重復,都逃不過“修昔底德***”。一旦有新興力量崛起時,“老大”都會主動出擊,抑制其發展,無論是歷史帝國中的亞述與巴比倫、希臘與羅馬,還是近代的西班牙與大不列顛、***與美國,皆是如此。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強國都是依靠工業革命迅速崛起的。英國抓住第一次工業革命發展機遇,成為世界強國,至今依然十分強大;美國借助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東風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陳少民指出,每一次工業革命代表的是GDP、國防、效率,更代表著一個新的文明的崛起,新的文化的崛起。
如今依然處于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IT的延伸浪潮中,而IT產業是以半導體產業為基礎的,所以半導體非常重要,是國之重器。中國靠著***及順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半導體產業也開始有所突破,由于各方面的明顯成長,將來可能會威脅美國第一強國的地位。美國強大的根基是“三美循環”,即美軍支持美金,美金支持美債,美債支持美軍,“三美”互相依托,一個垮掉,其余都垮,也會被打破。陳少民指出,美國是“打老二的專業戶”,美國又讓***陷入“修昔底德***”,美國兩黨形成了遏制中國發展的共識,不管哪一個政黨上臺,都會繼續通過***、科技戰、金融戰、價值戰爭等方式全方位打擊中國發展。其中美國通過芯片禁令、拉黑中國企業等措施,正讓全球半導體產業形成了以中國和美國為首的兩個平等世界。
而美國的壓制,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陳少民認為,過去中國企業主要依靠采購國外企業半導體器件發展業務,如今***和企業需要打造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給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10年、15年甚至20年的良好發展時機。
中國半導體產業機遇與挑戰
中國半導體產業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生態,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發展半導體工業,事實上是打造一個半導體的產業生態。
中美科技戰短期內將加速國產芯片進?替代。加上***、OPPO、Vivo、小米等本土品牌崛起,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制造國,給本土半導體公司帶來發展機會。在美國芯片禁令之前,中國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偏愛性價比更高的國外芯片,但是美國芯片禁令之后,中國企業從供應鏈安全出發開始考慮部分采用國產芯片,加速了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
在各個應用市場,國產芯片替代機會更大。據了解,服務器MPU、個人電腦MPU、工業應用MCU、DRAM、NAND Flash、NOR Flash、可編程邏輯設備FPGA/ EPLD、數字信號處理設備DSP,移動通信終端 Embedded MPU 、Embedded DSP,高清電視/智能電視 Image Processor、Display driver國產化率較低,其中不少芯片種類完全依賴國外企業,這也代表著巨大的機會。
芯片國產替代迫在眉睫,國家政策扶持,資本追捧,創業企業涌入,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新的風口。國家政策利好半導體產業發展。財政部公布***稅收優惠政策,在2018年12 月31日前自獲利年度起計算優惠期,第?年?第?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享受至期滿為?。
半導體投資獲重點扶持,政府背景基?主導半導體?業投資。半導體賽道在一級市場成為追捧的熱點,在二級市場中,***的市銷率及市盈率屢創新高,高過其他賽道。并且中國IC產業投資基?不斷攀升,總額高達6532億元,加上醞釀中的“?期”大基?,規模直逼萬億元。其中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范圍覆蓋IC產業各環節,包括制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IC產業鏈各環節,投資比重分別約為63%、20%、10%、7%,引導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投融資環境明顯改善。中國掀起了半導體創業熱潮,IC設計企業數量持續增長,達到2200多家。
與此同時,中國半導體產業也面臨巨大的挑戰。***中引發了重構全球產業鏈,不少供應鏈企業為了保證業務安全轉移至國外或者在海外建立新的工廠等,對中國本土產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美國還對中國企業進行精準打擊。美國對***芯片禁令,限制***手機業務的發展,影響了國產芯片的發展。海康威視、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中國AI影像處理、晶圓代工、存儲芯片、先進?藝的產能都將受到重大打擊。
與此同時,由于資金涌入、政策支持,中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半導體創業團隊,但也有不少創業團隊趁機渾水摸魚,導致不少集成電路項目成為爛尾項目,其實在四川、貴州、陜西等多地出現過類似的集成電路項目陷入停滯的現象。陳少民認為,政策很重要,如何通過政策協調,促進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良性發展,值得思考。
此外,半導體人才匱乏也值得關注。當前,中國缺乏大量的半導體人才,特別是將才、領袖型人才,這種人才千金難求。陳少民強調,一位領袖型人才可能能帶動一個企業發展,甚至能引領一個時代。
全球半導體產業六大發展趨勢
陳少民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呈現六大發展趨勢,如下:
第一,數據化驅動未來半導體發展。過去,游戲機、Walkman、電視、手機、PC等分散的應用推動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特別是PC時代的Winter聯盟對半導體產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互聯網端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消費者的聲音、面部、照片、消費***慣等數據,催生IoT、GPU、機器人、傳感器等需求,倒逼、拉抬芯片發展,使互聯網公司成為新興的人工智能芯片使用和設計大戶。
第二,全球新能源汽車出貨加速成長。目前,造車新勢力股價創新高 。近三個月來,蔚來、小鵬、理想的股價創新高,蔚來市值超過美國三大傳統車企巨頭,特斯拉的市值甚至到了幾千億美元,蘋果明年開始可能也會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
陳少民指出,新能源汽車除了外殼、雨刷、輪胎等之外,需要大量的芯片。這對半導體產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與功率有關的芯片將大行其道。陳少民很多年前就把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列為半導體應用賽道。
當前,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話題很多,例如,溫室效應、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溫室效應話題與可持續發展相關,如果底特律三大傳統汽車廠商沒有跟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未來底特律的很多工作將消失,城市也會隨之沒落;如果未來汽車全部連上網絡,紅綠燈是否需要拆除?每個家庭是否都需要一輛汽車?充電樁是否取代加油站呢?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第三,可穿戴應用市場將高速成長。隨著5G、AI、快充等技術發展,將催生大量的可穿戴應用,帶動MCU、傳感器及ASSP發展。陳少民表示,可穿戴應用市場非常分散,而且每一個應用市場都非常的小,不像手機平臺那么大,IoT市場難以出現霸主。而且可穿戴應用與政治、法規密切相關,例如,可穿戴醫療應用進入門檻非常高,具有非常復雜的應用生態,涉及法律、醫院、保險公司等。
第四,Intel在數據中心及Edge Computing的地位遭挑戰。Edge Computing市場正形成三強鼎立格局。Intel 擁有GPU業務,五六年前又并購Altera、eAsic,已經提前布局Edge Computing。AMD GPU業務比較強勁,兩個月前又宣布***Xilinx,正在積極布局Edge Computing,在桌面計算、數據中心不停蠶食Intel市場份額 。英偉達要***ARM,如果成功,英偉達可以為終端品牌公司提供從CPU、GPU/AI加速、軟件等完整的參考設計,進一步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商業模式,挑戰Intel在數據中心這個高價值應用領域的壟斷地位。陳少民認為,中國如果現在不布局,五年以后還是要挨打,而且與國外企業差距將更大,因為Edge Computing在技術端、應用端、客戶端的門檻都非常高。
第五,并購重組成為潮流。2020年半導體巨頭十分熱衷***,ADI 210億美元***美信; 英偉達400億美元***ARM; SK海力士90億美元***Intel NAND業務; Marvell 100億美元***Inphi; AMD 350億美元***Xilinx; 環球晶圓45億美元***Siltronic等,并購金額超千億美元 。
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多并購重組呢?陳少民指出,因為被并購公司看到了危機,而并購公司看到機會,例如, 在Edging Computing領域,許多公司看到未來很難與“Intel+Altera + eAsic”競爭,但是AMD、英偉達也看到了機遇,于是AMD***Xilinx,英偉達***ARM,朝著Edge Computing的未來目標邁進,他們都希望打造一個不同于Intel的開放生態。
第六,手機市場增速逐漸放緩,5G時代的新?輪技術創新和產業?命正為射頻器件帶來新機遇。有數據指出,?機射頻前端模塊和組件市場2016年市場規模為101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227億美元,7年復合增速為14% 。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27瀏覽量
433804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718瀏覽量
358318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342瀏覽量
230251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09瀏覽量
2546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傳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將大規格重組
合科泰榮獲2024-2025中國半導體封測最佳品牌企業
砥礪創新 芯耀未來——武漢芯源半導體榮膺21ic電子網2024年度“創新驅動獎”
半導體行業:機遇無限,前景可期
萬年芯:半導體國產替代浪潮,機遇與挑戰的“加速跑”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半導體專家無錫聚首,共話產業挑戰與機遇

從全球半導體TOP15最新排名出爐,看中國:差距、機遇與崛起之路!

半導體產業競速:Hyper-NA EUV光刻機挑戰與機遇并存
半導體龍頭齊聚SEMiBAY/灣芯展,展示中國半導體全產業鏈生態盛況

評論